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諾普廖夫隕石坑

科諾普廖夫隕石坑(Konoplev)是位於月球背面南半部的一座小撞擊坑,其名稱取自前蘇聯洲際飛彈控制系統工程師鮑里斯·米哈伊洛維奇·科諾普廖夫俄語Коноплёв, Борис Михайлович(Boris Mikhailovich Konoplev,1912年-1960年),1991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科諾普廖夫隕石坑
緯度28.16°S
經度124.37°W
直徑26.67公里
深度1.96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時126°
命名來源鮑里斯·米·科諾普廖夫俄語Коноплёв, Борис Михайлович
月球軌道器5號拍攝的西向斜視圖

描述 編輯

該隕坑靠近環東方海撞擊盆地的巨大濺射覆蓋層東側外,周邊崎嶇的月表及它的北半部布滿條紋般的濺射物。西北偏西及西北分別毗鄰馮·德帕倫環形山斯特龍根環形山、北面坐落了格拉西莫維奇環形山,較小的埃勒曼隕石坑及巨大的切比雪夫環形山分別位於它的東北和西南、南面則橫亙了殘缺的布勞威爾環形山[1]。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28°10′S 124°22′W / 28.16°S 124.37°W / -28.16; -124.37,直徑26.67公里[2],深度約1.96公里[3]

科諾普廖夫隕石坑是一座已嚴重損毀的殘跡坑,外觀輪廓嶙峋不齊,坑壁及坑底已明顯磨損變平。它的西南側幾乎被完全夷平,而東北側則已變直,沿東側壁突兀著至少三座高聳的壁峰,而東南外壁附近坐落了一對醒目的小杯形坑。該隕坑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890米[3],內部容積約510.06公里3[3]。坑內地表相對平坦,西南部地形略有升高。

在1991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命名前,該隕坑曾被稱作衛星坑"埃勒曼 Q"(所謂的「衛星坑標記法」:以所靠近的主坑名+字母來命名)。

參考資料 編輯

  1. ^ Crater Konoplev on the map LAC-107. (PDF).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2-20). 
  2.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3. ^ 3.0 3.1 3.2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另請參閱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