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柬埔寨

前柬埔寨政權

民主柬埔寨高棉語កម្ពុជាប្រជាធិបតេយ្យ羅馬化Kâmpŭchéa Prâcheathippadey),簡稱赤棉民柬,也被稱作赤棉政權紅色高棉政權[註 1],是波布領導下的柬埔寨共產黨於1975年-1982年在柬埔寨建立的政權。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占領首都金邊,扶植柬埔寨人民革命黨建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國。1982年6月22日,民主柬埔寨殘存政權宣布放棄社會主義制度並組建民主柬埔寨聯合政府[4]

柬埔寨
(1975年-1976年)
កម្ពុជា
Kâmpŭchéa

民主柬埔寨
(1976年-1982年)
កម្ពុជាប្រជាធិបតេយ្យ
Kâmpŭchéa Prâcheathippadey

1975年—1982年
地位
首都金邊
常用語言高棉語
政府極權獨裁政體下的單一制一黨制社會主義共和國[1][2][3]
柬埔寨共產黨總書記 
• 1976年-1979年
波布
國家主席團主席 
• 1976年-1979年
波布
• 1976年-1979年
喬森潘
總理 
• 1975年-1976年
賓努
• 1976年
喬森潘
• 1976年-1979年
波布
立法機構柬埔寨人民代表大會
歷史時期冷戰
1975年4月17日
• 改國名為民主柬埔寨
1976年1月15日
1982年6月22日
面積
1975年181,035平方公里
人口
• 1975年
7522593
• 1976年
7402873
• 1977年
7194279
• 1978年
6955566
• 1979年
6768724
電話區號855
前身
繼承
高棉共和國
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
柬埔寨人民共和國
民主柬埔寨聯合政府
今屬於 柬埔寨

柬埔寨歷史系列條目
扶南
約1世紀–550
真臘
約6世紀–802

水真臘陸真臘
高棉帝國
(吳哥時期)
802–1431
金邊時期 1431–1525
洛韋時期 1525–1593
斯雷桑托時期 1594–1620
烏棟時期 1620–1863
越南統治時期 1835–1847
法國統治時期
1867-1953
日本占領時期 1941-1945
第一王國
1953-1970
高棉共和國
1970-1975

柬王國民族團結政府
民主柬埔寨
1976-1979
民柬聯合政府
1979-1992

柬埔寨
人民共和國
1979-1992

聯柬權力機構
1992-1993

柬埔寨王國
1993至今

1970年成立的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註 2],1975年擊敗龍諾將軍領導的高棉共和國而建立民主柬埔寨,柬埔寨共產黨掌握了大多數權力之後,開始在柬埔寨境內推行極端的農業社會主義政策,造成約四分之一柬埔寨人非正常死亡,直至1979年柬越戰爭爆發後,在反柬共統治的柬埔寨救國民族團結陣線越南蘇聯的干涉下,喪失了大多數領土。[註 3]

1979年1月7日,越南人民軍攻克金邊,並扶植成立一個親越、親蘇聯的傀儡政權柬埔寨人民共和國,使民主柬埔寨政府向西遷移至密林中直到聯合國託管。由於實際上除了蘇聯和親蘇聯的國家之外,包括中美等聯合國成員國多數國家不承認「柬埔寨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性,使流亡的民主柬埔寨持續在聯合國代表柬埔寨的席次,直至1990年代促成了柬埔寨過渡時期聯合國權力機構為止。

意識形態 編輯

該國執政黨柬埔寨共產黨及其領袖波布深受毛澤東思想[5]法國共產黨以及馬克思列寧著作的影響[6],甚至還有高棉人優越主義的影響[4]。這導致了其執政期間的民主柬埔寨有意圖創造一個無階級的純高棉人社會的思想[7][4],實際上這思想同時包括了所謂的激進共產主義和國家社會主義,或者根據某些學者的觀點,因為波布政權要征服越南,也是法西斯主義[7][8]。但也有人認為因沒有對私產的保護,所以從其根本上來說並不是法西斯主義[9]

國家性質 編輯

憲法稱民主柬埔寨是一個「人民、工人、農民以及所有其他柬埔寨勞動者的國家」[10]

該國的波布時期與所有其他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模式都不同。

  • 首先,該國執政黨不遵從個人崇拜,黨的最高領導人的身份被高度保密,政府主體為「安卡」(អង្គការ,意為「組織」)[11],實際即是柬共領導人的自稱[12]
  • 其次,該國執政黨不走工業化的道路,反而強迫人民成爲農民。在這一時期,城市被清空,規模性宗教信仰被廢止,私人財產、貨幣以及市場被消除[13]
  • 再次,該國執政者的政治清洗範圍異常地大,與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以政治爲目的清洗並不相似,被稱爲「自我屠殺」。在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統治期間,規模空前的大屠殺加上飢荒、強制勞役及政治處決等原因導致共約200萬人死亡,佔全國人口的25%。波布稱為對富裕的和有權力的「壓迫者」的「不成比例的報復」[14][15]。屠殺遇難者包括「資本家」、技術人員、知識分子和龍諾時期的警察與政府公職人員(通稱階級敵人[16] ,也包括越南人柬埔寨華人京族佬族占族等少數民族[7] 。1984年的英國電影《殺戮戰場》,由主演吳漢潤描繪了赤棉政權的恐怖極權統治。

