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岩位於中國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萬安鎮東側,西靠橫江,東面皖贛鐵路、齊雲大道,四周群峰環抱,中間低矮,為一處易地遷移、集中保護休寧縣境內不易就地保護的古民居、古牌坊等古建築的場所[1]。在原有古城塔的基礎上,自1999年11月開始,共遷移復建明、清時期徽州典型的古牌坊4座、古民居6座、古祠堂2座和其它古建築2座,其中以古林牌坊和黃家祠堂最具代表性[2]

古城岩明清建築群
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黃山市休寧縣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5-72
認定時間2004年10月

建築列表

編輯
名稱 分類 原址 年代 保存狀況 圖片 備註
古城塔 明嘉靖初年 塔頂於1958年墜落   又名萬壽塔,為七層六面的樓閣式塔[3]
大夫牌坊 牌坊 商山鄉商山村 明隆慶年間 坊頂端已塌毀,僅存樓檐以下部分,8隻倚柱獅中5隻殘缺[4]   又名「吳繼京功名坊」或「前世牌坊」,紀念廣東德慶州知州吳繼京,原為四柱三樓沖天式,青石質,寬9.10米,高11.66米[5]
古林牌坊 牌坊 五城鎮古林村 清雍正八年(1730)   又名「古林雙節坊」或「妯娌坊」,為雙節牌坊,旌表黃樟妻程氏和黃鑒妻朱氏節孝,四柱三樓沖天式,青石質,寬8.41米,高10.65米[2]
龍源牌坊 牌坊 藍渡鄉龍源村 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光緒十七年(1891)重修   又名「胡鼎妻程氏孝行坊」或「孝子坊」,為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壬辰科進士胡玠為其母程氏奏請旌表賢德而建,四柱三間沖天式,原為紅麻石質,重修時改為青石質,但保留了原正匾額,寬8.39米,高11.15米[6]
小(石丙)牌坊 牌坊 溪口鎮冰潭小(石丙)村 明天啟二年(1622) 中間立柱一隻倚柱獅殘缺   又名「張應揚功德坊」或「進士坊」,紀念明萬曆十一年(1583)癸未科進士、巡按北直隸山東雲南福建監察御史張應揚,原為四柱三樓沖天式,白麻石質,寬9.48米,高10.42米[7]
朱玉宅 民居 明嘉靖年間   共兩進,均為五間,前後各開天井
金舜卿宅 民居 海陽鎮汪金橋村敦善巷 明嘉靖年間   一進五間
程裴囡宅 民居 清代中期   一進三間
程成安宅 民居 清代中期   一進三間
程金達宅 民居 清代中期   一進三間
朱仁宅 民居 五城鎮月潭村 清代中期 現存後進   為朱熹後裔所建,原有三進,均為三間,後進三層,邊梁繪飾袱錦圖案[8]
汪家大廳 祠堂 海陽鎮蘇家巷 清同治年間 為清末民初休寧縣城首富汪厚莊所建,與西園均為原汪家大院一角,共兩進,均為三間,前後各開天井[9]
黃家祠堂 祠堂 五城鎮古林村 清乾隆年間 現存享堂   原為三進,分別為五鳳樓、享堂和寢室,均為五間,享堂前有庭院和廊廡,前後兩進已不存[2]
花廳 其它 清代   又名吳寶珠宅,一進三間,梁枋下雕刻十八學士出關圖
西園 其它 海陽鎮蘇家巷 清同治年間 現存邊廊、花戲台、觀戲樓及魚池   又名卥園,保存了明、清、民國三個時代的建築風格,魚池為明代,其它為清末民初[9]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古城岩明清建筑群》. 安徽省文物局. [2015-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7). 
  2. ^ 2.0 2.1 2.2 《休宁县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休寧縣博物館. [2015-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 《休宁县境内的主要古塔和牌坊》. 安徽文化網. [2015-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4. ^ 《休宁县境内的主要古塔和牌坊》. 安徽文化網. [2015-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5. ^ 《吴继京功名坊》. 古城岩景區. [2015-07-30]. [失效連結]
  6. ^ 《胡鼎妻程氏孝行坊》. 古城岩景區. [2015-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7. ^ 《张应扬功德坊》. 古城岩景區. [2015-07-30]. 
  8. ^ 《朱仁宅》. 古城岩景區. [2015-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9. ^ 9.0 9.1 《卥园》. 古城岩景區. [2015-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