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𫖮(5世纪—505年),处默吴兴武康[1][2]南北朝南齐南梁士人

沈𫖮是东晋车骑将军、吴国内史沈充的后裔,他年幼清静有品性,仰慕黄宪徐稚的为人,读书不为分析,写作不求奢华。他经常独处,别人很难看到他的容貌。沈𫖮的从叔沈勃刘宋时期显贵,每次回到吴兴都聚集大量宾客,沈𫖮却没有来。沈勃来访,他迎接送别不越过不越于门槛,沈勃叹息:“我现在知道贵不如贱了。”[1][2]不久朝廷征任他为南郡王萧昭业的左常侍,不就任。沈𫖮的操行很好,对母亲孝顺、兄弟友爱;兄长沈昂(或沈颙)崇尚淡泊,因为家贫才任职始安县令,沈𫖮陪同赴任,不能分离,家乡的人很羡慕他们;永明三年(485年)征任著作郎、建武二年(495年)征任太子舍人,他都不赴任。文惠太子曾拟作古诗:“磊磊落落玉山崩。”他听说后道:“这是谶言啊。”太子逝世,同年秋天齐武帝驾崩,郁林王海陵王相继被废,应验了说话。永元二年(500年)再征召他担任通直郎,亦不赴任;沈𫖮不整理家产,齐朝末年兵荒,他与家人不能天天得进食,有人送给他梁朝的肉者,他关门不接受;他只是打柴赚钱,自得其乐[3][4]

南梁天监四年(505年),朝廷北伐征用民丁,吴兴太守柳恽在武康县令乐藏要求下命令沈𫖮从军,扬州别驾陆任写信斥责柳恽,柳恽十分惭愧,送沈𫖮礼物遣返,同年他在家去世,写下文章数十篇[5][6]

家族

编辑
  • 六世祖东晋车骑将军、吴国内史沈充[2]
  • 五世祖东晋扬武将军、冠军长史沈劲[2]
  • 高祖父东晋廷尉卿沈赤黔[1][2]
  • 曾祖父东晋建威将军、益州刺史沈叔任[2]
  • 祖父不详
  • 父亲南齐都官郎沈坦之[1][2]

引用

编辑
  1. ^ 1.0 1.1 1.2 1.3 梁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沈𫖮字处默,吴兴武康人也。父坦之,齐都官郎。𫖮幼清静有至行,慕黄叔度、徐孺子之为人。读书不为章句,著述不尚浮华。常独处一室,人罕见其面。𫖮从叔勃,贵显齐世,每还吴兴,宾客填咽,𫖮不至其门。勃就之,𫖮送迎不越于阃。勃叹息曰:“吾乃今知贵不如贱。”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南史·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六》:沈演之字台真,吴兴武康人也。高祖充……曾祖劲……祖赤黔,廷尉卿。父叔任…………演之兄子坦之,仕齐位都官郎。坦之子𫖮。𫖮字处默,幼清静有至行,慕黄叔度、徐孺子之为人,读书不为章句,著述不尚浮华。常独处一室,人罕见其面。从叔勃贵显,每还吴兴,宾客填咽,𫖮不至其门。勃就之,𫖮送迎不越阃。勃叹曰:“吾乃今知贵不如贱也。”
  3. ^ 《梁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俄征为南郡王左常侍,不就。𫖮内行甚脩,事母兄弟孝友,为乡里所称慕。永明三年,征著作郎;建武二年,征太子舍人,俱不赴。永元二年,又征通直郎,亦不赴。𫖮素不治家产,值齐末兵荒,与家人幷日而食。或有馈其梁肉者,闭门不受。唯以樵采自资,怡怡然恒不改其乐。
  4. ^ 《南史·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六》:𫖮内行甚修,事母兄孝友。兄昂一名颙,亦退素,以家贫仕为始安令。兄弟不能分离,相随之任。齐永明年中,征拜著作郎、太子舍人、通直郎,并不起。文惠太子尝拟古诗云:“磊磊落落玉山崩。”𫖮闻之曰:“此谶言也。”既而太子薨,至秋,武帝崩,郁林、海陵相次黜辱。𫖮素不事家产,及昂卒,逢齐末兵荒,与家人并日而食。或有馈其粱肉者,闭门不受,唯采莼荇根供食,以樵采自资,怡怡然恒不改其乐。
  5. ^ 《梁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天监四年,大举北伐,订民丁。吴兴太守柳恽以𫖮从役,扬州别驾陆任以书责之,恽大惭,厚礼而遣之。其年卒于家。所著文章数十篇。
  6. ^ 《南史·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六》:梁天监四年,大举北侵,南阳乐藏为武康令,以𫖮从役到建邺,扬州别驾陆任以书与吴兴太守柳恽,责之不能甄善别贤。恽大惭,即表停之。卒家,所著文章数十篇。

延伸阅读

编辑

[]

 梁书·卷51》,出自姚思廉梁书

参考文献

编辑
  • 梁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
  • 南史》·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