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Hamham/05年3月以前讨论存档

您好,Hamham!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同意在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赐教 09:57 2005年1月29日 (UTC)

你也是新手上路么 编辑

:)震早剑古泊川 18:26 2005年1月29日 (UTC)

是呀。标准新手。呵呵Hamham 11:14 2005年1月30日 (UTC)

欢迎两位新维基人,建议将这段讨论内容移到个人讨论页User talk:Hamham,本页面只放个人介绍---Nuker 11:22 2005年1月30日 (UTC)

格式 编辑

我觉得写奖项这一些的格式最令人头痛..--scy_hk 10:13 2005年2月6日 (UTC)

职业分类表 编辑

参见wikipedia:人物分类方法 4月13日移动--Hamham 12:46 2005年4月13日 (UTC)

wikify 编辑

  • Hi. Hamham, wikify就是“修正为维基百科格式”,例如首句要有条目名称,而且要粗体,叙述不能全以条列,等等等。你可以参看野草莓编辑历史比照以了解什么是wikify--阿福 05:05 2005年2月8日 (UTC)

这应该不算争议吧... 编辑

基本上我只觉得关于分类与列表一事,只是种讨论而已而非争议,因为纵使大家没有共识各做各的,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毕竟只要有人肯出力,我们也没必要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行,除非是违反规则。但是,我不是很确定,你有没有完全了解Category页面是如何产生的?事实上,Category页面不是人力写出来的,它的运作方法是如果有人在个别条目的末尾,放上专用的分类标签时,这条条目就会被系统自动收集到它所属的分类里面去自动秀出,并不是需要某个人去写分类页面(除非,如果你想在分类页面里做些说明讲解,还是可以的编辑分类页面加上文字),所以,不会发生‘有些影片列入list,有些放在category’这种情况,除非有人在影片的条目完成时,忘了在文末加分类标签。至于List的部分,则需要有人时时观察维护才有可能完备,因此这是两件毫不相干(或说完全可以并行)的事。列表虽然有多加些说明,方便查阅的好处,但是需要人手维护,相比之下分类工作可以说是举手之劳很省力气,如果我们贸然规定大家以后改用列表别用分类,我敢保证,下场一定是缺人手列表维护不全,原本的分类又没作用,结果两头空...因此,我建议别去担心这问题,让它去自由发展吧,只是发表点想法跟意见,态度很心平气和的喔,呵呵!--泅水大象 09:57 2005年2月8日 (UTC)

糖果来也 编辑

关于页面分类 编辑

很抱歉,由于春节我回南部四天,因此没有办法上网,所以到现在才做回应。不过因为你提出的意见其实牵涉到的问题层面很复杂,所以请容我有时间的时候再慢慢回应,在这段期间请尽量不要对现在已经有的页面分类做大幅度的变动,一切可以等讨论之后再进行,谢谢。--可夫 (talky? click me!) 18:38 2005年2月10日 (UTC)

化学家 编辑

ok^_^因为之前很久没有注意到你和可夫关于Category:人物分类的讨论了 --蓝色理想 10:08 2005年2月28日 (UTC)

关于物理学家列表 编辑

Hi,Hamham,看了你有关物理学家的分类,我的建议是不要在[Category:物理学家]下面建立诸如[Category:奥地利物理学家]等国籍的子分类,因为即使是来自同一国家的物理学家由于时代和领域的差别关系也并不大,这样分类反而会破坏了[Category:物理学家]的完整性。如果硬要在物理学家下面再分类的话我的建议是按照所处时代或者研究领域分类,比如十九世纪物理学家、二十世纪物理学家或者理论物理学家、实验物理学家等等。另外,上面的职业分类表里童第周并非植物学家,而是胚胎学家。我帮你这样改:

自然科学类 编辑

  • 数学家--陈景润
  • 物理学家--牛顿
  • 化学家--门捷列夫
  • 生物学家--孟德尔
  •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 农学家--袁隆平
  • 天文学家--哈勃
  • 地质学家--李四光
  • 计算机科学家--冯·诺伊曼

--Tevatron 05:54 2005年3月1日 (UTC)

 
你知道吗?

恭喜您!您最近创建或大幅改进的条目巩俐经推荐后,获选于首页作新条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荐其他您关注的条目,欢迎前往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提名。在您创建或大幅改进的所有条目中,总计有0篇条目获推荐作首页新条目展示。

0

回应你的“难题” 编辑

杨振宁应该归类到“美国物理学家”,因为他是美国人。目前某某人应该归类到哪一国人,是看他目前的国籍而定,这可以说是最没有争议的方法。不过古人没有国籍观念,这个就要另当别论了。--可夫 (talky? click me!) 10:16 2005年3月22日 (UTC)

==难题==(从主页移至此处)

关于人物分类的问题,我困惑了好久好久。目前自己做的一些事情也是前后矛盾,并不一致。所以感到很烦恼。例如,category:物理学家下面有几十位各国物理学家的名字,但是该category又有几个son category,如英国物理学家,中国物理学家。。。,那么,杨振宁到底该放在哪里呢?解决办法两个:

a)取消son category,所有物理学家都放在category:物理学家下面

b) 建立更多son category,将所有人纳入。

到底怎么办?唉。。。

难题基本解决!,就是按照b)方案执行。为了尊重小国家和冷门专业,我们应该一视同仁!
返回“Hamham/05年3月以前讨论存档”的用户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