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行政區劃史

山東行政區劃史介紹山東地區行政區劃變遷。

大明輿地圖》中的山東輿圖一
山東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代

三皇五帝
舊石器時代
沂源人 新泰人
新石器時代
後李 北辛 大汶口 龍山 岳石
太昊 少昊 蚩尤
古羌人 九夷東夷
有窮氏 有鬲氏 商部落
古羌人 商方 紀國 商奄 薄姑 人方 旁方
春秋 萊國 莒國 滕國 齊國 魯國 山戎 孤竹
戰國 秦國
臨淄郡 琅邪郡 濟北郡 膠東郡 薛郡
臨菑郡 博陽郡 濟北郡 膠東郡 膠西郡 琅邪郡 城陽郡
曹魏
西晉
東晉 前秦 前涼 後涼 前趙 後趙 前秦 西燕
北朝 北魏 東魏 北齊
河南道
河南道
五代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
京東東路 京東西路
山東東路 山東西路
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
山東承宣布政使司
山東省 (清朝)
中華民國 山東省 青島特別市
中華人民
共和國
山東省
濟南歷史 青島歷史
山東主題專頁

先秦 編輯

 
春秋時期山東地區諸侯國

夏朝建立後,各地仍存在許多相對獨立的方國部落,今山東地區多由東夷族各部落控制,其中著名的有有仍有緡𦟣有莘有窮有鬲斟戈氏斟灌氏)、斟尋氏費氏杞氏觀氏等。[1]

山東西南部是商族早期的活動中心,商始祖都於蕃,相土東都在泰山下。後商族勢力擴張並最終建立商朝,但山東一直為其主要的一個活動區域。商朝曾多次遷都,其中有位於今山東地區的。商代,今山東境內的方國主要有薄姑、顧、蜀、黎、萊、杞、繒、莘、任等。[1]

西周時期,中國實行分封制,建立了眾多的諸侯國。今山東地區有封國40多個,其中以兩國最大,也最為知名,他們不僅對山東的歷史產生過重大的影響,而且對整個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甚至至今「齊魯」、「齊魯之邦」、「齊魯大地」等仍然是山東省的代稱。除了齊魯兩國,今山東地區還有顓臾等幾十個國土較小的諸侯國。[1]

春秋時期,各國戰爭,很多小國被他國吞併。山東地區主要分屬兩大國,小國還有曹、滕、薛、邾、莒等,另有部分地區分屬衛、宋、晉、邢等國。戰國時期齊國勢力擴張,至戰國末年,今山東地區已大部分歸齊,只有南部一部分屬楚,一部分歸趙。

位於今山東省或地跨今山東省的先秦國家
國都 開國君主 興亡年代 備註
姬姓 魯氏 魯國 曲阜 伯禽 前11世紀 至 前256年 周武王周公旦於魯(今河南南魯山),周公旦長子伯禽代為就封。頃公十八年(前255年),楚國攻占魯國,頃公改封於莒。
曹氏 曹國 陶丘 曹叔振鐸 前11世紀 至 前487年 商代已有曹國。周武王封同母弟叔振鐸於曹,前487年為所滅
滕國 錯叔繡 至 戰國中期 周武王封異母弟錯叔繡於滕
郕國 郕叔武 前11世紀 至 前408年 周武王封同母弟郕叔武於郕,曾長期為魯國附庸,前408年,為齊國攻滅。
郜國 周文王第十一子 前11世紀 至 西周末期東周初期之際 武王所封,最終為宋所滅
邢氏 邢國 邢、夷儀 邢朋叔 前11世紀 至 前635年 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為邢侯
茅國 周公第三子 前11世紀 至 不詳 始封君為周公旦之子
陽國
極國
任姓 薛國
邳國
邿國
鑄國
過國
姜姓 齊國姜齊
紀國
州國淳于
鄣國
向國
逢國
北齊國
風姓 任國
宿國
須句
顓臾
有仍
己姓 莒國
顧國
嬴姓 奄國
郯國
徐國
淮夷
偃姓 有鬲
曹姓 邾國
小邾
濫國
妘姓 偪陽國
鄅國
夷國
董姓
媯姓 田齊
遂國
姚姓 有緡
觀國
姒姓 杞國
鄫國
費國
斟鄩
斟灌
子姓 萊國
譚國
漆姓 鄋瞞長狄
其他 有窮
寒國
王壽
莘國
戎國
郭國
牟國
根牟
鄟國
薄姑
介國
甲父
厥國
貫國
於余丘
蔑國

秦代 編輯

秦朝全國實行郡縣制,即以郡統縣的二級行政制度。今山東地區主要有臨淄郡膠東郡濟北郡琅琊郡薛郡,另有部分地區分屬東郡碭郡東海郡泗水郡巨鹿郡,共設五十多個縣。今山東省境內和跨有山東境的11個郡如下表:

