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礦務局山西省大型國有煤炭生產企業。總部駐山西省介休市裕華路95號。

歷史 編輯

汾西礦務局前身是富家灘煤礦,早在1877年 (清光緒三年)就開始開採。1948年5月16日晉中戰役中,富家灘煤礦隨靈石地區解放。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設高潮之中,根據煤炭工業部太原管理局人字(55)1268號命令和山西省工業廳(55)工煤字354號通知,由山西省工業廳直屬的年產量達到百萬噸的地方國營富家灘煤礦和煤炭工業部直屬的國營義棠煤礦籌備處(即正在建設中的兩渡煤礦),於1956年1月1日合併成立了山西省第四家由煤炭工業部(太原管理局)直屬的礦務局——汾西礦務局,駐靈石縣富家灘鎮,下屬9個直屬單位:[1]

  • 富家灘煤礦(水平坑)1978年1月1日經煤炭部批准,富家灘煤礦正式撤銷。
  • 南關煤礦(南關坑)
  • 張家莊煤礦(張家莊坑)
  • 兩渡煤礦籌備處
    • 河溪溝豎井
  • 南關發電廠
  • 修理廠
  • 介休洗煤廠籌備處
  • 工幹校
  • 職工醫院
  • 汾西工程公司:1956年9月25日由汾西礦務局工程處和兩渡建井工程處合併設立。

。下屬有富家灘煤礦、南關煤礦、張家莊煤礦、兩渡煤礦籌備處,發電廠、修理廠、介休洗煤廠籌備處、工幹校和職工醫院等九個直屬單位。

  • 局機關
    • 代理局長:董子儉(第一副局長)
    • 副局長:王肇基、姚希崇,晉克功
    • 幹部科、教育科、總務科、生產科、機電科、技術科、保衛科、勞資科(張崗極)、辦公室、化驗室、基建處等15個職能科室。
    • 局黨委常委:趙廷芳、趙存真、王武祥、閻大信、董子儉、王肇基、姚希崇、聶振賢等8人.趙廷芳任黨委第一書記,第二書記趙存真。
    • 黨委設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和監察委員會
    • 中國煤礦工會汾西礦區委員會:隸屬中國煤礦工會山西省工作委員會和山西省總工會榆次辦事處雙重領導。礦區工會主席閻大信。設有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勞保部、生產工資部、女工部、體育協會,下屬8個分會。

全局共有職工4903人,其中幹部1144人,工人3560。共有黨員505人,其中有幹部黨員197人,工人黨員308人。全年設計原煤產量104萬噸。[2]

1957年,汾西礦務局要在孝義縣西部發展,組建成立了汾孝煤礦籌備處。介休城既能聯繫孝西,又可聯繫靈石,局黨委決定礦務局機關由靈石縣富家灘遷入介休縣西關。1957年9月23日汾西礦務局在介休縣西關新址正式開始辦公。

2000年8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為國有獨資汾西礦業集團公司。2001年10月加入山西焦煤集團公司。改稱山西焦煤汾西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汾西礦業」)。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王榮生:「汾西五十年」,發表於《中國煤炭報》2005年12月29日。
  2. ^ 趙伯全:「刻意改革 奮力進取 為建設山西能源基地做貢獻——汾西礦務局建局卅周年的回顧和展望」,《經濟問題》,1986年第4期,第55-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