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殿銘(1931年遼寧大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問題專家[1]

生平 編輯

姜殿銘曾任新華社記者[2]。後來調到《光明日報》工作。1964年4月,日本松村謙三第三次訪華,互換了《廖承志辦事處和高碕辦事處關於互派代表並互設聯絡事務所會談紀要》、《廖承志辦事處和高碕辦事處關於中日雙方互換新聞記者的會談紀要》,此後中日雙方互換新聞記者。1970年代初,姜殿銘擔任《光明日報》駐日記者,與該報的劉德有以及《文匯報》的劉延州等人同駐日本[3]。後來姜殿銘擔任《光明日報》副總編輯[2]。1984年,《光明日報》的姜殿銘獲得「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一級)」榮譽稱號[4]。1990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任職[2]。後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研究員[1]。他還曾任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名譽副會長等職[5]

姜殿銘是第八、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1]

中國國安部身份爭議 編輯

2002年,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官員於立法院作證時,曾指姜殿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第15局局長」[6][7]

著作 編輯

  • 姜殿銘,陳志江編,《日本大學一覽》,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
  • 姜殿銘,《大陸與台港澳的經濟關係與合作》,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1年
  • 姜殿銘等編,《點石成金:台灣百大集團與老闆》,中國工人出版社,1994年
  • 姜殿銘、邢魁山、蔣孝文主編,《當代台灣大事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 姜殿銘,《九十年代之台灣》,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3年
  • 姜殿銘主編,《台灣1991》,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2年
  • 姜殿銘主編,《台灣1992》,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 姜殿銘主編,《台灣1993》,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4年
  • 姜殿銘主編,《台灣1994》,北京出版社,1995年
  • 姜殿銘主編,《台灣1995》,九洲圖書出版社,1996年
  • 姜殿銘主編,《台灣1996》,九洲圖書出版社,1997年
  • 姜殿銘主編,《台灣1997》,九洲圖書出版社,1998年
  • 姜殿銘、許世銓主編,《台灣1998》,九州出版社,1999年
  • 姜殿銘、許世銓主編,《台灣1999》,九州出版杜,2000年
  • 姜殿銘、許世銓主編,《台灣2000》,九州出版杜,2001年
  • 姜殿銘、許世銓主編,《台灣2001》,九州出版杜,2002年
  • 姜殿銘、許世銓主編,《台灣2002》,九州出版杜,2003年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录(3). 睿施諮詢. 2011-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2. ^ 2.0 2.1 2.2 《中国高层新智囊》(10). 荊楚網. 200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6-15). 
  3. ^ 劉德有. 廖公派我做《光明日报》驻日记者. 搜狐. 2016-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2). 
  4. ^ 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一級)名單,新聞記者1984年第12期
  5. ^ 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开幕 百余学者专家出席. 騰訊. 2006-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3). 
  6. ^ 翟思嘉. 陸社科院台研所 涉台首席智囊. 中央社. 2012-04-08 [2019-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7). 
  7. ^ 翟思嘉. 學運後 陸重要涉台學者要訪台. 中央社. 2014-05-12 [2019-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