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元述(1504年—1593年),字元孝元禮),號小洛福建泉州府晉江縣[1]。明朝政治人物。

何元述

大明廣東按察使司副使
籍貫 福建泉州府晉江縣
原名 何纘
字號 字元孝,號小雒
出生 甲子年十二月初二日
逝世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
配偶 莊氏
親屬 曾祖何貴易,祖何燦,父何雄,母柯氏
出身
  • 嘉靖七年戊子科舉人
  • 嘉靖十一年壬辰科進士

生平 編輯

嘉靖七年戊子鄉試七十四名舉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會試三百名,廷試第三甲一百五十五名進士。刑部觀政,任惠州府教授,升任國子監博士。歷監丞,遷南京戶部主事、員外郎、郎中,出為廣東僉事。進湖廣參議,升廣東副使,之後辭職歸鄉[2],卒年九十[3]

家族 編輯

曾祖何貴易(何宗);祖何燦,典史;父何雄,封戶部主事;母柯氏,封安人。具慶下,妻莊氏,兄綱(舉人、學正);紀;元履;元累,弟元脩;元郁;元選,舉人;元迪;元達,俱生員。子居魯(承天知府);居廣(監生);居憲(生員)。孫啟祚(監生);啟祥(生員);啟祖;啟格;啟機;啟袍;啟祹;啟祐(生員);啟祿;啟祜;啟祝;啟禴;承鍾(曾孫);承欽(曾孫);承鋌(曾孫);承鑛(曾孫);承鑑(曾孫);承錄(曾孫);承□(曾孫)。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嘉靖十一年壬辰科進士履曆便覽》:民籍,治《易經》,年二十九歲中式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五名進士。十二月初二日生,行一,曾祖何貴易;祖何燦,典史;父何雄;母柯氏。具慶下,妻莊氏,兄綱(學正);紀;元履;元累,弟元脩;元郁;元選,子居魯(知府);居廣(監生);居憲(生員),孫啟祚(監生);啟祥(生員);啟祖;啟格;啟機;啟袍;啟祹;啟祐(生員);啟祿;啟祜;啟祝;啟禴;承鍾(曾孫);承欽(曾孫);承鋌(曾孫);承鑛(曾孫);承鑑(曾孫);承錄(曾孫);承□(曾孫)。由國子生中式福建鄉試第七十四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三百名。觀刑部政,陞國子監博士,歷監丞,主事,員外,僉事,參議,副使,致仕,壽九十歲;從祀鄉賢。
  2. ^ 《晉江縣誌》(道光版·卷之三十八·人物誌名臣之二):何元述,字元禮,號小洛。嘉靖壬辰進士。教授惠州,甲午,分校浙江,得陳善、潘季馴、茅坤,皆知名士。擢國子博士,歷監丞六館,士翕然胥化。遷南京戶部主事,視太倉儲羨餘千金,麾去之。出為廣東僉事。治持大體,先後直指,皆謂元述長者,嚴重之。進湖廣參議,以修顯陵賢勞受金幣賞。時鎮守中貴勢張,部卒橫恣於市,元述捕治之如法。升廣東副使,清塵案,塞吏竇,通商舶。復代御史往瓊,事事詳嚴,還報。會大計,為勢家所擠,罷歸。元述為人寬洪坦直,林居四十餘年,壽躋九十,卒。子居魯,承天知府。
  3.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人傳記資料索引》2850:何元述,字元孝,號小雒,初名纘,晉江人。嘉靖十一年進士,授惠州敎授,歷國子博士遷南京戶部主事,官至廣東副使,卒年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