位於今山東省或地跨今山東省的秦朝郡縣
 
郡治 治所今所在地 屬今山東的轄縣(縣治今址) 備註
齊郡 臨淄 今淄博臨淄 數目不詳,可考有4。除郡治外,其它如下:
  1. 千乘(今淄博高青東北)
  2. 狄縣(今高青東南)
  3. 東平安(今臨淄東北)
琅邪郡 琅邪 今青島黃島 數目不詳,可考有2。除郡治外,其它如下:
  1. 莒縣(與今相同)
該郡東南一角今屬江蘇
濟北郡 博陽 今泰安東南 數目不詳,可考有8。除郡治外,其它如下:
  1. 鬲縣(今德州
  2. 平原(今德州平原西南)
  3. 著縣(今濟南濟陽西北)
  4. 漯陰(今濟南濟陽西南)
  5. 歷城(今濟南歷下
  6. 盧縣(今濟南長清西南)
  7. 嬴縣(今萊蕪西北)
該郡由齊郡分出;北部一角今屬河北
膠東郡 即墨 今青島平度東南 數目不詳,可考有4。除郡治外,其它如下:
  1. 高密(今濰坊高密西南)
  2. 腄縣(今煙臺福山
  3. 黃縣(今煙臺龍口東)
該郡由琅邪郡分出
東海郡 郯縣 今臨沂郯城西北 數目不詳,可考有4。除郡治外,其它如下:
  1. 繒縣(今臨沂蒼山西北)
  2. 蘭陵(今臨沂蒼山西南)
  3. 襄賁(今臨沂蒼山南)
僅該郡西北部今屬山東,相當於臨沂蒼山及郯城一帶
薛郡 魯縣 今濟寧曲阜 數目不詳,可考有12。除郡治外,其它如下:
  1. 須昌(今泰安東平西北)
  2. 無鹽(今泰安東平東南)
  3. 張縣(今泰安東平西南)
  4. 瑕縣(今濟寧兗州北)
  5. 騶縣(今濟寧鄒城
  6. 平陽(今濟寧鄒城西北)
  7. 亢父(今濟寧西南)
  8. 方與(今濟寧魚臺西北)
  9. 胡陵(今濟寧魚臺東南)
  10. 滕縣(今棗莊滕州西南)
  11. 薛縣(今棗莊薛城
東郡 濮陽 今河南濮陽西南 數目不詳,可考有10,如下:
  1. 聊城(今聊城東昌府區
  2. 茌平(今聊城茌平西南)
  3. 東阿(今聊城東阿西南)
  4. 范縣(今濟寧梁山西北)
  5. 鄄城(今菏澤鄄城西北)
  6. 都關(今菏澤鄆城西)
  7. 城陽(今菏澤鄆城西南)
  8. 宛朐(今菏澤東明西南)
  9. 定陶(今菏澤定陶西北)
  10. 成武(與今相同)
該郡地跨今山東、河南,東部今屬山東
碭郡 碭縣 今河南永城東北 數目不詳,可考有4,如下:
  1. 爰戚(今濟寧金鄉東北)
  2. 東緡(今濟寧金鄉)
  3. 昌邑(今菏澤巨野南)
  4. 單父(今菏澤單縣
該郡地跨今山東、河南及安徽,北部的一部分今屬山東
泗水郡 相縣 今安徽淮北濉溪西北 數目不詳,可考有2,如下:
  1. 戚縣(今棗莊薛城西北)
  2. 傅陽(今棗莊台兒莊西南)
該郡地跨今江蘇、山東、河南及安徽,北部的一部分今屬山東
巨鹿郡 巨鹿 今河北邢臺平鄉西南 該郡地跨今山東、河北。該郡東南部今屬山東,相當於今德州武城,聊城臨清高唐,該地區轄縣均不可考
邯鄲郡 邯鄲 今河北省邯鄲市城區西南 該郡地跨今山東、河南及河北。該郡東部的一部分今屬山東,相當於今聊城冠縣一帶,該地區轄縣均不可考

漢朝 編輯

西漢 編輯

漢朝建立後,實行郡國並行的制度。漢初,山東地區大部為齊悼惠王劉肥的封地。後多次變化,漢武帝刺史部,山東地域的主要有青、兗、徐三刺史各部之地。冀、幽、豫三刺史部各有不少地區延伸到山東境內。

