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戡亂建國工作總隊

國防部戡亂建國工作總隊,簡稱「戡建總隊」,是1948年隸屬於中華民國國防部政工局特工部隊。[1]任務為跟隨中華民國國軍主力部隊做綏靖地方工作,幫助主力部隊收集情報、打擊小股共軍

歷史 編輯

1948年1月18日至2月28日,中央訓練團南京市孝陵衛舉辦「中央訓練團戡亂建國幹部訓練班」第一期,受訓人員約1,300餘人,主要為各地三民主義青年團併入中國國民黨後無法安置的三青團骨幹分子。學習政治(《三民主義哲學基礎》、《總裁言論》、《領袖言行》等)、業務(專講《新縣制》)、軍事(學員過軍事生活,實施軍事管理)。結業後組建為「國防部戡亂建國工作總隊」(代號3731B),在蘇北、皖南、魯南、冀東、大別山等地建立戡亂建國實驗區。被編為6個大隊,每個大隊4個中隊,每個中隊4組,每組12人。總隊長中將、大隊長少將、中隊長上校、組長少校。組員官階上尉至准尉不等。每人發加拿大手槍一枝,子彈200發。[2]蔣經國直接主持「戡建中心小組」指揮該部隊[3]。各隊長兼任所在地區之專員及保安司令,掌握當地軍政大權。派到區、鄉、鎮的戡亂總隊隊員,都以指導員的名義,控制掌握當地的基層政權。 1948年7月第、二、三、四、五、六戡建大隊從各地調至上海及京滬鐵路沿線,協助整頓經濟秩序「打老虎」的蔣經國在上海執行發行法幣的經濟物價管制工作,並以此為基礎組建「大上海青年服務總隊」,王昇任總隊長。1948年8月,戡建總隊在重慶、成都、武漢(組長宋特立)、北平、長沙、廣州、福州、新鄉等8個城市建立了秘密直屬戡建小組。

1948年12月底,蔣經國安派尚存的戡建總隊各大隊從各地調防浙東寧波、溪口,改編為國防部青年救國團第一總隊。王昇任總隊長,率部進駐江西。後途徑寧都,步行開赴廣州。

組織架構 編輯

  • 總隊長胡軌中將
  • 秘書室 主任秘書游鯤少將,蔣經國機要秘書高理文
  • 督導室
  • 生活指導組
  • 總務組
  • 研究組
  • 電訊總台
  • 第一大隊駐蘇北淮陰、揚州
  • 第二大隊駐皖南屯溪
  • 第三大隊駐豫南潢州。後自行解體。
  • 第四大隊駐鄂北襄陽。大隊長劉復州。襄樊戰役被殲。
  • 第五大隊駐魯南兗州。大隊長談明義濟南戰役被殲,大隊長談明義被俘,少將督導游鯤陣亡。
  • 第六大隊駐冀東唐山。大隊長王昇(黃埔十六期)。1948年7月為配合蔣經國上海「打虎」整頓經濟秩序,從唐山調防上海。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張耀鵬:「南京國民政府國防部研究(1946-1949)」,東北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5年。
  2. ^ 刘熙仁:“蒋介石的‘戡乱建国总队’内幕”,《党史文苑》1997年05期,第45-47页。. [2021-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30). 
  3. ^ 馬英華 編著:《蔣經國全紀錄》,華文出版社,2009年版,ISBN 9787507524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