裴龍虔(577年—645年10月1日),字龍虔[1]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人,出自河東裴氏定著五房之一的南來吳裴,隋朝、唐朝官員。

生平 編輯

裴龍虔以隋文帝右千牛起家官[2]隋煬帝登基後,裴龍虔外任越騎校尉神水府司馬。大業八年(612年),隋煬帝親自討伐高句麗時,裴龍虔出任左路第三軍長史,回朝後出任儀同三司鷹揚郎將。大業十三年(617不按包)七月,李淵在晉陽起兵,率領軍隊渡過黃河進軍關中,裴龍虔前往歸附,受到李淵的禮遇,出任三衛郎將銀青光祿大夫,很快升任金紫光祿大夫鼓旗軍將,攻克平城縣。裴龍虔後因軍功出任三衛大將軍太子左衛率光祿大夫,又出任參旗軍將、秦府左三總管。唐朝平定王世充竇建德後,裴龍虔加上柱國,出鎮洺州,很快出任使持節、都督冀貝宗深欒趙等九州諸軍事、冀州刺史。劉黑闥反叛後,裴龍虔據守孤城數月,被劉黑闥俘虜。劉黑闥想要任用裴龍虔出任高官,裴龍虔拒絕,厲聲說:「我寧可死在國門,怎能在叛賊處獲得官位?」劉黑闥為裴龍虔的義節感動,就不殺死他。唐高祖聽說後,深深的讚賞裴龍虔。劉黑闥被平定後,裴龍虔再任冀州刺史,很快轉任使持節、都督亳譙渦宋潁塗荊成信九州諸軍事、亳州刺史。輔公祏作亂時,亳州與其地相鄰,裴龍虔展示了威信和謀略,叛軍不敢侵犯亳州。裴龍虔又轉任使持節、相州諸軍事、相州刺史。武德八年十一月卅日(626年1月3日),裴龍虔的父親裴眺去世,裴龍虔為父親守喪,喪期結束後出任使持節、連州諸軍事、連州刺史。裴龍虔請求告老辭職,因此改任銀青光祿大夫。貞觀十九年九月六日(645年10月1日),裴龍虔在洛陽私人住宅中去世,虛歲六十九,貞觀廿三年十月十四日(649年11月23日)與夫人弘農楊氏合葬於雍州萬年縣洪固鄉畢原[1]

家庭 編輯

曾祖 編輯

  • 裴彥遠,北魏使持節、平州諸軍事、平州刺史[1]

祖父 編輯

  • 裴鑒,西魏秘書監、使持節、宜州諸軍事、宜州刺史、邵陵公[1]

父母 編輯

  • 裴眺,北周儀同三司、申州長史、敷城男[1]
  • 趙氏,邛州刺史、汝陽公趙奉之女,豫州總管、長川公趙誾侄女[2]

兄弟姐妹 編輯

夫人 編輯

子女 編輯

  • 裴承鳳,武周左親衛、某州司兵參軍事、上騎都尉[1]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故宮博物院等.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肆〕》. 北京市: 文物出版社. 2021年10月: 64、94. ISBN 9787501072675 (中文(繁體)).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魏秋萍, 《长安新出唐武德八年<裴眺墓志铭>疏证》, 《文博》 (03期), 2012年, (03期): 50–52 [202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