行政區劃 編輯

1976年,柬埔寨共產黨將民主柬埔寨劃分成了六個大區,分別為東部大區(203區)、西南大區(405區)、北部大區(303區)、西北大區(560區)、西部大區(401區)、東北大區(106區)。6個大區又被分成32個區域,這些區域被用數字編號來命名。區域下面是地區,分區和合作社。

歷史 編輯

起源 編輯

1970年,龍諾將軍發動政變推翻施亞努,建立了親政府高棉共和國,准許使用港口輸送武器予越南共和國(南越),及容許南越在國土建立軍事基地。當時施亞努反對龍諾的新政府,便加入中國政府支持的赤棉組織一同對抗龍諾。赤棉挾施亞努的威望,煽動民眾支持武裝革命,事實上支持者只是純粹擁護施亞努重返政府,而非全然性支持共產主義。得到中國越南提供的物資支援,赤棉得以在1975年4月17日攻佔首都金邊,並繼續以施亞努作為「國家元首」。

1976年2月(另說1975年12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春橋訪問民主柬埔寨。

強制撤離 編輯

赤棉奪權的首個行動之一,是欺騙民眾,指美軍可能作出報復轟炸,所以要把所有城市人口強遷往郊區。他們告知居民「只走兩至三公里的路程」,以及「在兩至三天後能回原地」,而赤棉「會為他們保留一切」,因此不必把屋子大門鎖上。

結果拒絕在指定時間前離開的人,一概即時槍殺。當時離開城市的道路擠滿了撤離的人,水洩不通,炎夏暴曬下,死傷枕藉,沿途多見傷殘、童叟婦孺、貧病者死屍。人口達250萬的金邊市頓變死城。強制撤離也在其他地方發生,包括馬德望省磅針省暹粒省磅通省等,撤離情況及人群處置多按軍方情況而定。

撤離的人群包括金邊各醫院的全部病人,醫護人員堅持先為病人治理者,連同病人全遭射殺。沿途見西式流行打扮者,包括長髮,喇叭褲等,即時槍殺。赤棉拒絕為年老及傷殘人士提供運輸,也未有為民眾提供糧食。根據喬森潘的說法,金邊強遷的人口包括800多名外國人,他們先被送往法國駐柬埔寨大使館英語Embassy of France, Phnom Penh,至月尾他們被悉數以卡車送往泰柬邊境,與外國人結婚的高棉女子獲准隨同丈夫離境,但與外國人結婚的高棉男子則不准與妻子離國。

滅亡 編輯

因為民主柬埔寨與越南關係惡化,並瘋狂屠殺柬境內的越南人,及屢次侵入越南邊境地區,主張收復「下高棉」(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古代屬於柬埔寨),搶掠劫殺,激怒了越南。1979年,越南人民軍進攻柬埔寨,推翻了紅色恐怖的民主柬埔寨政權。之後,越南建立傀儡政權——柬埔寨人民共和國,但並不受到除越南寮國蘇聯東歐國家之外的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

經濟 編輯

民主柬埔寨的經濟政策類似於1958年中共的大躍進。1970年代初期,赤棉已經在他們占領的地區建立了「農業互助小組」。詹姆斯·泰納認為,赤棉領導下的柬埔寨經濟是國家資本主義[來源請求]

1973年以後,這些合作社被組織成「初級公社」,農民將土地和農具借給公社,但仍是他們的私有財產。1974年出現了「高級公社」,其中私人財產被廢除,農業收成是所有社員的集體財產。 1976年初推出的"社區"建立了社區餐飲等更進一步的模式,同時還建立了國有農場。柬共的經濟政策里有一個新吳哥計劃:通過建立全國灌溉渠、水壩和水庫系統,柬共領導層相信全年生產稻米是有可能的。[註 4]

柬共比中共更追求經濟自給自足的理想,特別是波布1959年博士論文中所描繪的情形:貨幣被廢除,國內貿易或商業只能通過以物換物進行。[註 5]在柬共的視角里,民主柬埔寨的建立使柬埔寨人民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首次擺脫了外國的經濟統治。赤棉希望通過動員人民加入以軍事方式組織的工作大隊,來釋放群眾的生產力。

民柬時期對外貿易幾乎完全停止,儘管1976年底和1977年初有一定恢復。不過當時中國是民主柬埔寨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柬埔寨共產黨人對群眾的創造力量和技術能力充滿信心,他們不斷發表農民將舊機械部件改造成新用途的報導。與毛澤東時期的大煉鋼鐵運動類似,赤棉試圖將工業轉移到農村。值得注意的是,民主柬埔寨國徽不僅展示了稻米和灌溉水閘的滑輪,還展示了一個煙囪的工廠。

