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溫憲王朱仕墰(1416年3月15日—1484年3月21日),明朝代悼戾世子朱遜煓次子,[1]母親是夫人黃氏。[2]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永樂十四年(1416年)二月生。[3]宣德元年(1426年)九月,新任代王府左長史戴禮上疏朝廷,奏稱代簡王朱桂時常厚賜諸多妾侍之家卻刻薄故世子一家,從而令王妃徐氏以下祖孫四人無人給役、得不到歲祿,只能憑內使耕種為生,朱遜煓的兩個兒子至今沒有得到賜名等事,請求朝廷施以援手。宣宗看了奏疏,對近臣表示自己要親自介入。[4]十月,下敕書給朱桂及其第三子潞城王朱遜𤆼,要求朱桂對子孫存仁厚之心,命他從王府祿米內每年撥三百石給故世子之子,同時讓王府官屬教習其讀書;令朱遜𤆼照料徐王妃祖孫、勸代簡王善待,否則問責。十一月,朱仕墰與兄長朱仕㙻同獲賜名,明宣宗並寫信給朱桂,令他及時教兄弟倆學習。[5]

宣德二年(1427年)四月,被朱桂疏遠的徐王妃單獨上奏稱長孫朱仕㙻十五歲、次孫朱仕墰十二歲,請求行冠禮、賜封爵、擇婚配。宣宗命行在禮部實行,尚書胡濙稱既然代世子已薨,朱仕㙻應該封代世孫,給與郡王冠服;朱仕墰應該授鎮國將軍,給與一品冠服,等世孫襲爵再行冊命之禮,婚事宜於本處官員軍民之家選擇,等年長成婚,宣宗准奏。[6]宣德五年(1430年),朱仕墰封鎮國將軍。[2]

正統二年(1437年)十二月,朱仕㙻奏朱仕墰和妹妹馬邑縣主、儀賓楊真沒有歲祿,明英宗命山西布政司按例給之。[7]

正統七年(1442年)二月,朱仕㙻奏朱仕墰每年祿米五百石在大同府倉,食用不便。英宗命從代府糧倉支給。[8]

朱桂死後,朱仕㙻繼位,是為代隱王,朱遜煓得追封為代戾王。正統十三年(1448年)十二月,英宗遣成安侯郭晟等為正使,吏科給事中張固等為副使,持節冊封朱仕墰為昌化王,[1]夫人劉氏進為昌化王妃。[9]

受封后 編輯

朱仕墰為鎮國將軍時,每年祿米一千石。進封為王之後,於正統十四年(1449年)三月增加為二千石。[10]十二月,因朱仕墰與叔父們朱遜𤆼、襄垣王朱遜燂、靈丘王朱遜烇、懷仁王朱遜烠、隰川王朱遜熮、廣靈王朱遜𤇜奏請,命將大同府銀兩布絹支用給他們充當一千石祿米。[11]

朱仕墰奏稱大同人民艱難,自己想要遷藩。景泰四年(1453年)四月,明代宗回信說祖宗封建已定,不可輕動。[12][13]景泰六年(1455年)十一月,朱仕墰於冬至日乘各官出外行禮,徑至帥府周圍觀視而回,大同巡撫等鎮守等官都懷疑朱仕墰有異心,上奏此事。代宗下敕書戒諭朱仕墰,說此次姑且不計較,但以後要慎行守法。[14]

景泰七年(1456年)七月,朱仕墰奏本府蒙賜修葺,卻被都指揮孫瑛挾私忿以為邊軍不夠用而阻攔,且孫瑛強奪人地,擅自役使軍匠千百人私科木料給自己建房的時候又不說邊軍不夠用了。事下法司,山西都布二司請求如詔修葺昌化王府,朱仕墰所奏孫瑛違法之事交給巡按御史查實上報,獲准。[15]八月,朱仕墰與朱遜焴因爭水利灌溉田園,各逞私忿,互相誣告。巡按御史賈恪上報,代宗不問,寫信命令他們各自改過。[16]

朱仕墰奏稱府中金銀器皿等物曾被盜,資用困難。天順元年(1457年)四月,英宗敕令朱仕墰說特給銀五百兩以助用度。[17]十月,應朱仕墰請求給他菜煤戶各一戶。[18]

朱仕墰奏稱府前街南房屋不是營房,並驅趕了其中的軍人。英宗派官員查看,卻查出的確是官建房屋。天順二年(1458年)四月,英宗寫信給朱仕墰,命他仍將此房給軍人金貴八等居住,又寫信給代隱王,令其戒勉七叔宣寧王朱遜炓和朱仕墰二王安分守法,不許他們越過代王擅自上奏,應該先告訴代王府判斷可否再斟酌施行。[19]八月,因諸王索煤殘酷,英宗革除朱仕墰的煤戶,並禁止他占據煤窯。[20]

英宗想遷走代藩諸王,代隱王稱諸王都願意遷藩。但朱仕墰等卻上奏說不願遷藩。十二月,英宗寫信詰問代隱王所奏不實。[21]

朱仕墰請求給次子朱成鏃封官爵,有司查出朱成鏃才十歲,按例不當封,並知會朱仕墰。朱仕墰又奏先前造冊時寫錯朱成鏃生年,朱成鏃其實已經十五歲,仍請求賜封。但朱仕墰先前請求給朱成鏃賜名時也稱朱成鏃十歲,英宗因而識破了朱仕墰意圖虛報兒子年齡。因當時昌化王府沒有教授,英宗認為署事官員有不諫止之罪,僅因開恩而不問,並於天順五年(1461年)八月寫敕書警告朱仕墰。[22]