位於今山東省或地跨今山東省的西漢各郡及其所領縣和侯國
刺史部 郡治 所領縣及侯國屬今山東地區的(侯國後加「*」) 備註
青州 東萊郡 掖縣(今煙臺市萊州 平度、盧鄉、當利、陽樂*、陽石、臨朐、曲成、縣、徐鄉、黃縣、牟平、育梨、腄縣、東牟、不夜、昌陽 可能為膠東國析置
北海郡 營陵(今濰坊市昌樂東南) 安丘、淳于、膠陽*、平城*、密鄉*、都昌、斟縣、平壽、柳泉*、益縣、壽光、平望*、饒國*、成鄉*、桑犢、劇國*、劇魁*、樂望*、瓡國、平的、羊石、樂都、石鄉、上鄉、新成 景帝二年(前155)置
齊郡 臨淄(今淄博市臨淄西北) 廣縣、臨朐、昌國、西安、利縣、鉅定、台鄉、廣饒、昭南、北鄉*、平廣* 前201年,劉肥封齊王,齊郡為齊國七郡之一。參見:西漢齊國沿革簡表
千乘郡 千乘(今淄博市高青東北) 延鄉*、高宛、博昌、平安*、高昌*、被陽*、狄縣、東鄒、安樂*、建信、溼沃、蓼城、琅槐、繁安* 齊國置,後齊國除為郡,千乘郡歸漢
平原郡 平原(今德州市平原南) 樓虛*、瑗縣、羽國*、龍頟*、祝阿、阿陽、高唐、漯陰、安德、重丘、鬲縣、平昌*、般縣、朸縣、樂陵、富平*、合陽* 濟北國置,後歸漢
濟南郡 東平陵(今濟南市章丘西北) 歷城、台縣、土鼓、般陽、於陵、陽丘、猇國*、梁鄒、鄒平、朝陽*、著縣、宜成*、菅縣 曾為齊國支郡,後曾屬呂國、濟北國或漢,曾置為濟南國。
兗州 泰山郡 奉高(今泰安東北) 盧縣、茌縣、肥城、虵丘、剛縣、桃鄉*、桃山*、寧陽*、乘丘、鉅平、博縣、梁父、柴縣、東平陽、蒙陰、南武陽、華縣、蓋縣、萊蕪、牟縣、嬴縣、富陽、式縣
山陽郡 昌邑(今濟寧市金鄉西北) 薄縣、單父、樂平*、郜成*、成武、西陽*、方與、湖陵、樂緡、爰戚*、鉅野、城都*、都關、橐縣、南平陽、瑕丘、中鄉*、栗鄉*、曲鄉*、甾鄉*、鄭國* 曾為昌邑國。初領縣十餘,後併入一些侯國,共23個,除昌邑、黃縣(今屬河南),前列21縣
濟陰郡 定陶(今菏澤市定陶西北)
東郡 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
徐州 琅邪郡 東武(今濰坊市諸城
東海郡 郯縣(今臨沂市郯城
冀州 清河郡 清陽(今河北清河東南)
幽州 勃海郡 浮陽(今河北滄州東南)
位於今山東省或地跨今山東省的西漢各封國及其所領郡
國都 所領郡縣
齊國 臨淄(今淄博市臨淄西北)
  • 漢四年(前203年),封韓信為齊王,領田齊故地。漢五年,韓信改封楚王,齊地歸漢,為臨菑濟北膠東琅邪四郡
  • 漢高帝五年、六年間,分濟北郡置博陽郡,分琅邪郡置膠西郡城陽郡
  • 漢六年,置齊國,封劉肥為齊王,領臨菑郡、博陽郡(後改稱濟南郡)、濟北郡、膠東郡、膠西郡、琅邪郡、城陽郡七郡七十三縣,「諸民能齊言者,皆與齊」。後城陽郡成為魯元公主湯沐邑,濟南郡為呂國,琅邪郡為琅邪國。文帝元年(前179年),三郡復歸齊。二年(前178年),分齊之劇郡為城陽國,濟北郡為濟北國。十五年(前165年),齊文王劉則薨,無嗣國除,五郡俱歸漢。
  • 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封劉肥之子楊虛侯劉將閭為齊王,此時高帝時的齊國故地已形成了七國一郡,齊國僅為其中之一。之後齊或為國或為郡,所領縣也有變動。

編輯

王莽建立新朝後,托古改制,更改了很多郡縣的名稱。其中山東地區的有琅邪郡更名為「填夷」,齊郡更名為「濟南」等等。

東漢 編輯

宋金元 編輯

 
北宋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區劃圖

至道三年(997)定天下為15路,今山東屬於京東路。熙寧五年(1072年)正式分京東路為京東東、京東西二路。 山東大部屬於京東東路,魯西南屬於京東西路

建炎年間全境淪於金國京東東路京東西路建制廢除。金國在此設置山東東路山東西路元朝在此設置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

明代 編輯

附郭縣 散州、廳
濟南府 歷城縣 泰安州 武定州 德州 濱州 章邱縣 鄒平縣 淄川縣 長山縣 新城縣 齊東縣 濟陽縣 齊河縣 長清縣 禹城縣 臨邑縣 陵縣 德平縣 平原縣 肥城縣 萊蕪縣 新泰縣 青城縣 商河縣 樂陵縣 陽信縣 海豐縣 霑化縣 利津縣 蒲臺縣
東昌府 聊城縣 臨清州 高唐州 濮州 堂邑縣 博平縣 荏平縣 清平縣 莘縣 冠縣 館陶縣 恩縣 武城縣 夏津縣 邱縣 范縣 觀城縣 朝城縣
兗州府 滋陽縣 濟寧州 沂州 曹州 東平州 曲阜縣 鄒縣 泗水縣 寧陽縣 汶上縣 滕縣 嶧縣 陽穀縣 壽張縣 金鄉縣 嘉祥縣 魚臺縣 郯城縣 費縣 定陶縣 鉅野縣 單縣 城武縣 曹縣 鄆城縣 平陰縣 東阿縣
登州府 蓬萊縣 寧海州 黃縣 福山縣 招遠縣 棲霞縣 萊陽縣 文登縣
萊州府 掖縣 膠州 平度州 濰縣 昌邑縣 高密縣 即墨縣
青州府 益都縣 莒州 臨淄縣 博興縣 高苑縣 樂安縣 壽光縣 臨朐縣 安邱縣 昌樂縣 諸城縣 日照縣 沂水縣 蒙陰縣