外交 編輯

民主柬埔寨僅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四個「友好國家」,其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非常友好,是當時最親中的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孤立的國家之一。其與蘇聯美國越南(1977年後)交惡。

日本於1975年承認民主柬埔寨,1976年建交。1978年英薩利訪問日本與外務大臣園田直進行會談。[17]

越南占領之後,民主柬埔寨仍維持在聯合國的席位,亦代表柬埔寨的唯一合法政權,直至1992年。

文化 編輯

民主柬埔寨實行文化專制愚民政策,禁止書籍印刷品。人民禁止說外語。只允許唱革命歌曲,跳革命舞蹈和穿著革命服裝。禁止實行國家榮譽制度。

媒體 編輯

民主柬埔寨廣播電台,是民主柬埔寨唯一的廣播電台。由於民間沒有收音機,在收聽本台時只能在公社、軍隊等集體場所收聽。

注釋 編輯

  1. ^ 紅色高棉勢力所建立的柬埔寨政府
  2. ^ 即柬共與施亞努親王的聯合政府
  3. ^ 也被稱為三年紅色恐怖時期
  4. ^ 吳哥王朝是柬埔寨歷史上一個輝煌的時期,因為它控制著廣泛的灌溉系統,這些灌溉系統生產了充足的糧食,而現代柬埔寨的農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季節性降雨
  5. ^ 按罐頭計量的大米成為最重要的交換媒介,同時黃金,珠寶和其他個人財產也可當做媒介

參考文獻 編輯

  1. ^ Jackson, Karl D. Cambodia, 1975–1978: Rendezvous with Deat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219. ISBN 0-691-02541-X. 
  2. ^ Khmer Rouge's Slaughter in Cambodia Is Ruled a Genocide. The New York Times. 2018-11-15 [2019-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3). 
  3. ^ Kiernan, B. (2004) How Pol Pot came to Pow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 xix
  4. ^ 4.0 4.1 4.2 David Chandler & Ben Kiernan (編). Revolution and its Aftermath. New Haven. 1983. 
  5. ^ Jackson, Karl D. Cambodia, 1975–1978: Rendezvous with Deat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219. ISBN 069102541X. 
  6. ^ Ervin Staub. The roots of evil: the origins of genocide and other group viol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 20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7.0 7.1 7.2 Helen Fein. Revolutionary and Antirevolutionary Genocides: A Comparison of State Murders in Democratic Kampuchea, 1975 to 1979, and in Indonesia, 1965 to 1966.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 35, No. 4 (Oct., 1993), pp. 796–823
  8. ^ Becker, Elizabeth. 1986. When the War Was Over.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6, p.136.
  9. ^ Cyprian Blamires, Paul Jackson. World fascism: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Volume 1 ABC-CLIO, 2006. ISBN 978-1-57607-940-9 p. 36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the final analysis, several typical features of fascist regimes - such as qualified protection of private property, state toleration of a national religion, and an express rejection of Marxism-Leninism in all its variants - were not in evidence during Democratic Kampuchea, and the regime cannot, as such, be considered fascist."
  10. ^ Constitution of Democratic Kampuchea. Dccam.org. [201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28). 
  11. ^ Cambodia Since April 1975. Center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2007-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0). 
  12. ^ A History of Democratic Kampuchea (1975–1979). monument-books.com. [2007-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8). 
  13. ^ Final Solutions: Mass Killing and Genocid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78-0-8014-3965-0 p. 12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4. ^ Nicholas A. Robins, Adam Jones. Genocides by the oppressed: subaltern genocid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9. p. 9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5. ^ Alexander Laban Hinton. A Head for an Eye: Revenge in the Cambodian Genocide. American Ethnologist, Vol. 25, No. 3 (Aug., 1998), pp. 352–377
  16. ^ Nicholas A. Robins, Adam Jones. Genocides by the oppressed: subaltern genocid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9. p. 9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7. ^ 日本・カンボジア関係略史. 在カンボジア日本國大使館. [201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延伸閱讀 編輯

  • Beang, Pivoine, and Wynne Cougill. Vanished Stories from Cambodia's New People Under Democratic Kampuchea. Phnom Penh: Documentation Center of Cambodia, 2006. ISBN 978-99950-60-07-7
  • Dy, Khamboly. A History of Democratic Kampuchea (1975–1979). Phnom Penh, Cambodia: Documentation Center of Cambodia, 2007. ISBN 978-99950-60-04-6 Foreword
  • Etcheson, Craig. The Rise and Demise of Democratic Kampuchea. Westview special studies o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Boulder, Colo: Westview, 1984. ISBN 978-0-86531-650-8
  • Pescali, Piergiorgio. Indocina. Emil, Bologna, 2010. ISBN 978-88-96026-42-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