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是者(德语:Besserwisser),又译自以为无所不知者,是德语的一个口语,用以描述喜欢用逼迫、说教形式表达意见的人,且这类人会展现对特定或全部事件有着比别人更多理解、更高教育程度或更能够评判的神态。周遭的人会对这种人的行为表示不满,并非因为人们羡妒其(所谓的或实际的)知识, 而是他们通常会不请自来地卖弄知识,而且不断地否定他人的见解与论点。这种行为通常给人高傲自大及做人不够圆融的印象。其过度的竞争行为,如果不是出于对话题的兴趣,而是为了“正确”而讨论,也会令人感到不愉快。

当作人身攻击的字眼

编辑

“自以为是者”在德语多当作人身攻击的字眼。“自以为是者”最温和的用法是跟对方表明,他的沟通态度令人感到不舒服。此外,还有另一种用法,但较不洽当。透过人身攻击的方式,以断言他人完整的论证是无效的。

自以为是者的行为模式

编辑

自以为是者有时的确对谈论的主题具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但是他们却试图透过展现专业知识来获得权威的社会地位,所以自以为是者的态度会被视为对其他与谈人默认之权力结构的仇视表现。因此周围的人通常认为他们发言的时间点与内容不太恰当。德语中,自以为是者一词也可以意指透过暗中斥责现存权力结构来限制思想,甚至建立禁忌

在某些状况下,自以为是者会伪造大部分的知识。在事实论证的过程中,他们据称的知识必然会被提出并验证。他们则会坚持不懈地以似是而非的论点及假象脱身,以便让这些荒诞的言论长时间不被发现。通常当事人甚至完全没有自觉。[1]

如同激进分子一般,尤其当自以为是者固执且唠叨的坚持着自己先入为主的意见时,容易引起周围的人不满。

相关书籍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Modell Autodidakt: Lernen, in Eigenregie zu lernen. BG | BERLINER GAZETTE. [2022-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1)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