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麥克敦內爾

英国律师、法官

麥可·法蘭西斯·約瑟·麥克敦內爾爵士(英語:Sir Michael Francis Joseph McDonnell CBE;1882年—1956年),愛爾蘭裔英國人大英帝國行政官員,反錫安主義者,於1927至1936年間擔任巴勒斯坦託管地首席按察司。批評者認為麥克敦內爾是「反猶太主義煽動者」,對託管地猶太人懷有敵意。[1]

麥可·麥克敦內爾
Michael McDonnell
爵士
 巴勒斯坦託管地首席按察司
任期
1927年 (1927)—1936年10月 (1936-10)
前任湯瑪斯·海克拉夫特
繼任哈利·杜拉斯特
個人資料
出生Michael Francis Joseph McDonnell
1882年 (1882)
逝世1956年(73—74歲)
母校劍橋大學聖約翰書院

教育及職業 編輯

麥克敦內爾生於倫敦的一個愛爾蘭裔天主教家庭,就讀於該市聖保羅學校(後來他撰寫了該學校及其傑出校友的歷史),後在劍橋大學聖約翰書院攻讀醫學及法律,並擔任劍橋大學辯論社主席。在辯論社,麥克敦內爾與其兄聲援愛爾蘭自治運動。兄弟兩人都是女性選舉權及女性學生劍橋大學入學權的堅定支持者。

劍橋大學畢業後,麥克敦內爾獲內殿律師學院認許為大律師。1908年,他撰寫了《愛爾蘭與地方自治運動》(Ireland and the Home Rule Movement)一書,攻擊英國在愛爾蘭的政策,並在更多方面對大英帝國提出指責。儘管如此,麥克敦內爾還是在1911年加入了藩政局英語Colonial Service,在英屬西非工作了16年。在西非期間,麥克敦內爾曾擔任英屬黃金海岸助理區域專員、甘比亞裁判官,以及獅子山律政司及署理首席按察司。

在擔任巴勒斯坦託管地首席按察司期間,麥克敦內爾強烈仇視猶太裔律政司諾曼·本特威奇。1929年,本特威奇遇刺受傷,後卸任律政司,麥克敦內爾對此表示感到「如釋重負」。

退休及離世 編輯

1936年退休並返回倫敦後,麥克敦內爾開始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運動做宣傳工作。他發表了多篇文章,攻擊英國在巴勒斯坦地區以色列地)的「親錫安主義政策」。1939年初充當阿拉伯代表團關於1915至1916年亨利·麥克馬洪爵士麥加謝里夫海珊·賓·阿里之間的通訊的顧問。[2]同年接受英國反猶太主義報章《愛國者》(The Patriot)採訪,稱英國四千萬人口中的三十萬猶太人是「英國抗議活動的根源」。

1939年之後,麥克敦內爾不再從事公眾及政治事務。1956年(一說1954年),麥克敦內爾離世。

參考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