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是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于1945年作创作的管弦乐作品,作品是为二战后一出英国教育电影《管弦乐团的乐器》(Instruments of the Orchestra)中提供资讯而写成。作品中选用了英国早期作曲家珀塞尔于《摩尔人的复仇英语Abdelazer》中的“回旋曲”作为主题及进行变奏,因此乐谱上和电影的开首亦注有副题“珀塞尔主题、变奏及赋格曲”(Variations and Fugue on a Theme of Purcell)。

现时,后者较常用于音乐会的器乐的表演上,而当附有旁述讲解时,则多用回原来的称呼。但在《管弦乐团的乐器》一片上,报幕部分则采用了“珀塞尔主题、变奏及赋格曲”为乐曲的名称,而镜头拍摄指挥谱架上的乐谱时,同样以“珀塞尔主题、变奏及赋格曲”为乐曲名称,当萨金德爵士翻开乐谱时,封面内页上才印上“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乐曲于1946年10月15日于英国利物浦皇家爱乐音乐厅、由马尔科姆·萨金特爵士指挥利物浦皇家爱乐乐团英语Royal Liverpool Philharmonic作首演,萨金德爵士也负责了电影版于同年11月29日上演时的首演,负责演奏的乐团则改为伦敦交响乐团[1]

配器 编辑

旁述 编辑

博浩出版社所发行的乐谱中,同样放置了旁述和非旁述的处理部分,演奏会上多采用非旁述的处理方法,过场篇幅较短;而在不少教育音乐会上,通常都会附有旁述部分。负责这首作品旁述的内容,是由经常为布里顿的歌剧撰写歌剧剧本艾力·克罗齐尔英语Eric Crozier。2013年,在一场庆祝布里顿百岁冥诞时,既是一名合唱指挥的演员西门·毕特利斯(Simon Butteriss)重新撰写了新的版本,并于奥德堡音乐节英语Aldeburgh Festival(Aldeburgh Festival)中由BBC交响乐团演出,BBC节目主持毕尊尼英语Johny Pitts(Johny Pitts)负责旁述。而美国作家喜剧演员约翰·霍奇曼于2015年也为波士顿普及管弦乐团英语Boston Pops Orchestra的演出中采用了另一个新撰旁述版本[2][3]

乐曲结构 编辑

单乐章作品,共分为三个部分:

主题 编辑

采用了珀塞尔于《摩尔人的复仇》中的“回旋曲”的旋律,并由不同类别的乐器分别奏出。

 

变奏 编辑

由不同乐器个别按主题演奏相关的变奏乐段:(省略所有过场部分,没有标示则代表与前一段相同)

赋格曲 编辑

 
 
,各乐器按变奏曲的次序,各自加入。

结尾 编辑

当打击乐器加入后,随即进入尾声部分。在保持速度下节奏由 
 
改为 
 
,木管及弦乐的高、中音域乐器和竖琴会以齐奏方式演奏赋格曲,而铜管乐器及木管、弦乐低音域乐器则重现主题部分(拍子记号 
 
( 
 
)标记),打击乐作节奏伴奏,当主题重现完结后,最后以简短但强劲的终止式下完结。

参考资料 编辑

参照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