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姓是漢姓之一。音屐,竭戟切,非渠力切[1]。劇、璩、勮、蘧等字同源,又通假瞿、句、巨[2],又音訛為紀、姬、吉、冀、季等。劇姓為大槐樹外遷姓氏之一,洪洞大槐樹祭祖堂移民先祖姓氏牌位中,劇氏在九版五排,在中華姓氏百家姓中排行第九百四十六位[3]

姓源分布

編輯

齊大夫採食於劇,因邑為氏[4]。源自姜姓,齊太公十世孫,文公曾孫食采於劇,因姓劇氏。齊宣公時,田盤遣田齊宗室為各邑大夫,極力打擊姜齊的宗族勢力,原劇邑大夫及後裔子孫被迫遷居河北,後人如八世孫燕將劇辛、北魏給事中劇鵬、五代光祿卿劇可久。至漢初因經商遷洛陽,有遊俠劇孟。唐時遷河東,有詩人劇燕。明約萬曆年間,自大槐樹遷河南南陽、安徽亳州等。據統計[5],截止2016年底,劇姓在全國範圍內分布情況如下:河北約八千人,河南約四千人,安徽、山西逾千人,總計約一萬五千人。

劇,作姓時讀音作jī,不可讀作jù。劇本字是勮,聲部是豦qú,而居本字是凥。其涵義也相去甚遠。豦,從虍從豕,虍豕之鬬,鬬相丮,不解也。凥,從屍,得幾而止也[6]。劇字上古音為[gio]或[gios][7],有兩個涵義。《說文解字》從刀,渠力切qú,尤甚也。《洪武正韻》竭戟切jī,又姓。可能是因為劇邑原為紀(jǐ)國。豦作為聲部的漢字還有,「遽」送信的快車或快馬、「據」本義為依靠,引申為占據、「璩」耳環玉名、「躆」蹲坐、「壉」地名、「澽」河名、「鐻」樂器、「醵」泛指湊錢集資、「蘧」芙蕖瞿麥、「懅」惶恐羞愧、「臄」jué指口邊肉、「噱」xué大笑等。

有認為劇姓源自媯姓,蓋因田姓源於媯姓,而田為齊國國姓,劇邑在齊地,固有此說,此乃謬誤。前691年置劇邑,田氏代齊在春秋末期,此間幾百年,劇邑豈無大夫?劇辛、鄒衍合縱五國伐(田)齊,若劇辛源於媯姓田氏,此舉幾無可能。因此,推測劇氏源於姜齊,在田齊之前,就已離開齊國。縱觀歷史,自劇辛始,劇氏族人分布於河北、河南與山西等地,而齊地無一記載,也能佐證在劇辛之前,劇氏已離開劇邑。

劇姓和蘧姓可能同源,推測在離開齊國時,分不同方向或不同批次。今認為蘧姓源於姬姓,蓋因春秋末期衛國上大夫蘧伯玉,衛國國姓為姬,固有此說。蘧伯玉是否姓姬,值得推敲。 前489年,田乞殺齊晏孺子,立悼公,又殺悼公,立簡公,田恆殺簡公,立平公,至前453年,田盤派其兄弟宗族擔任齊國各重要城邑的大夫,齊國姜姓宗族的生存空間被逐步壓縮,可能多批次分不同方向離開齊國,蘧姓可能是其中之一。

劇字典故

編輯

劇魁侯:漢菑川懿王劉志之子劉黑。

劇原侯:漢菑川懿王劉志之子劉錯。

劇陽子:西晉司徒魏舒,封爵劇陽子。其女魏華存,又稱紫虛元君,上清派第一代太師。

劇邑:前691年,齊滅紀置劇邑。

劇縣:前184年,文帝置葘川國,治所劇。前155年,景帝分齊置北海郡,遷營陵治劇縣。葘川劇和北海劇實為一地,故治在今山東壽光市南,歷史名人有前秦丞相王猛和北魏賈思勰。

劇陽縣:漢置,戰國屬趙,為代郡地,秦為雁門郡地,晉廢,故治在今山西應縣東北。

劇清池:即奚養澤,秦地圖曰劇清池[8]

劇右尉印:經典漢印。此印四字大小不作均勻分布,而是以「勮」字為主,其餘三字為賓,圍繞「勮」做相應拉伸或收縮。同時將「印」向上拉伸,造成「尉」字成為印面中筆畫較多而占地最小的字。但雖小而不顯侷促,反而通過短畫和留紅的處理更見疏朗,由此「尉」字雖小卻是「印眼」。因為,如果說「勮」字因其筆畫最多而自然寫大寫密是印面結構矛盾的開始,那麼「尉」的寫小而寫疏則是將矛盾引領向一個更高層次的平衡。這是印面結構的辯證法,也是漢印易學難精的精義所在[9]