清代 編輯

以下是1820年山東省行政區劃:

附郭縣 散州、廳
濟南府 歷城縣 德州 章邱縣 鄒平縣 淄川縣 長山縣 新城縣 齊東縣 濟陽縣 齊河縣 長清縣 禹城縣 臨邑縣 陵縣 德平縣 平原縣
東昌府 聊城縣 高唐州 堂邑縣 博平縣 荏平縣 清平縣 莘縣 冠縣 館陶縣 恩縣
泰安府 泰安縣 東平州 肥城縣 平陰縣 東阿縣 萊蕪縣 新泰縣
武定府 惠民縣 濱州 青城縣 商河縣 樂陵縣 陽信縣 海豐縣 霑化縣 利津縣 蒲臺縣
兗州府 滋陽縣 / 曲阜縣 鄒縣 泗水縣 寧陽縣 汶上縣 滕縣 嶧縣 陽穀縣 壽張縣
沂州府 蘭山縣 莒州 郯城縣 費縣 日照縣 沂水縣 蒙陰縣
曹州府 菏澤縣 濮州 定陶縣 鉅野縣 鄆城縣 單縣 城武縣 曹縣 范縣 觀城縣 朝城縣
登州府 蓬萊縣 寧海州 黃縣 福山縣 招遠縣 棲霞縣 萊陽縣 文登縣 榮成縣 海陽縣
萊州府 掖縣 膠州 平度州 濰縣 昌邑縣 高密縣 即墨縣
青州府 益都縣 / 博山縣 臨淄縣 博興縣 高苑縣 樂安縣 壽光縣 臨朐縣 安邱縣 昌樂縣 諸城縣
臨清直隸州 / / 武城縣 夏津縣 邱縣
濟寧直隸州 / / 金鄉縣 嘉祥縣 魚臺縣 

 

山東省行政區劃圖(1820年)

中華民國 編輯

北洋時期 編輯

 
1917年的山東省地圖

民國元年初,山東行政區劃沿用清末舊制,為3道、10府、3個直隸州、8個府轄州,96縣。至民國二年(1913年)1月,廢除清朝的府、州,但沿用道制,為省、道、縣三級。2月,依據北京政府公布的《劃一現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山東由原「濟東泰武臨道」、「兗沂曹濟道」、「登萊青膠道」3道,改為岱北道、岱南道、濟西道、膠東道等4道觀察使,共轄107縣。民國三年(1914年)6月3日,內務部奉袁世凱申令,公布各省、道區域名稱,將山東的岱北道改稱濟南道、岱南道改稱濟寧道、濟西道改稱東臨道,膠東道依舊。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22日,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重劃為濟南、東昌、泰安、武定、德臨、淄清、萊膠、東海、兗濟、琅琊、曹濮等11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4月30日,張宗昌被北伐軍逐出山東,各道被廢除。各道轄區如下:

