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聚居在湘黔桂毗連地區相鄂西南一帶,是由百越民族中的駱越支系發展而來,2000年時人口總數為296萬人。宋代史書稱之為「仡伶」或「伶」,明清兩代稱之為「峒蠻」、「峒苗」、「峒人」、「洞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現名。其民族語為侗語,屬侗水語支。侗族社會的內部組織以「侗教制」來制約人民與組織部落之間的軍事聯盟。

1964年的侗族山寨

侗族美術有著悠久歷史,唐代時手工業就已打下基礎。清代,「洞錦」、「洞布」已聞名中國。天柱錦屏出產的「洞帕」亦很精緻,圖案紋樣已形成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格。鼓樓、風雨橋、涼亭以及整個侗寨建築,都具有高度的建築藝術美,在建築設計、建築造型、建築工藝,還是就建築布局、建築裝飾已趨於成熟。

建築 編輯

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
貴州省黎平縣從江縣
分類傳統技藝
序號380
編號項目Ⅷ—30
登錄2006年
2008年

鼓樓 編輯

鼓樓是侗族代表性建築,其源流無史可考,據方志記載,侗族地區於明代已建有鼓樓。《沅州廳志·藝文志》中說:「邑治舊有鼓樓,創自弘治(1488—1505)年間,規模宏壯,巍然為一、現歲久傾頹……。」《玉屏縣誌》記載:「南明樓,即鼓樓,明永樂年間建。」「其始基以堅礎,豎以巨住,其與棟棉題薩之類,凡累三層。」清代雍正年間金洪撰《廣西通志》稱:「順人,以巨木埋地作樓,高數丈,歌者夜則緣宿其上。」可見在明代初期鼓樓已經發端。

在眾多的鼓樓中,為數較多的是一種密檐式的塔形樓。巍然莊重的塔身正是杉樹的身影,層層密幅和高出的樓頂正是杉樹的層枝樹冠。它的平面為偶數形,即正方形,六邊形,八邊形等;而檐層為奇數,即有三重檐,五重檐,九重檐以上等。其高出的樓頂直插雲霄,是全寨建築物的至高點。這種帶有象徵性的建築從底部直至頂端,外觀給人以強烈的升騰感。檐上往往還會有各種飛禽走獸圖案,色彩絢麗。

鼓樓的款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還帶有「干欄」的造型,與吊腳樓類似,利用了土堆高低差。平等鄉龍坪寨鼓樓就是這種類型的鼓樓。此樓五層重檐,第一層樓檐下分兩部分,下半部有大小16根校腳立於圓鼓形的基石之上,行人可以在柱間來往;其上半部以大杉木作枕梁,鋪以樓板,設長凳倚欄,供人坐愁;樓頂為3節葫蘆狀直入藍天。

橋梁 編輯

在侗族聚居區,有河山必有橋。除少量的石拱橋、石板橋、獨木橋之外,大多為木結構樓閣式的橋梁。湖南僅《企江縣誌》中記載的就有150座。由於它使得過往行人風雨無阻,故被稱作「風雨橋」;又因為它雕梁畫棟,廊、亭並峙,被稱為「花橋」。還有的是由於它的傳說與青龍有關,因此又被稱作「回龍橋」、「青龍橋」等等。

涼亭 編輯

侗鄉涼亭,其建築結構雖然簡樸,但數量多作用大,一般每隔三五里一座。涼亭多用杉木建成,其亭頂的變化最富特色。簡單的人字披頂上往往再加一層四角飛據的小亭頂,小亭頂插以菇蘆狀尖頂。

村寨 編輯

侗族的村寨建築主要由干欄住宅、鼓樓、涼亭、風雨橋、寺廟等建築單體組成。村寨中大部分的住宅仍保留了百越民族干欄式建築的特色。干欄樓房為木質結構,多是3間相連,兩端有偏廈,蓋青瓦,呈四面流水。有的住房緊密相連,樓上常常各家相通,可以「走遍全寨不下樓」。沿江和陡坡陡坎村寨中一般利用地形,檐柱吊「金瓜」,房窗安有花格或雕鏤龍鳳。

繪畫 編輯

在侗族的民間藝人中,畫工占有一定的比例。繪畫藝術主要運用於建築物上,從而使建築物更具深刻的民族文化內涵,使形式與內容得到更加完美的結合與統一。

彩繪基於其繪畫的形式與方法,人們通常稱之為「彩壁畫」或「古彩畫」。這些畫往往色調對比異常強烈,色彩的運用極為豐富,因而色彩的層次尤為分明,色彩的效果也就比較特殊。儘管如此,它還是與中原傳統繪畫有相似之處。

山水畫也是侗族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侗鄉鼓樓的《明山疊翠景色美》,是侗族大山水畫中的傑作。它即有「青綠巧整」的特點,也有「水墨蒼勁」的風格,更帶有「紅綠相間」的世俗味。畫面上明山重巒疊峰,綿巨千里;江湖大澤,煙波浩渺。其間侗寨便坐落在這仍山傍水的地方,船舶、鼓樓、干欄樓房,錯落有致;古松翠柏及各種各樣的樹木花草,疏密相間,富有量趣。全圖構思填密,設色淡雅。既顯出江山無盡的氣概,又突出了侗寨的秀美恬靜。

在風雨橋長廊兩壁上端,也往往繪有神話故事,供行人觀賞。這些彩繪有時還與塑飾雕飾結合在一起,以加強裝飾效果,形成集繪、塑、雕於一體的藝術整體,嚴謹而又和諧。

雕刻 編輯

侗族的雕刻有木雕,也有石雕角雕

木雕多用於柱頭、窗櫺與欄杆之上。如在風雨橋的橋循瓦梁的末端,注住除了塑有檐鈴、丹鳳朝陽、鯉魚跳灘、坐獅含寶形狀外,還在長廊兩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種歷史人物,或繪製神話故事彩畫,供人們欣賞。又如在干攔住宅中,常常在樓的前搪附以木格門窗,龍頭穿柱,窗上安有花格或雕摟龍風、花鳥等。

石雕多用於水井、墳墓、碑褐、石坊之上。如湖南茫江侗族自治縣的天后宮,建於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石坊高11米,寬6.3米,用大青石壘砌而成,呈門樓形。在門洞的上方及左右均有浮雕,共50幅。或一幅為一個典故,或數幅為一個故事。其中「八仙過海」,一仙一幅,共8幅。龍、魚、風、獅、花、草、村、竹、人、仙、鬼、神等無不形象生動,至今清晰可辨。

角雕用於煙盒、角斛。圖案不規則,多用作禮品。

工藝美術 編輯

侗族剪紙主要用作背扇花、卡胸花、鞋花、童帽花等的刺繡底樣。紋樣以寫實紋樣為主,動物紋樣有鴛鴦蝴蝶,植物紋樣有七新花、纏枝等。金錢紋、回紋等又是主要的幾何紋樣。剪紙中常常是動物為中心,圍以植物紋;或中間飾以主紋,四角四組紋飾,兩兩相對。

侗族婦女擅長挑繡。女孩自7歲開始,便針不離手地學習剪花繡朵。侗族荷包流行於廣西三江,為婦女腰間飾物,形似葫蘆,長12厘米,下寬8厘米。以粉綠色做底紋,上繡植物或動物紋樣,色彩鮮艷。葫蘆邊緣配紅藍兩色花邊,兩側懸紅綠吊穗。

參考資料 編輯

  • 王伯敏主編,《中國少數民族美術史 第4編》。1995。
  • 邵洛羊主編,《中國美術大辭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