古今人物

編輯

上谷容城人,戰國燕將。初仕武靈王,沙丘之亂後,自趙適燕。仕昭王,行變法,著《處子》九篇。昭王使辛說諸侯以御齊,行合縱之道。五國約以伐齊,敗齊於濟水之西[10]。辛曰:齊大而燕小,賴諸侯之助以破其軍,宜及時攻取其邊城以自益,此長久之利也。今過而不攻,以深入為名,無損於齊,無益於燕,而結深怨,後必悔之[11]。昭王不以為意,以樂毅攻齊。及惠王繼,為王所倚。成安君弒上,擁武成王,不復用矣。及喜十二年,趙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12]。次年,燕見趙數困於秦,而廉頗去,欲因趙弊反攻之。劇辛故居趙,與趙將龐煖善,言龐易與之,遂使辛將擊趙[13]。後兵敗被俘,為國死節,葬容城。據記載[14],劇辛墓位於晾馬台鄉南劇村西南隅,封土高大,2010年夷為平地,墓東距晾馬台遺址一公里。

西漢雒陽人,以任俠顯諸侯。修武行商,交遊四方,扶弱濟困。吳楚反時,條侯為太尉,乘傳車將至河南,得劇孟,喜曰:吳楚舉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無能為已矣[15]。劇孟行大類朱家,而好博,多少年之戲。然劇孟重諾,天下重之。宰相得之若得一敵國。劇孟母逝,自遠方送喪蓋千乘。及劇孟死,家無餘十金之財。

北魏高陽人,深得文明太后眷遇,授給事中。粗覽經史,閒曉吏事,性情通率。孝文帝遷洛,幽後私亂中官,鵬密諫止之,幽後不從,遂發憤而卒。鵬兄劇買奴,位幽州刺史[16][17]

唐河東蒲阪人,工律詩,馳名當時,為咸通十哲之一。僖宗廣明間,投詩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曰:只向國門安四海,不離鄉井拜三公。甚受禮重[18]

五代涿州范陽人,字尚賢。沉毅方正,明律令。仕唐,歷徐州司法、大理評事、大理正,賜緋。仕晉,歷殿中少監、太子右諭德、大理少卿,賜金紫。周廣順初,改太僕卿,復為大理卿。世宗以刑書深古、條目繁細,難於檢討。命劇可久等十人編集新格,勒成部秩。五年,書成,凡三十卷,目曰《刑統》。宰相請頒天下,與律疏令式並行。建隆三年告老,改光祿卿致仕,卒年七十七[19]

劇暹

編輯

永樂戊子舉人[20]

劇名

編輯

宣德中貢士[21]

劇度

編輯

嘉靖貢士,任教諭。

劇汝儉

編輯

萬曆間任主簿[22]

劇正理

編輯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原研究員,研究成果「玉米螟人工大量飼養、抗螟性鑑定及高效治螟技術」獲198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23]

劇乂文

編輯

河南唐河人,鄭州輕工業大學原黨委書記[24]

北京人,當代女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就職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話劇團。主演電影《鳳凰琴》獲國家文化部政府獎最佳影片獎和第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獎。個人獲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金鳳凰獎學會獎,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等。

劇凱鋒

編輯

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

劇傑

編輯

南京審計大學副教授,南京大學博士[2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洪武正韵卷十六_洪武正韵_宋濂. www.zhonghuadiancang.com. 
  2. ^ 李灃著,《紀國史研究》,第345頁,華夏出版社,2022年
  3. ^ 黃澤領著,《來自大槐樹——遷民姓氏尋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
  4. ^ 元和姓纂卷十【入声屋韵至乏韵】_林宝. www.zhonghuadiancang.com. 
  5. ^ 魯加勇著,《中華稀有姓氏略考》,中國詩詞楹聯出版社,2016年
  6. ^ “豦”字的解释 | 汉典. www.zdic.net (中文(中國大陸)). 
  7. ^ 中古漢語發音查詢. ma.voicedic.com. 
  8. ^ 《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www.yuwenmi.com. 
  9. ^ 值得临摹的几枚经典汉印. www.sohu.com. 
  10. ^ 战国策·燕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so.gushiwen.cn. 
  11. ^ 《资治通鉴》周纪·周纪四. www.gushiji.org. 
  12. ^ 史记·三十世家·赵世家. so.gushiwen.cn. 
  13. ^ 史记·三十世家·燕召公世家. so.gushiwen.cn. 
  14. ^ 容城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容城縣誌》(1990-2010),第四節 碑刻、墓志銘,第574頁,九州出版社,2017年。
  15. ^ 史记·七十列传·游侠列传. so.gushiwen.cn. 
  16. ^ 魏书:列传·卷八十二. www.guoxuemeng.com. 
  17. ^ 《北史》·卷九十二 列传第八十. guoxue.httpcn.com. 
  18. ^ 卷七十_唐诗纪事_计有功. www.zhonghuadiancang.com. 
  19. ^ 《宋史》·列传第二十九. guoxue.httpcn.com. 
  20. ^ 卷一百二十二_万姓统谱_凌迪知. www.zhonghuadiancang.com. 
  21. ^ 卷一百二十二_万姓统谱_凌迪知. www.zhonghuadiancang.com. 
  22. ^ 卷一百二十二_万姓统谱_凌迪知. www.zhonghuadiancang.com. 
  23. ^ 国家级奖成果.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24. ^ 剧乂文. 鄭州輕工業大學. 
  25. ^ 剧杰. 南京審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