  1. 濟南道:民國二年(1913年)1月置岱北道,觀察使駐歷城縣(今濟南市)。民國三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仍駐歷城縣,為繁要缺,一等。轄歷城、章丘、鄒平、淄川、長山、桓台、齊河、齊東、濟陽、長清、泰安、新泰、萊蕪、肥城、惠民、陽信、無棣、濱縣、利津、樂陵、霑化、蒲台、商河、青城、博興、高苑、博山等27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轄區縮小,轄歷城、章丘、鄒平、淄川、長山、桓台、齊河、齊東、濟陽、長清等10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2. 濟寧道:民國二年(1913年)1月置岱南道,觀察使駐滋陽縣(今兗州市城區)。民國三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為要缺,二等,駐濟寧縣(今濟寧市城區)。轄濟寧、滋陽、曲阜、寧陽、鄒縣、滕縣、泗水、汶上、嶧縣、金鄉、嘉祥、魚臺、臨沂、郯城、費縣、蒙陰、莒縣、沂水、菏澤、曹縣、單縣、城武、定陶、巨野、鄆城等25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廢。
  3. 東臨道:民國二年(1913年)1月置濟西道,觀察使駐聊城縣(今聊城市城區)。民國三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為簡缺,三等。轄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縣、冠縣、館陶、高唐、恩縣、臨清、武城、夏津、丘縣、德縣、德平、平原、陵縣、臨邑、禹城、東平、東阿、平陰、陽穀、壽張、濮縣、朝城、觀城、范縣等29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廢。
  4. 膠東道:民國二年(1913年)1月置。觀察使駐福山縣煙臺(今煙臺市城區)。道尹為繁要缺,一等。轄福山、蓬萊、黃縣、棲霞、招遠、萊陽、牟平、文登、榮城、海陽、掖縣、平度、濰縣、昌邑、膠縣、高密、即墨、益都、臨淄、廣饒、壽光、昌樂、臨朐、安丘、諸城、日照等26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廢。
  5. 東昌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道尹駐聊城縣。轄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縣、冠縣、館陶、高唐、丘縣、陽穀、壽張等12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6. 泰安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道尹駐泰安縣。轄泰安、肥城、新泰、萊蕪、東平、東阿、平陰等7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7. 武定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道尹駐惠民縣。轄惠民、陽信、無棣、濱縣、利津、樂陵、霑化、蒲台、商河、青城等10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8. 德臨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轄德縣、德平、平原、陵縣、臨邑、禹城、恩縣、臨清、武城、夏津等10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9. 淄青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轄益都、博山、臨淄、博興、高宛、廣饒、壽光、昌樂、臨朐等9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10. 萊膠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道尹駐膠縣。轄膠縣、高密、即墨、掖縣、平度、濰縣、昌邑、安丘、諸城等9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11. 東海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道尹駐福山縣煙臺縣。轄福山、蓬萊、黃縣、棲霞、招遠、萊陽、牟平、文登、榮成、海陽等10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12. 兗濟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道尹駐濟寧縣。轄濟寧、滋陽、曲阜、寧陽、鄒縣、滕縣、泗水、汶上、嶧縣、金鄉、嘉祥、魚臺等12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13. 琅琊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道尹駐臨沂縣。轄臨沂、日照、郯城、莒縣、沂水、費縣、蒙陰等7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14. 曹濮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置。轄菏澤、曹縣、單縣、城武、定陶、巨野、鄆城、濮縣、朝城、觀城、范縣等11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

國民政府時期 編輯

1926年,國民政府廣州開始北伐,1928年12月29日,東北易幟,國家實現名義上的統一。

1928年6月,國民政府廢除道制,實行省、縣兩級制。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以前,全省轄有3個省轄市,108個縣,1個設治局,16個行政督察區: 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月,山東省呈准以濟寧等14縣暫設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國民政府又頒發《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組織暫行條例》;同年,山東省政府制定《山東省分區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暫行規程》,將全省劃分為12個行政督察區,各區設專員兼本區保安司令。時僅設立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行政督察區,次年,又設立第四區、第五區、第六區、第七區等4個行政督察區。其餘各縣未及設立督察區,仍直接隸屬於省。蘆溝橋事變爆發前,各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及其轄區如下:

  • 「第一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濟寧縣;轄濟寧縣、汶上縣、東平縣、嘉祥縣、魚臺縣、滕縣、鄒縣、滋陽縣、曲阜縣、寧陽縣計10縣。
  • 「第二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菏澤縣;轄菏澤縣、定陶縣、曹縣、城武縣、單縣、金鄉縣、巨野縣、鄆城縣、鄄城縣計9縣。
  • 「第三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臨沂縣;轄臨沂縣、沂水縣、郯城縣、嶧縣、費縣、莒縣、日照縣、蒙陰縣計8縣。
  • 「第四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臨清縣;轄臨清縣、清平縣、館陶縣、丘縣、平原縣、禹城縣、齊河縣、恩縣、德縣、高唐縣、夏津縣、武城縣、長清縣計13縣。
  • 「第五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惠民縣;轄惠民縣、陽信縣、濱縣、商河縣、青城縣、高苑縣、桓台縣、長山縣、鄒平縣計9縣。
  • 「第六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聊城縣;轄聊城縣、博平縣、茌平縣、堂邑縣、冠縣、朝城縣、觀城縣、濮縣、范縣、壽張縣、陽穀縣、莘縣計12縣。
  • 「第七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牟平縣;轄牟平縣、榮成縣、文登縣、海陽縣、福山縣計5縣。

七七事變後,日軍進犯山東,山東省政府成立有魯西、魯北、膠東三個行署,並劃分為十七個行政督察區,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至三十一年(1942年)間,各區先後成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全省共轄3個行署區,17個行政督察區,107個縣:

