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鹽,也稱氨吸入劑,是用作暈厥後恢復意識的化合物[1]

兩粒來自急救箱的嗅鹽膠囊。一個薄的內玻璃管含有酒精和氨水,外層是棉和網。壓碎時,液體會釋放到棉花中,而玻璃碎片則保留在裡面。將浸過氨水的棉花在鼻前晃一晃,以治療暈厥。

用途

編輯

通常的活性化合物是碳酸銨((NH4)2CO3),一種無色至白色的結晶固體[1]現代溶液還可能包含其他產品以增香或與氨一起作用,例如薰衣草油或桉樹油。[2]

歷史上,嗅鹽已被用於暈厥[3][4][5]或感到暈厥的人。通常由他人使用,但也可以自行使用。

嗅鹽常用於暈眩或昏迷的運動員(尤其是拳擊手),以恢復意識和精神警覺。現在大多數拳擊比賽都禁止嗅鹽。[1]

它們還被用作體育比賽(如舉重冰球)中的一種興奮劑,用來「喚醒」參賽者以更好表現。[1][6]在2005年,邁克·斯特拉恩估計70-80%的國家美式橄欖球聯盟球員使用嗅鹽作為興奮劑。[7]

歷史

編輯
 
帶有嗅鹽的燒瓶,用於在手術後使牙科患者恢復活力。來自法國18世紀。

嗅鹽從羅馬時代就開始使用,並在普林尼的著作中被稱為Hammoniacus sal[1]有證據表明13世紀的鍊金術士將其用作氨水[1]在14世紀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一個角色聲稱使用了sal armonyak[8]在17世紀,從鹿角和蹄的刨花中蒸餾出溶液,這產生了嗅鹽的替代名,如鹿角鹽等。[1]

它們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被廣泛用於使暈厥的婦女甦醒,在某些地區,警察會為此目的攜帶一個容器。[9]在這段時間裡,嗅鹽通常用醋或酒精中的香水溶解,然後浸泡在海綿上,然後放在一個稱為香醋的裝飾容器中。[10][11]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嗅鹽被廣泛推薦使用,英國紅十字會聖約翰救護機構建議所有工作場所在急救箱中含有嗅鹽。[12]

生理作用

編輯

固體碳酸銨碳酸氫銨會部分解離形成NH
3
CO
2
H
2
O
蒸氣,如下:

(NH
4
)
2
CO
3
→ 2 NH
3
+ CO
2
+ H
2
O
NH
4
HCO
3
→ NH
3
+ CO
2
+ H
2
O

嗅鹽會釋放氨氣(NH
3
),會觸發吸氣反射。它通過刺激鼻子黏膜使控制呼吸的肌肉更快地工作。[6]

暈厥可能是由過度的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活動導致心臟減慢和大腦灌流減少所致。[13]交感神經刺激作用被用來抵消這些迷走神經副交感神經作用,從而逆轉暈厥。[14]

風險

編輯

長時間高濃度的氨氣是有毒的,可能致命。[1][5]如果在靠近鼻孔的地方吸入高濃度氨水,可能會灼傷鼻腔或口腔黏膜。建議的距離為10—15公分(4—6英寸)。[1]

不建議使用氨嗅鹽來喚醒在運動中受傷的人,因為它可能會抑制或延遲醫療保健專業人員進行適當和徹底的神經系統評估,[1]腦震盪後,住院治療可能是明智的,一些管理機構特別建議不要這樣做。[15]嗅鹽的刺激性意味著它們可以通過反射性遠離頸椎損傷而加劇任何預先存在的頸椎損傷,儘管已經發現這是由於將嗅鹽比推薦距離更靠近鼻子的結果。[1]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McCrory, P. Smelling Salt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06, 40 (8): 659–660. PMC 2579444 . PMID 16864561. doi:10.1136/bjsm.2006.029710. 
  2. ^ Mackenzies Smelling Salts. Electronic Medicines Compendium. March 2007 [2009-01-03]. [失效連結]
  3. ^ Colburn, Dareth. How not to faint at the altar. USA Bride. [2016-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2). 
  4. ^ Smelling Salts. Compact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2-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2). 
  5. ^ 5.0 5.1 Shakhashiri. Chemical of the week – Ammonia (PDF).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2008-02-01 [2010-05-2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21). 
  6. ^ 6.0 6.1 Henman's smelling salt solution. BBC News. 2002-07-02 [2009-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7. ^ Investigation: Ammonia sniffing popular in NFL. Florida Times-Union. February 3, 2005 [29 Sept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6). 
  8. ^ Prewitt, Alex. Smelling salts jolt of choice in NHL. Sports Illustrated. March 17, 2016 [29 Sept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9. ^ Antique gadgets. BBC News. [2009-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4-13). 
  10. ^ Vinaigrettes by Sampson Mordan. Antiques in Oxford. [2020-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1). 
  11. ^ "Bad Smells" and "Fragrance": Reading Mansfield Park through the Eighteenth-Century Nose. Jane Austen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2022-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3). 
  12. ^ Air Raids fact sheet: First aid kits. Caring on the home front.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0). 
  13. ^ Fainting. WebMD.com. January 2, 2013 [April 22,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4). 
  14. ^ Why do smelling salts wake you up?. smellingsalts.org. 7 July 2015 [7 Jul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5). 
  15. ^ Pitchside medical care. The Football Associatio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