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华士街[2][3][4][5](英语:Jarvis Street)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中心的一条南北向大道,穿过该市一些历史久远的发达地区。它的路线由南部的皇后码头东(Queens Quay East)延伸至北部的布鲁亚街Bloor Street)。前街Front Street)以南的路段被称为下渣华士街Lower Jarvis Street),而从布鲁亚街到快乐山道Mount Pleasant Road)的路段则被称为罗渣士径Ted Rogers Way)。

渣华士街
Jarvis Street
2008年渣华士街夹前街早上
道路信息
管理方多伦多市政府
道路总长3.2公里[1](2.0哩)
主要连接道路
南端皇后码头英语Queens Quay (Toronto)
北端快乐山道/罗渣士径
公路系统
安大略省道路英语Roads in Ontario
邻近主干路
← 央街
渣华士街
雪邦街 →

这条街是可追溯到1800年代的旧建筑的混合体,包括圣劳伦斯市场,并且有很大一部分最近的柏文大厦。这条街道被交通工程师认为是在工作时间之前和之后承载通勤交通的重要动脉。 为此,在20世纪中叶沿其大部分长度建造了一条可逆车道以分配车道。此外,快乐山道(Mount Pleasant Road)向南延伸至渣华士街,并建造了通往贾丁纳快速公路Gardiner Expressway)的路口。 多伦多市政府在2000年代初期开始重建街道,拓宽人行道,设置自行车道并拆除可逆车道。不到两年后,随后的市政府将自行车道移至附近的雪邦街Sherbourne Street),并恢复了可逆车道。

罗渣士径 编辑

罗渣士径
Ted Rogers Way
道路信息
管理方多伦多市政府
道路总长0.16公里[6](0.10哩)
启用时间2009年12月2日
主要连接道路
南端渣华士街/快乐山道
北端布鲁亚街
公路系统
安大略省道路英语Roads in Ontario

罗渣士径(英语:Ted Rogers Wa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中心的一条南北向道路。它位于渣华士街的北部。

2009年12月2日,渣华士街的北部(由查尔斯街[Charles Street]到布鲁亚街)更名为罗渣士径,以纪念爱德华·森姆·罗渣士[7]

描述 编辑

渣华士街由皇后码头东(Queens Quay East)开始,是一条四车道的双向主干道。它的脚下是Jarvis Slip,用于将甘蔗运送到Redpath Sugar Refinery和Corus Quay所在地的货轮。前街以北的路段被称为下渣华士街(Lower Jarvis Street)。街道编号从前街重新开始,向北增加。前街夹渣华士街的路口是西侧的圣劳伦斯市场(St. Lawrence Market)。这个地方自1803年以来一直有一个市场。这条街继续向北作为一条四车道双向街道到列治文街,在那里它转为一条五车道街道,其中一条中心车道根据一天中的时间向北或向南运送交通。

前街以北,西侧是位于皇帝街的圣劳伦斯市场北(St. Lawrence Market North)和圣劳伦斯大堂(St. Lawrence Hall),而东侧是一些历史悠久的三层建筑和最近的填充开发。 西侧皇帝街以北是圣詹姆斯公园,毗邻圣詹姆斯大教堂,而东侧则是历史较久的三层砖砌建筑。东侧的皇后街以北是摩士公园军械库(Moss Park Armoury)。 西侧是救世军多伦多港灯旅馆和使命。这两座建筑都占用了从皇后街到修打街(Shuter Street)的大部分街区。

从修打街(Shuter Street)以北到芝兰街,这条街大部分都经过重新开发,有几座中高层住宅楼,以及最近建成的在登打士街(Dundas Street)的公寓楼。 穿插的是文物建筑,包括排屋和三层商业建筑。希尔顿花园酒店(Hilton Garden Inn)、嘉兰酒店(Grand Hotel,前为皇家加拿大骑警多伦多总部)以及位于渣华士街222号的前Sears加拿大办公大厦都位于此地段。在东侧,保留了一些可追溯到维多利亚时代的豪宅。东侧是位于渣华士街333号的安大略省法院大楼,西侧是几座中层公寓楼。

芝兰街以北,渣华士街浸信会教堂仍然在东北角,而从芝兰街到卡尔顿街(Carlton Street)的大部分东侧是Allan Gardens公园。沿着西侧,20世纪的公寓楼占据了大部分街区,还有一座位于渣华士街362号的旧豪宅已被改作办公大楼。卡尔顿街北部是更多20世纪的公寓楼。卡尔顿街以北的西侧仍然存在一段维多利亚时代的联排别墅,而东侧则被更多的住宅公寓大楼占据。

在西侧的渣华士街354号是夏华加女书院(Havergal Ladies' College)的前校舍,其历史可追溯至1898年,[8]后来成为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演播室大楼(1945-1996),现在是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学校(National Ballet School of Canada)的玛嘉烈·麦坚学术大楼(Margaret McCain Academic Building)。[9]位于渣华士街372号的佐治时代建筑风格房屋于1856年为Oliver Mowat(1820-1903)建造,他后来担任安大略省省长(1872-1896)和安大略省省督(1897-1903)。 [10]该建筑现在是国家芭蕾舞学校校园的一部分,在那里它被称为Lozinski House,并用作行政办公室。[9]