  • 「第一行政督察區」,轄鄒縣、滕縣、寧陽縣、滋陽縣、魚臺縣計5縣。
  • 「第二行政督察區」,轄濟寧縣、嘉祥縣、巨野縣、鄆城縣、壽張縣、東平縣、汶上縣計7縣。
  • 「第三行政督察區」,轄臨沂縣、蒙陰縣、莒縣、日照縣、沂水縣計5縣。
  • 「第四行政督察區」,轄平原縣、恩縣、德縣、禹城縣、齊河縣、長清縣、丘縣、高唐縣、夏津縣、武城縣、臨清縣、清平縣、館陶縣計13縣。
  • 「第五行政督察區」,轄無棣縣、利津縣、霑化縣、樂陵縣、德平縣、臨邑縣、陵縣計7縣。
  • 「第六行政督察區」,轄茌平縣、博平縣、堂邑縣、冠縣、陽穀縣、莘縣、朝城縣、肥城縣、平陰縣、東阿縣、聊城縣計11縣。
  • 「第七行政督察區」,轄榮成縣、文登縣、牟平縣、福山縣計4縣。
  • 「第八行政督察區」,轄昌樂縣、安丘縣、益都縣、臨朐縣、濰縣計5縣。
  • 「第九行政督察區」,轄棲霞縣、蓬萊縣、黃縣、招遠縣計4縣。
  • 「第十行政督察區」,轄濱縣、陽信縣、惠民縣、商河縣、青城縣、高苑縣、桓台縣、長山縣、鄒平縣計9縣。
  • 「第十一行政督察區」,轄金鄉縣、單縣、城武縣、曹縣計4縣。
  • 「第十二行政督察區」,轄章丘縣、歷城縣、齊東縣、濟陽縣、淄川縣、博山縣、泰安縣、萊蕪縣、新泰縣計9縣。
  • 「第十三行政督察區」,轄海陽縣、萊陽縣、即墨縣、平度縣、掖縣計5縣。
  • 「第十四行政督察區」,轄蒲台縣、博興縣、廣饒縣、壽光縣、臨淄縣計5縣。
  • 「第十五行政督察區」,轄郯城縣、嶧縣、費縣、泗水縣、曲阜縣計5縣。
  • 「第十六行政督察區」,轄菏澤縣、定陶縣、范縣、濮縣、觀城縣計5縣。
  • 「第十七行政督察區」,轄昌邑縣、膠縣、高密縣、諸城縣計4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魯西、魯北、膠東三個行署被撤銷,設立魯北、魯西北、魯西、魯南、魯中、魯東6個政府辦事處。與此同時,成立煙臺行政區(隸屬於第七區)、利廣霑棣墾區(隸屬於第五區)、臨冠丘特區(隸屬於第四區)。全省共轄6個政府辦事處。17個行政督察區,107個縣,1個行政區,2個特區。

  • 魯北「第一辦事處」,領第五區、第十區、第十四區。
  • 魯西北「第二辦事處」,領第四區、第六區。
  • 魯西「第三辦事處」,領第二區、第十一區、第十六區。
  • 魯南「第四辦事處」,領第一區、第三區、第十五區。
  • 魯中「第五辦事處」,領第八區、第十二區、第十七區。
  • 魯東「第六辦事處」,領第七區,第九區、第十三區。

日本投降後,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9月,濟南市劃入第十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改駐濟南。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8月間,調整行政區劃,撤銷6個政府辦事處,設魯東、魯西南2個行署。魯東行署轄第七區、第十三區、第十七區等3個行政督察區;魯西南行署轄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十一區、第十六區計5個行政督察區。撤銷第九區、第十二區2個行政督察區,並調整了其餘各區的區劃。調整後全省共轄2個行署區,3個省轄市,15個行政督察區,107個縣,1個設治局,1個墾區。:

  • 滋陽縣、曲阜縣、鄒縣、滕縣、泗水縣、嶧縣、魚臺縣等7縣為「第一行政督察區」。
  • 濟寧縣、嘉祥縣、汶上縣、東平縣、巨野縣、鄆城縣、壽張縣等7縣為「第二行政督察區」。
  • 郯城縣、臨沂縣、沂水縣、日照縣、費縣、莒縣等6縣為「第三行政督察區」。
  • 長清縣、齊河縣、平原縣、禹城縣、高唐縣、丘縣、館陶縣、臨清縣、武城縣、德縣、恩縣、清平縣、夏津縣等13縣為「第四行政督察區」。
  • 樂陵縣、德平縣、霑化縣、陵縣、臨邑縣、商河縣、陽信縣、無棣縣、利津縣、惠民縣、濱縣等11縣為「第五行政督察區」。
  • 東阿縣、平陰縣、茌平縣、陽穀縣、冠縣、朝城縣、莘縣、博平縣、堂邑縣、聊城縣等10縣為「第六行政督察區」。
  • 福山縣、海陽縣、牟平縣、榮成縣、文登縣等5縣為「第七行政督察區」。
  • 濰縣、昌樂縣、安丘縣、益都縣、臨朐縣、昌邑縣等6縣為「第八行政督察區」。
  • 歷城縣、章丘縣、淄川縣、博山縣、齊東縣、長山縣、濟陽縣、青城縣、鄒平縣、高苑縣等10縣為「第十行政督察區」。
  • 金鄉縣、曹縣、單縣、城武縣等4縣為「第十一行政督察區」。
  • 即墨縣、萊陽縣、黃縣、蓬萊縣、招遠縣、棲霞縣等6縣為「第十三行政督察區」。
  • 壽光縣、臨淄縣、廣饒縣、博興縣、蒲台縣等5縣為「第十四行政督察區」。
  • 泰安縣、萊蕪縣、新泰縣、寧陽縣、肥城縣、蒙陰縣等6縣為「第十五行政督察區」。
  • 菏澤縣、濮縣、定陶縣、觀城縣、范縣等5縣為「第十六行政督察區」。
  • 膠縣、高密縣、平度縣、諸城縣、掖縣等5縣為「第十七行政督察區」。
  • 濟南市、煙臺市、威海衛市、臨冠丘設治局和利廣霑棣墾區等為省轄地區。
  • 青島市為中央直轄,不在此列。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蒙陰縣改名靈甫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增設復興縣。6月,魯東、魯西南兩個行署被撤銷。行政督察區只有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四區、第五區、第八區、第十區、第十一區、第十四區、第十五區、第十六區等部分殘留,其餘各區均因其專員公署潰散而消亡。隨著中華民國政府撤離山東,其餘的專員公署也隨之消亡。

