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皎(?—?),又名熊皦[1]九華山(今安徽青陽縣)人。

清泰二年(935年)進士。延州(今陝西延安節度使劉景巖聘其為從事。晉天福中葉,熊皦懼怕劉景巖有異心,以利誘之,說服景岩入朝,以功擢拔為補闕[2]景巖發現被騙,又誣奏其「隱己玉帶」,熊皎被罷黜為商州上津(今湖北鄖西縣西北)縣令。熊皎害怕景巖報復,逃匿至山中。[3]餘事不詳。工於詩,有《早梅》詩云:「一夜開欲盡,百花猶不知」。有《屠龍集》五卷、《南金集》二卷,皆佚。[4]

注釋

編輯
  1. ^ 宋史·藝文志》七錄熊皦《屠龍集》五卷,又錄熊皎《南金集》二卷,似不同作者;《全唐詩》卷七三七亦以分二人,有誤。
  2. ^ 唐才子傳》卷三載:「以功擢右諫議」,此從《新五代史》卷四十七。
  3. ^ 新五代史》卷四十七:「景巖從事熊皦,為人多智,陰察景巖跋扈難制,懼其有異心,欲以利愚之,因語景巖,以謂邊地不可以乆安,為陳保名享利之策,言邠、涇多善田,其利百倍,宜多市田射利以自厚。景巖信之,歲餘,其獲甚多。景巖使皦朝京師,皦乃言:『景巖不宜在邊,可徙之內地。』乃移景巖邠州,皦入拜補闕,而景巖又徙鎮保義,居未幾,又徙武勝。景巖乃悟皦為賣己,遂誣奏皦隱己玉帶,皦坐貶商州上津令。皦懼景巖邀害之,道亡,匿山中。」
  4. ^ 宋史·藝文志》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