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支敦斯登—瑞士關係

列支敦斯登-瑞士關係一直很密切,瑞士甚至還負責保護列支敦斯登的利益。[1]列支敦斯登在伯爾尼設有大使館。[2]瑞士在伯爾尼的聯邦外交部負責針對列支敦斯登的外交事務,並在瓦杜茲設有名譽領事館。[3]

列支敦斯登-瑞士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列支敦斯登

瑞士
列支敦斯登駐瑞士伯爾尼大使館。

合作 編輯

1919年,應列支敦斯登政府的要求,瑞士保護列支敦斯登在海外的公民利益。這兩個國家形成了一個共同的經濟和貨幣地區。列支敦斯登自1920年以來一直使用瑞士法郎,兩國自1924年以來形成了關稅同盟,[4]並擁有開放的邊境。兩國都是申根協定的締約方。[1]兩國也有共同的專利制度。如果列支敦斯登沒有代表參加條約談判,瑞士有權代表列支敦斯登簽訂條約,這種權力通常在涉及關稅的條約中行使。

瑞士領事保護範圍擴大到列支敦斯登公民。瑞士在國外代表列支敦斯登的利益,除非他們另有選擇。[1]在列支敦斯登本身成為歐洲自由貿易協會成員之前,瑞士代表了它在該組織中的利益。

這兩個國家也有共同的語言(德語),而且都不是歐盟成員國。與瑞士一樣,列支敦斯登保持中立政策。但是瑞士奉行武裝中立的政策,而列支敦斯登卻沒有自己的軍隊。[5]各國駐瑞士大使通常兼任駐列支敦斯登大使,不過馬爾他騎士團有單獨的駐列支敦斯登大使。

涉及瑞士軍隊的事件 編輯

 
巴爾策斯瓦陶之間的兩國開放邊界

由於瑞士施行徵兵制,瑞士有一個相對活躍的軍隊。在日常訓練中發生了幾起事件:

  • 1968年10月14日,[6]五枚瑞士炮彈意外擊中了列支敦斯登唯一的滑雪勝地馬爾本。記錄在案的唯一損壞是一家戶外餐廳的幾把椅子。[7]
  • 1976年8月26日,就在午夜之前,瑞士軍隊的75名成員和一些馱馬錯誤地拐錯了彎,最終在巴爾策斯的伊拉達格進入列支敦斯登500米。據報導列支敦斯登人向瑞士士兵提供飲料。[7]
  • 1985年12月5日,瑞士陸軍發射的防空飛彈在一場冬季暴風雪中降落在列支敦斯登,在一個自然保護區引起一場森林火災,瑞士賠償了損失。[8]
  • 1992年10月13日,根據書面命令,瑞士陸軍新兵不知不覺地越過邊界,前往特里森貝格設立一個觀察站。瑞士的指揮官們忽視了特里森伯格不在瑞士領土上的事實。瑞士就這一事件向列支敦斯登道歉。[9]
  • 2007年3月3日,由171名瑞士士兵組成的一個連錯誤地進入列支敦斯登,因為他們由於惡劣的天氣條件而迷失了方向,拐錯了彎。這支部隊在進入瑞士兩公里多後返回了瑞士領土。列支敦斯登當局沒有發現這次入侵,並在事件發生後得到了瑞士的通知。雙方都忽視了這一事件。列支敦斯登發言人說:「他們並不是用武裝直升機入侵的。沒問題,這種事總會發生的。」[10][11]

稅收和稅收條約 編輯

列支敦斯登的增值稅標準稅率與瑞士相同,因為它必須持續反映瑞士的增值稅標準,目前為7.7%。[12]

2015年7月,兩國簽署了新的雙重徵稅協議,該協議於2016年12月生效,取代了1995年生效的前一個協議。在預扣所得稅方面出現了一些分歧,但瑞士不同意向在瑞士工作的列支敦斯登居民推行這種做法。[13]

2016年11月,列支敦斯登公國議會以多數票決定與包括瑞士在內的27個新條約夥伴簽訂自動信息交換協議。2018年開始數據採集,2019年計劃實現帳戶信息的有效交換。[1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Principality of Liechtenstei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wiss Federal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2. ^ Embassy of Liechtenstein in Bern. [2021-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4). 
  3. ^ Representation of Switzerland to Liechtenstein. [2021-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5). 
  4. ^ Switzerland and Liechtenstein: December 2000.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2000-12-06 [2012-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4). 
  5. ^ Oliver, Mark. Liechtenstein: no retaliation for Swiss 'invasion'. the Guardian. 2007-03-02 [2018-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0) (英語). 
  6. ^ Pocket 'war'. The Canberra Times. October 16, 1968 [2021-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4). 
  7. ^ 7.0 7.1 Swiss Soldiers Inadvertently Invade Liechtenstein. Sarasota Herald-Tribune. September 1, 1976 [2021-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8. ^ Russell, Shahan. Neutral Switzerland Has Invaded Liechtenstein 3 times in 30 years - by Mistake. WAR HISTORY ONLINE. 2016-09-30 [2020-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0) (英語). 
  9. ^ Swiss Inform Liechtenstein of Error in Troop Maneuvers. New York Times. 1992-10-18 [2009-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4). 
  10. ^ Swiss in Liechtenstein 'invasion'. BBC News. 2007-03-03 [2007-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3). 
  11. ^ Whoops! Swiss Accidentally Invade Liechtenstein. ABC News. 2007-03-03 [2007-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3). 
  12. ^ Liechtenstein cuts VAT to 7.7% 2018 - Avalara. [2021-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5). 
  13. ^ Liechtenstein scheitert mit Quellensteuer für Grenzgäng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 German). Neue Zürcher Zeitung (Schweiz). Retrieved 10 December 2017.
  14. ^ Liechtenstein und Schweiz tauschen Kontoinformationen au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 German). Blick online. Retrieved 10 December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