共和國時期(包括中共早期政權) 編輯

1938年7月開始,中國共產黨就已經逐步在山東發展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8月,中共下轄的山東部分解放區成立了山東省政府,下設5個行政公署,共轄21個專區行政公署、119個縣。1949年3月,山東省政府改稱山東省人民政府;4月5日,遷駐濟南;6月20日,山東全境解放。

1941年10月,中共政權將津浦(今京滬)鐵路以西之魯西地區與冀魯豫邊區合併,隸屬於晉冀魯豫邊區政府,不再屬山東行政區。1948年8月,中共撤銷邊區,原冀魯豫邊區魯境除濟寧、泰西兩區劃歸山東省魯中南行政區外,其餘劃屬平原省。1949年3月,山東省下轄14個市(包括濟南、青島、徐州、濰坊4個省轄市)、140個縣、2個辦事處、2個特區。

至1949年底,山東省共轄4個省轄市、1個省直轄工礦特區、1個省直轄專區、3個行政區;3個行政區分轄15個專區、4個行政區直轄市、9個專區轄市、137個縣、3個縣級辦事處、1個縣級特區。下轄今山東省大部及今江蘇北部的部分地區,但今屬山東省的聊城、菏澤等地屬平原省

1949年年底山東省各縣級以上區劃
省轄區劃 專區 駐地 縣區(駐地)
省轄市、省轄工礦區及省轄專區 濟南市
(11區)
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四區、第五區、第六區、第七區、第八區、第九區、第十區、第十一區
青島市
(7區)
市南區市北區台西區台東區四滄區李村區浮山區
徐州市
(6區、1縣)
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四區、第五區、第六區、銅山縣(賈旺)
濰坊市
(5區)
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四區、第五區
淄博工礦區
(3市、2縣)
博山市 博山市、淄博市張周市淄川縣(淄川)、博山縣(源泉)
昌濰專區
(9縣)
益都縣 益都縣(城關鎮)、丘南縣(雹泉)、濰縣(望留)、昌樂縣(城關鎮)、益臨縣(鄭母村)、淮安縣(景芝鎮)、安丘縣(城關鎮)、壽南縣(寒橋)、臨朐縣(城關鎮)
渤海行政區
(1市、4專區)
惠民縣
德州市
墾利專區
(9縣)
惠民縣 惠民縣(城關鎮)、利津縣(城關鎮)、海濱縣(北集村)、無棣縣(城關鎮)、濱縣(城關鎮)、墾利縣(陳家莊)、霑化縣(城關鎮)、陽信縣(城關鎮)、蒲台縣(高廟李村)
清河專區
(1市、11縣)
桓台縣 羊口市、桓台縣(桓台鎮)、長山縣(長山)、博興縣(城關鎮)、高青縣(田鎮)、章歷縣(章丘城)、壽光縣(上口)、廣饒縣(城關鎮)、齊東縣(麻姑堂)、臨淄縣(城關鎮)、益壽縣(孫家莊)、鄒平縣(城關鎮)
濼北專區
(13縣)
臨邑縣 臨邑縣(城關鎮)、德縣(德州市)、齊禹縣(齊河城關)、商河縣(城關鎮)、德平縣(德平)、平原縣(城關鎮)、濟陽縣(城關鎮)、惠濟縣(仁鳳鎮)、陵縣(城關鎮)、河西縣(趙官鎮)、齊河縣(孫耿)、平北縣(王明川村)、禹城縣(城關鎮)
滄南專區
(7縣)
南皮縣 南皮縣(城關鎮)、東光縣(城關鎮)、樂陵縣(城關鎮)、慶元縣(城關鎮)、鹽山縣(城關鎮)、吳橋縣(城關鎮)、寧津縣(城關鎮)
膠東行政區
(1市、5專區)
萊陽縣
煙臺市
南海專區
(8縣、1辦事處)
即墨縣 即東縣(店集)、五龍縣(團旺)、萊東縣(城關鎮)、平南縣(蓼蘭鎮)、即墨縣(城關鎮)、萊西南縣(夏格莊)、萊西縣(水集鎮)、平東縣(南村)、嶗山辦事處(畢村)
北海專區
(1市、7縣、1特區)
黃縣 龍口市、黃縣(城關鎮)、棲霞縣(城關鎮)、招北縣(杜家)、蓬萊縣(城關鎮)、福山縣(城關鎮)、招遠縣(城關鎮)、棲東縣(馬連冢)、長山島特區(連城村)
東海專區
(2市、7縣)
崑嵛縣 威海市石島市文登縣(大水泊)、崑嵛縣(汪疃)、海陽縣(東村鎮)、榮成縣(崖頭鎮)、牟平縣(城關鎮)、乳山縣(夏村)、牙前縣(桃村)
