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

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組建於2002年5月。目前學院設有採礦工程安全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3個本科專業;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力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學科,7個博士學科和8個碩士學科,擁有採礦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岩土工程3個國家重點學科礦業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4]。2017年中南大學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礦業工程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1]

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Safety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類型二級學院
建立日期2002年5月[1]
隸屬中南大學
下屬採礦工程系、安全科學與工程系、地下空間工程系、院實驗中心[2]
院長周子龍
黨委書記歐旭理
副院長李孜軍鄧紅衛黃銳李地元
黨委副書記馬國榮
學生數1800人[1]
大學部1200人[1]
研究生500人[1]
地址 中國長沙市嶽麓區中南大學校本部
網站http://srse.csu.edu.cn/

學院歷史 編輯

1952年,成立主體學科。1986年,獲採礦工程學位碩士授權。1998年,獲安全技術及工程博士學位授權。1999年,獲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2000年,獲國家重點學科。2001年,學科群進入「211」和「985」重點建設行列。2002年5月,學院始建。2006年3月,陝西鉛硐山礦業有限公司與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進行合作,共同開展採礦損失貧化研究項目,並提交了《鉛硐山鉛鋅礦降低貧損措施與回採工藝優化研究》項目成果[5]。2017年,中南大學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礦業工程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師資力量 編輯

學院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國家四青人才3人,「湖湘英才」3人,湖南省「芙蓉學者」3人。[1]

中國工程院院士 編輯

  • 劉寶琛 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 岩土工程專家,中國隨機介質理論奠基人及其應用的開拓者。[6]
  • 古德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 我國著名的礦業工程科學技術專家。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地礦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中國礦業聯合會高級資政、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7]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学院简介. [2022-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2). 
  2. ^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组织机构. [2022-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2). 
  3. ^ 劉效良主編;王方漢,陽寧副主編. 中国矿业概览 上. 2006.02: 432. 
  4. ^ 古德生等編著. 我国金属矿山安全与环境科技发展前瞻研究.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2011.09: 31. ISBN 978-7-5024-5582-8. 
  5. ^ 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管理司編.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矿山企业典型经验汇编 下. 北京:地質出版社. 2007.08: 396. ISBN 978-7-116-05446-2. 
  6. ^ 中南大学院士风采. [2019-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7). 劉寶琛
  7. ^ 中南大学院士风采. [2019-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古德生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