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讨论:Zh icon

最新留言:Tigerzeng在2年前发布在话题编辑请求 2021-07-17

这个模板究竟有何意义出现在本站?

编辑

这边是中文维基百科,所以中文参考资料想必也是一目了然,难道没有这个模板标记的参考资料就不是中文参考资料了么?模板主页除了提到被保护就没有任何说明文字。--Liuxinyu970226留言2019年4月5日 (五) 00:54 (UTC)回复

{{Zh icon}}

编辑


我很好奇,既然本站是中文维基百科,想必很多新手找参考资料或者外链也很容易走进“中文版优先”这个死漩涡,那么存在这个模板的意义究竟为何?看着好几百的链入也很难想象有被删除的可能,那么能不能说明一下究竟用于什么场合(参考英语版en:Template:En icon/doc或是日语版ja:Template:Ja icon/doc那样)?这个模板除了“(中文)”和保护模板外什么也没有了,之前在模板讨论页问过没人搭理。--Liuxinyu970226留言2019年8月22日 (四) 13:38 (UTC)回复

如果您的参考资料大部分是英文来源,只有少部分是中文,这个模板就有用了。有的编者会在参考资料章节开头明言:以下参考资料,除非特别注明,皆为英文。举例:

  • Adam
  • Bill
  • Collin
  • David

  • 张明贤(中文)
  • Ellis
  • Ficton
  • Gamp

  • Hills
  • Inoue
  • 许秀美(中文)
  • Johnson

  • Kullep
  • Leesh
  • Mark
  • Nobel

难道您要写一堆的(英文)吗?-游蛇脱壳/克劳 2019年8月22日 (四) 14:45 (UTC)回复
@克勞棣:其实阁下这种情况我更愿意将中文参考资料与英文参考资料拆分成多节,即
=== 英文參考資料 ===
*Adam
*Bill
*Collin
*David
*Ellis
*Ficton
*Gamp
*Hills
*Inoue
*Johnson
*Kullep
*Leesh
*Mark
*Nobel
=== 中文參考資料 ===
*張明賢
*許秀美

问题是现在{{Reflist}}家族模板是否能允许这种按语言分节是个要命的关键。--Liuxinyu970226讨论2019年9月2日 (一) 21:58 (UTC)回复

@Liuxinyu970226君:技术上是可行的,如波尔多条目就为来源做了分类。但如果参考来源不多,我不建议这么做,通通放在==参考资料==里就好。-游蛇脱壳/克劳 2019年9月2日 (一) 23:13 (UTC)回复
我的见解是如果某条目有多种不同语言的来源混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可以用来标记清楚各来源的语言,况且中文维基百科的浏览者不一定就懂中文,有可能出现查看来源时不清楚该来源是什么语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中文标记便可以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当然,亦如您所言,此模板在中维作用不大,反而繁中和简中标记我觉得更有用和准确,应该推广一下。—AT 2019年8月22日 (四) 14:46 (UTC)回复
是有多懒...,我唯一支持“|language=zh”,icon这种模板根本邪门歪道。 --I know that's plastic love 2019年8月22日 (四) 14:55 (UTC)回复
我也支持“|language=zh”、“|language=zh-tw”、“|language=zh-cn”等等,但那似乎是cite系列模板才有的参数,如果人家确实比较懒,不用该系列模板,而用“[网址 标题]”呢?-游蛇脱壳/克劳 2019年8月22日 (四) 15:15 (UTC)回复
用“[网址 标题]”的家伙我认识的都不会加注语言,如果是全部都用icon的...,至少现在的优良条目中,有个我当初就没有因为这样的理由投反对。 --I know that's plastic love 2019年8月22日 (四) 15:50 (UTC)回复
btw,如果是外部链接的话,我个人会在“[网址 标题]”后面加icon。——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9年8月23日 (五) 01:39 (UTC)回复
如果仅仅是说标注来源语言的话,我从不用“中文”。标注具体的中文变体(大陆简体等)还算有意义,标注“中文”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8月23日 (五) 02:51 (UTC)回复
该模板仍有一定作用。以外部链接章节为例:
  1. 一些国际性网站有多种语言版。该模板可以标注有没有中文版。例如联合国官方网站。
  2. 当编者将其他语言的网站标题翻译为中文时,该模板可以让读者区分出目标链接的语言。例如“水文学”条目的外部链接。--J.L.欢迎参与西班牙专题 2019年8月23日 (五) 15:57 (UTC)回复
那么用(繁体中文)(简体中文)岂不是比较好?-游蛇脱壳/克劳 2019年8月23日 (五) 16:36 (UTC)回复
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中文来源无需特别注明。简体和繁体注明有意义是因为来源文档未必像维基百科这样同时提供简体和繁体中文版本。中文维基百科的读者至少能够阅读简体和繁体中的一种,但并不一定能够读懂两种。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8月24日 (六) 13:07 (UTC)回复

编辑请求 2020-05-16

编辑

  请求已处理--Xiplus#Talk 2020年6月1日 (一) 01:40 (UTC)回复

增加{{Documentation}}--BlackShadowG留言2020年5月16日 (六) 10:57 (UTC)回复

@BlackShadowG我没有看到已撰写的说明文件。--Xiplus#Talk 2020年5月31日 (日) 02:51 (UTC)回复

编辑请求 2021-07-17

编辑

  请求已处理--Tiger留言2021年7月24日 (六) 14:45 (UTC)回复

你好!想把{{languageicon|改为{{Language icon|,以便移除重定向。

{{languageicon}}{{Language icon}}的重定向,请参见Template talk:AUS。谢谢!--Tjmj留言2021年7月17日 (六) 18:26 (UTC)回复

返回到“Zh icon”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