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亦常(1743年—1773年),字同謙,號豸浦。廣東順德均安豸浦人。

胡杰為雍正進士,官至翰林。胡亦常生乾隆八年,事母至孝。[1]有詩才,工於五言詩。與張錦芳馮敏昌並稱嶺南三子。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中舉。乾隆三十七年會試落第,與戴震同舟南歸,胡氏在船上抄録戴震著述,攜回廣東,準備刊行。因盛暑中鈔書,「以多噉瓜糶解渴,得胃寒疾」,其疾纏綿,至隔年三月,竟一病不起。[2]錢大昕為其撰墓誌銘,村民立牌坊紀念之,上題「豸浦」二字,並以為村名。著有《賜書樓集》。 其妻子為北方人。相傳於豸浦遺留其字畫,於文化大革命倖免保留。此消息未經證實。

注釋

編輯
  1. ^ 國朝詩人徵略》卷四三引《廣東通志》
  2. ^ 據錢〈墓誌〉:「舟中盡鈔東原所著書,攜歸將刊之東粵。抵家後,手書報予,欲壹其志於經術,予益聳然異之。無幾何,葯房以書報同謙死矣。……其卒也,以歸舟盛暑中鈔書,多噉瓜果解渴,得胃寒疾,歸而益劇,竟至不起。」《清史列傳》云:「以多噉瓜果解渴,得胃寒疾,抵家病卒」則失實。

參考書目

編輯
  • 錢大昕:《孝廉胡君墓志銘》,《潛研堂文集》卷四十六
  • 清史列傳‧黎簡傳》附胡亦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