位于渣华士街404号的是Betty Oliphant剧院,它由街道西侧的几座旧豪宅改造,而东侧的几座旧联排别墅已被改造成商业用途。美特兰街(Maitland Street)以北的东侧是渣华士书院(Jarvis Collegiate Institute),占据了美特兰街至韦斯里街(Wellesley Street)的大部分街区。韦斯里街北部保留了几座旧宅邸,这些宅邸已被改作食肆或商业用途。该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完全重新开发为住宅公寓。

在伊莎贝拉街(Isabella Street)以北的路段,渣华士街是一条六车道的主干道。它与布鲁亚街以南的四车道主干道快乐山道相交。快乐山道继续向北行驶,经过布鲁亚街下方。渣华士街沿街大多是高层塔楼,包括罗渣士通讯集团的总部。在快乐山道以北,渣华士街再次成为一条四车道的主干道,并在布鲁亚街结束,最后一段以罗渣士通讯集团创始人的名字命名为“罗渣士径”(Ted Rogers Way)。

历史 编辑

 
渣华士街,1909 年

这条街的原特雷尔段从南面的前街到罗得街(Lot Street,即今皇后街)。它最初被称为新街(New Street),是约克第一次扩建中第一条新的南北街道。它后来更名为“纳尔逊街”(Nelson Street),在1849年多伦多大火期间即为此名。这条街是在约克的第一次扩建中铺设的,东侧是原城镇地点,西侧是新的公共市场(圣劳伦斯市场[St. Lawrence Market])的所在地。该镇的商业核心位于皇帝街夹纳尔逊街,以西南角的公共市场为中心。第一个市政厅位于皇帝街夹纳尔逊街,然后于1845年向南移动到前街夹纳尔逊街。1849年火灾后,原市政厅建筑被用作圣劳伦斯大堂(St. Lawrence Hall),公共市场则移至大堂与市政厅之间。

罗得街(Lot Street)以北的路段,最初仅延伸至北部的韦斯里街(Wellesley Street),是在1845年出售森姆·渣华士(Samuel Jarvis,渣华士街名称来源)庄园Hazel Burn及周边土地而创建的,后来被开发为富人住宅区。渣华士街上及附近的主要地标包括渣华士书院怀雅逊大学、罗渣士大厦、艾伦花园、渣华士街222号、印度尼西亚总领事馆。自19世纪末以来,大部分较富裕的人口向北迁移至玫瑰谷(Rosedale)社区。

前街以南的路段是在1850年代和1860年代建造The Esplanade和铁路通行权后首次铺设的,将海岸线向南延伸。1884 年之前,这条街的全长被命名为渣华士街。[11]

2009年10月,多伦多市议会投票赞成将渣华士街的最后一个街区由查尔斯街(Charles Street)改为布鲁亚街(Bloor Street),并与罗渣士大厦的渣华士街777号部分的罗渣士径(Ted Rogers Way)并排。[12]

2010年,Sugar Beach在下渣华士街(Lower Jarvis Street)和皇后码头(Queens Quay)的脚下开业。这个城市海滨公园设有一个内陆人造海滩,第二个位于多伦多

自行车道 编辑

 
新的自行车道于2010年设置,于2012年被取消

2009年5月25日,多伦多市议会以28票对16票投票通过拓宽人行道、植树、安装遗产牌匾及设立自行车道来拆除可逆的中心通勤车道并改善街景。[13]

2011 年,在纽马吉长罗拔·福特当选后,新的议会投票决定移除自行车道并恢复以前的配置。市议会选择将新自行车道设立于平行的雪邦街沿路。[14]

2012年11月17日,在取消自行车道后,可逆的中心车道重新开放。[15]

参考文献 编辑

  1. ^ Google Maps. Google Maps. [2018-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4) (英语). 
  2. ^ 灣景路大坑洞 8車中招爆胎 渣華士街地陷 兩南行綫關閉. www.mingpaocanada.com. 明报加拿大. [2022-09-17]. 
  3. ^ 市中心大學路闢法院大樓 泊車位縮減勢令塞車惡化. www.mingpaocanada.com. 明报加拿大. [2022-02-04]. 
  4. ^ 賈丁納公路維修逾年 居民投訴噪音擾人難入眠. www.mingpaocanada.com. 明报加拿大. [2022-02-04]. 
  5. ^ 巨型聖誕樹今年雖回歸伊頓中心 亮燈儀式規模將縮小. www.mingpaocanada.com. 明报加国即时新闻网. [2022-02-04]. 
  6. ^ Google Maps. Google Maps. [2019-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4) (英语). 
  7. ^ Part Of Jarvis Renamed Ted Rogers Way. toronto.citynews.ca. [2019-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4). 
  8. ^ 354 Jarvis Stre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rchitectural Conservancy Ontario.
  9. ^ 9.0 9.1 Canada's National Ballet School – Facilities. www.nbs-enb.ca. [2017-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4). 
  10. ^ 372 Jarvis Street.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0). 
  11. ^ see Goad's Atlas of 1884
  12. ^ "Section of Jarvis St. renamed to honour Ted Rog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 ^ Moloney, Paul; Vincent, Donovan. Council approves Jarvis bike lanes. Toronto Star. 2009-05-25 [2009-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5). 
  14. ^ "City hall moves to tear up Jarvis Street bike lan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 "Jarvis reversible fifth lane returns to ac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渣华士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