濱北專區
(8縣)
膠縣 膠縣(城關鎮)、藏馬縣(泊里)、高密縣(城關鎮)、膠河縣(鋪集)、莒北縣(賈悅)、膠南縣(王戈莊鎮)、五蓮縣(洪凝鎮)、諸城縣(城關鎮)
西海專區
(8縣)
平度縣 平度縣(城關鎮)、濰南縣(湧泉村)、掖南縣(灣頭村)、昌南縣(飲馬村)、昌邑縣(城關鎮)、濰北縣(楊孟村)、平西縣(昌里)、掖縣(城關鎮)
魯中行政區
(6專區)
臨沂縣
濱海專區
(1市、8縣)
臨沂縣 新海連市、臨沂縣(城關鎮)、臨沭縣(夏莊鎮)、竹庭縣(青口鎮)、莒南縣(十字路鎮)、郯城縣(城關鎮)、東海縣(東石榴村)、日照縣(城關鎮)、莒縣(城關鎮)
沂蒙專區
(6縣)
沂水縣 沂水縣(城關鎮)、蒙陰縣(城關鎮)、莒沂縣(楊家城子)、沂南縣(界湖鎮)、沂源縣(南麻鎮)、蒙山縣(西荊埠)
台棗專區
(12縣、2辦事處)
嶧縣 嶧縣(城關鎮)、沛縣(城關鎮)、銅北縣(鄭集)、費縣(埠下)、華山縣(戴陶樓)、豐縣(城關鎮)、蒼山縣(卞莊鎮)、麓水縣(馬莊)、臨城縣(臨城鎮)、邳縣(城關鎮)、趙鎛縣(漫子)、蘭陵縣(台兒莊)、棗莊辦事處(棗莊鎮)、湖區辦事處(夏鎮)
尼山專區
(1市、9縣)
滕縣 濟寧市濟北縣(戴莊)、平邑縣(平邑鎮)、白彥縣(東山亭村)、滋陽縣(兗州)、滕縣(城關鎮)、鳧山縣(大塢村)、泗水縣(城關鎮)、曲阜縣(城關鎮)、鄒縣(城關鎮)
泰西專區
(6縣)
肥城縣 肥城縣(城關鎮)、東平縣(城關鎮)、汶上縣(城關鎮)、寧陽縣(城關鎮)、長清縣(城關鎮)、平陰縣(城關鎮)
泰山專區
(6縣)
泰安縣 泰安縣(城關鎮)、萊蕪縣(城關鎮)、泰寧縣(樓德鎮)、章丘縣(埠村)、歷城縣(王舍人莊)、新泰縣(城關鎮)

1950年,裁撤3個行政區,將16個專區合併為滕縣、臨沂、泰安等11個專區。1952年,平原省撤銷,東部劃歸山東;原河北省的5個縣劃歸山東;同時原歸山東部分縣劃歸河北和江蘇。1953年到1965年,滕縣、萊陽專區分別更名為濟寧、煙臺專區;撤銷湖西和沂水專區;淄博工礦區改為市,設棗莊市;河南東明縣,河北寧津、慶雲縣劃歸山東;山東范縣劃歸河南,館陶劃歸河北。1967年,專區更名為地區,此時全省共轄德州、惠民、昌濰等9個地區,濟南、青島、淄博、棗莊4個省轄市。1981年至1992年,昌濰更名為濰坊;設立東營市;煙臺、濰坊、濟寧、泰安地改市;威海、日照、萊蕪升級為地級市;惠民更名為濱州。1994年至2000年,臨沂、德州、聊城、濱州和菏澤相繼地專級,至此全省劃分為濟南、青島、淄博、棗莊、東營、煙臺、濰坊、濟寧、泰安、威海、日照、萊蕪、臨沂、德州、聊城、濱州、菏澤17個地級市[2]。2019年,撤銷萊蕪市,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山東全省劃分為16個地級市[3]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1.0 1.1 1.2 山东历史沿革. 大眾網. 2003-11-21 [2012-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9). 
  2. ^ 山东省行政区划. 山東省人民政府. 山東省民政廳. 2015-02-15 [2016-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9). 
  3. ^ 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 新華網. [2019-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9). 

來源 編輯

  • 安作璋 主編,《山東通史》,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