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之戰東漢建安年間發生在黃河沿岸的一場戰事。此戰發生在白馬之戰後不久,也是引發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敵對軍閥袁紹曹操官渡之戰中決戰的一系列戰鬥之一。繼袁紹大將顏良白馬之戰中陣亡後,袁紹軍又一員名將文醜之死更是在官渡之戰前大傷了袁紹軍的士氣。

延津之戰
官渡戰事的一部分
日期200年5月至8月間
地點
結果 曹操勝
參戰方
袁紹 曹操
指揮官與領導者
袁紹
文醜 
劉備
曹操
關羽
徐晃
兵力
5,000 - 6,000 騎兵 少於 600 騎兵

背景 編輯

漢獻帝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和袁紹有了正面衝突的跡象,並在建安五年(200年)初的白馬之戰中開啟戰端。曹操用計分散了聚集在黎陽渡河攻白馬的袁紹主力,解了白馬之圍,殺了袁紹負責進攻的將領顏良。曹操認為白馬並不適合防禦,主動放棄在白馬的據點,沿河向西轉移人口和物資。袁紹渡河追擊曹操的運輸車隊。但曹操並不情願把官渡和黃河之間的土地都留給敵軍。他想抵抗敵軍進軍,在回援官渡前讓敵人付出慘重代價。[1]

戰役 編輯

由於曹操在白馬之戰中佯攻,袁紹將前鋒部隊沿河向西面的延津進發。他們很可能在那裡渡河且未受曹操軍阻攔。[2]此時,袁紹幾乎正處在曹操在官渡的防禦工事和大本營都城許昌的北面。[3]

曹操軍也到了延津,在白馬西20里、南50里的南坡屯兵按下了營寨。[4]因曹操營在距離河岸有一段距離的防洪堤壩南側[2],當曹操派人哨探袁軍動向時,袁紹卻看不見曹軍。探子起初報告有五六百騎兵在路上,後又報告騎兵稍有增加,步兵不可勝數。曹操不讓探子再報,讓騎手卸鞍放馬。

白馬的運輸車隊出現在堤壩的北側了,處在了袁紹軍的視野內。[5]曹操的一些將官為敵軍騎兵眾多而不安,建議返回守營。軍師荀攸卻反對:「這正是我們的誘敵之策!我們怎能離開?」曹操微笑著看了荀攸一眼。[6]

袁紹的騎兵主將文醜和劉備率五六千騎兵相繼追來。曹操的軍士想上馬,曹操不許,直到袁紹的騎兵越來越多並分散開來劫掠物資。這時曹操讓軍士上馬,曹操手下不足600軍士跳上馬組成騎兵與步兵一同衝擊敵軍。袁紹軍戰敗,文醜陣亡於軍中。《三國志》並未提到文醜死於何人之手,晉代與唐宋史料與史家則有文醜同樣被關羽斬殺於南坡的說法[7][8][9],同時徐晃亦有參加此役。

後果 編輯

顏良、文醜是袁紹軍中最受認可的將領,卻在連續的兩場戰鬥中相繼陣亡,使袁紹軍受到很大的打擊。[6]

延津得勝後,曹操再無阻礙地帶著人口和物資撤回設在官渡的營寨。[6]袁紹緊隨其後,在官渡正北的陽武下寨,但他忽略了沮授提出在延津留兵以作警戒的建議,而是將所有渡河的軍隊聚集在陽武,一場決戰一觸即發。

演義 編輯

延津之戰為羅貫中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第26章開篇發生的戰鬥。在曹操下令衝擊文醜軍之前,戰鬥過程與正史很接近。曹操的兩員頂尖良將張遼徐晃追殺文醜軍。文醜在馬上射出兩箭,一箭射去張遼盔纓,一箭正中張遼馬的臉。徐晃揮戰斧迎戰文醜,但文醜軍上前來助首領,徐晃只得撤退。

關羽率十二騎截斷了文醜逃跑的道路,並和文醜單挑。戰不三合,文醜心怯逃走,但關羽的赤兔馬很快追上,從背後殺死文醜。

根據史料記載,文醜在亂軍中被曹操軍所殺,並無其被關羽所殺的記載。

注釋 編輯

  1. ^ Leban, p. 343
  2. ^ 2.0 2.1 de Crespigny, Jian'an 4: note 15
  3. ^ de Crespigny, Jian'an 4: note 14
  4. ^ Leban, p. 356 note 98
  5. ^ de Crespigny, Jian'an 4: note 16
  6. ^ 6.0 6.1 6.2 Leban, p. 358
  7. ^ 《二王尺牘集》:覓跡求功,刺顏良於白馬,誅文醜於南坡,丞相厚恩,滿有所報。每留所賜之物,盡在府庫封針。伏望台慈,俯垂鑒照。
  8. ^ 《容齋隨筆》:關羽手殺袁紹二將顏良,文醜於萬眾之中。
  9. ^ 《山西通志》:斬顏良於白馬,誅文丑於南坡。

參考文獻 編輯

  • de Crespigny, Rafe. "To Establish Peace: being the Chronicle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for the years 189 to 220 AD as recorded in Chapters 59 to 69 of the Zizhi tongjian of Sima Guang". Volume 1. Faculty of Asian Studies,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Canberra. 1996. ISBN 0-7315-2526-4.
  • Leban, Carl. Ts'ao Ts'ao and the Rise of Wei: The Early Years. 哥倫比亞大學. 1971.
  • 羅貫中《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