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兴坦(1919年4月1日—1951年6月29日),男,籍贯湖南湘乡,生于北平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中训团音干班毕业,天津女子师范学院音乐教师,战后来台被吸收加入共党负责策反台湾工矿董事长的任务,因苏艺林案判处死刑1951年6月29日枪决于台北水源路刑场[1]

谭兴坦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19年4月1日
 中华民国 河北省北平市
逝世1951年6月29日
籍贯湖南省湘乡县
国籍 中华民国
学历
经历

生平 编辑

谭兴坦1919年4月1日生于北平书香门第之家。谭兴坦学习音乐二十余年,北平师大附小毕业、北平市立第五中学因抗日战争而中辍,抗战时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抗敌宣传队,抗敌宣传队实际是由中国共产党周恩来所领导的抗日宣传团体[2],谭兴坦参与抗敌宣传一队的宣传活动[3][4]

1940年,谭兴坦调入重庆中央训练团音干班受训,毕业后赴各地工作,曾任西南游击干训班音乐教官、第三战区政治部政工,1943年派往新疆担任音乐干部负责宣传活动。抗战结束后,谭兴坦在天津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担任讲师。谭兴坦的老师朱芳春也在天津女子师范学院任教,1947年北平陷入战火之中,1948年底,谭兴坦赴台任教于台湾省立师范学院,不久辞去职务进入台湾工矿公司工作[5]

1948年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先后派遣朱芳春(化名于非)、萧明华周一粟等多名特工赴台发展组织[6]。1948年11月于非担任国语日报社编辑,透过鹿宏勋找到谭兴坦,并吸收谭兴坦交出自传加入组织运作[5]

于非指示谭兴坦接近台湾工矿公司董事长郭克悌,并加以策反,争取解放台湾时,对于工矿公司之文件及资产保全。但谭兴坦一直没有执行。1950年2月萧明华于非在大陆身份遭侦破在住处被逮捕,5月相关人等陆续遭到逮捕,1951年7月全案侦查进入后续收网阶段,调查局在香港新闻天地周刊刊登整刊的特稿,以李克农照片为封面,标题中共社会部首领李克农的潜台组织已被一网打尽[6]于非萧明华被捕之后,携带所得情报潜逃香港后转赴北京[5],将情报交予中共中央,加速海南岛解放。

谭兴坦因加入于非之共谍组织,在萧明华被捕之后多次通知于非潜逃躲避追缉,谭兴坦于1950年6月9日被逮捕。经过审讯谭兴坦与同案苏艺林陈平周一粟安学林张庆严明森孙玉林刘维杰白静寅徐毅余熙葛仲卿田子彬林振成简桂生马学枞李学骅共18人被判处死刑,1951年6月29日枪决于水源路刑场,葬于六张犁。

家庭 编辑

父亲谭邦翰为音乐家,任职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曾著《琴会记事》、《谭氏萧话》等书。三个儿子谭兴枢、谭兴坦与谭兴铮都自幼受到音乐熏陶。

三哥谭兴枢,1937年加入先民队,成为共产党员后,历任钟祥、孝感县书记、襄河敌工部长、新四军第五师团政委、英山县委书记等职,于1948年2月国共内战期间阵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

纪念 编辑

2013年10月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无名英雄广场上立有无名英雄纪念碑,为纪念来台湾在1950年代被处决“隐避战线烈士”而设立。谭兴坦铭刻于纪念碑上,为中共国家安全部追认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7]

平反 编辑

2018年10月4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第一批平反,依据促转会107年9月26日本会第9次委员会议决议,撤销受难者林庆云君等1270人之刑事有罪判决暨其刑,其中(40)安洁字第 436 号,有关谭兴坦意图以非法之方法颠覆政府而着手实行之有罪判决暨其刑及没收之宣告正式撤销[8]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国防部军法局. 蘇藝林等案. 国家档案管理局. 1951-04-17~1959-03-26 [202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2. ^ 谢筱乃. 周恩來組織抗敵演劇隊及宣傳隊開展"抗日救亡". 人民日报. 1998-02-26. 
  3. ^ 张知依. 追忆抗敌演剧队的故事. 北京青年报. 2019-10-24. 
  4. ^ 严平. 青草绿了又枯了:寻找战火中的父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08-01. 
  5. ^ 5.0 5.1 5.2 国防部后备司令部 台湾省保安司令部 台湾警备总司令部. 蘇藝林等嫌疑筆錄. 国家档案管理局. 1950-05-04~1962-12-27 [202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6. ^ 6.0 6.1 莫桦. 破獲中共格柏烏潛台組織案. 香港: 新闻天地周刊. 1951-07-10. 
  7. ^ 陈辉. 中共臺灣隱蔽戰綫千余名烈士尋踪紀實. 新华澳报. 2021-04-10 [202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8. ^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撤銷有罪判決公告. 中华民国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 2018-10-23 [202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