成化二十年(1484年)二月,朱仕墰去世。[2]三年後(1487年),嫡長子朱成鍰襲封。[1]

評價 編輯

家庭 編輯

妻妾 編輯

  • 王妃劉氏

子孫 編輯

  • 嫡長子:昌化榮僖王朱成鍰,一作第二子[23]
  • 第二子:鎮國將軍朱成鏃,夫人楊氏,天順七年(1463年)八月賜誥命冠服等物
  • 第三子:鎮國將軍朱成鈶,夫人李氏,天順七年(1463年)八月賜誥命冠服等物[24]
  • 第四子:朱成鐫,天順八年(1464年)六月賜名
  • 第五子:朱成鑷,天順八年(1464年)六月賜名[25]
  • 第六子:鎮國將軍朱成鍋,成化四年(1468年)四月賜名[26],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在世[27]
    • 嫡次子:朱聰泖,弘治元年(1488年)三月賜名[28],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在世[27]
    • 第三子:朱聰溴,弘治二年(1489年)二月賜名[29]
    • 嫡四子:朱聰浦,弘治五年(1492年)三月賜名[30],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在世[27]
    • 嫡五子:朱聰濚,弘治七年(1494年)三月賜名[31],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在世[27]
  • 第八子:朱成錙,成化十一年(1475年)正月賜名
  • 第九子:鎮國將軍朱成鏜,成化十一年(1475年)正月賜名[32],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在世[27]
    • 嫡長子:輔國將軍朱聰潯,弘治十二年(1499年)十二月賜名[33],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在世[27]
    • 庶三子:輔國將軍朱聰涳,弘治十七年(1504年)七月賜名[34],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在世[27]
  • 第十子:鎮國將軍朱成鑵,成化十三年(1477年)閏二月賜名[35],弘治元年(1488年)二月賜誥命冠服[36]
    • 嫡長子:輔國將軍朱聰瀋,弘治九年(1496年)正月賜名[37][38]
      • 子:奉國將軍朱俊𣓒(1522年6月9日—1593年6月22日),號葵畦,生母鄭氏,妻張氏,內助馮氏[38]
        • 第一子:鎮國中尉朱充𤵮[39],妻楊氏[38]
        • 第二子:鎮國中尉朱充愀,妻張氏[38]
        • 第三子:鎮國中尉朱充𰞮,妻魏氏[38]
        • 第一女:生母馮氏,嫁周□之[38]
        • 第二女:生母馮氏,嫁廩生孫繼[38]
        • 第三女,生母馮氏,嫁附生陳朝弼[38]
        • 第四女,生母馮氏,嫁劉委成[38]
        • 第五女,生母馮氏,未擇配[38]
        • 孫:朱某,號松亭,妻吳氏[38]
        • 孫:朱某,號栢亭,妻楊氏[38]
        • 曾孫女,幼[38]
    • 嫡次子:朱聰洐,弘治九年(1496年)正月賜名[37]
  • 第十一子:朱成鋟,成化十六年(1480年)九月賜名[40],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在世[27]
  • 子:鎮國將軍朱成鑇,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請求封母親為夫人不果[41]

注釋及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明史》卷一百一·表第二·諸王世表二
  2. ^ 2.0 2.1 2.2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二百四十九》
  3. ^ 《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七十三》
  4. ^ 《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二十一》
  5. ^ 《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二十二》
  6. ^ 《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二十七》
  7.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十七》
  8.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八十九》
  9.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七十三》
  10.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七十六》
  11.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八十六》
  12. ^ 《明史》巻一百一十七·列傳第5·太祖諸子二
  13.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二十八》
  14.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六十》
  15.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六十八》
  16.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六十九》
  17.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七十七》
  18.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三》
  19.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十》
  20.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十四》
  21.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二十三》
  22.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三十一》
  23.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九十六》
  24.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五十六》
  25.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六》
  26.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五十三》
  27.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一百四十一》
  28.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十二》
  29.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二十三》
  30.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六十一》
  31.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八十六》
  32.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七》
  33. ^ 卷一百五十七.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 戊子賜……代府鎮國將軍……成鏜嫡長子曰聰潯 
  34. ^ 卷二百十四.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 乙巳賜……代府鎮國將軍……成鏜庶第三子曰聰涳 
  35.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三》
  36. ^ 卷十一.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 賜代府鎮國將軍成鑵……誥命冠服如制 
  37. ^ 37.0 37.1 卷一百八.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 丁酉賜……代府……鎮國將軍成鑵嫡長子曰聰瀋嫡第二子曰聰洐 
  38. ^ 38.00 38.01 38.02 38.03 38.04 38.05 38.06 38.07 38.08 38.09 38.10 38.11 38.12 許德合. 明代昌化王府奉國將軍朱葵畦墓誌銘. 三晉石刻大全 大同市南郊區卷. 三晉出版社. 2014: 90. ISBN 9787545709759. 
  39. ^ 《三晉石刻大全》釋文前作「長曰充疾」,後作「孤哀子充疚泣血立石」,非。據墓誌銘拓本,當為「𤵮」。
  40.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二百七》
  41.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三十九》

原因:明政府封之
明昌化國國王
1448年-1484年
繼任:
子榮僖王朱成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