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武臣(16世纪—17世纪),以忠,号思吾直隶池州府建德县步头人[1]明朝军事人物。

生平

编辑

檀武臣擅长兵法,是隆庆元年(1567年)的武举人,次年(1568年)联捷武进士[2],获授宣城卫镇抚,升扬州掘头守备,到万历十一年(1583年)自山东都司佥书陞蓟镇德州春班游击[3],十三年(1585年)再陞镇筸参将[4],调任北京神枢营参将,获戚继光所重视[5],以不妄杀人训诫部下。之后他告归,乡居数十年,经常乘驴带酒游历山水,又周济贫困人民,死后没有多余资产,乡人敬重其德行;他生平知人善任,在诸生中赏识吏部尚书郑三俊,对方曾在他高龄得子时写下《家庆歌》赞美[1]

引用

编辑
  1. ^ 1.0 1.1 道光《建德县志·卷十五·人物志五》:檀武臣 字以忠,善读书,娴韬略,登隆庆二年武进士第,厯官北京神枢营叅将,轻裘缓带,有古儒将风,为南塘戚将军雅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以不妄杀人为诫。中年告归,乡居数十载,跨驴携酒纵游山水以自乐;祖魁有隐德,武臣克绳之,赒恤贫困,殁无余资,乡人至今颂其德焉。生平善知人,识太宰郑三俊于诸生中,即以公辅相许,果如其言;壮年乏嗣,至暮龄甫举一子,郑太宰囚作《家庆歌》以美之。
  2. ^ 道光《建德县志》·卷十二·人物志二:隆庆元年 (武举人) 檀武臣 见进士……二年 (武举进士) 檀武臣 步头人,戊辰科,宣城卫镇抚,扬州掘头守备,德州游击,进北京神枢营叅将,有传
  3.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九》:(万历十一年七月戊申)陞大宁都司佥书路宰为建昌游击,山东都司佥书檀武臣为蓟镇德州春班游击。
  4.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八》:(万历十三年十一月丙寅)陞……高节分守陕西,马应元紫荆,杨一名大同,杨元居庸,林桐山西,傅桓靖虏,檀武臣镇筸,方印郧阳,黑云龙锦义,马栋宣府,蔡兆吉临沅,张昕宁夏,潘云程太原,马继武金山,各充参将、指挥佥事等官。
  5. ^ 光緖《重修安徽通志·卷二百三十·人物志·武功一》:檀武臣,字思吾,建德人,隆庆二年以武进士历神枢营参将,为戚继光所重。 《江南通志》、《池州府志》

参考文献

编辑
  • 光緖《重修安徽通志》·卷二百三十·人物志·武功一
  • 道光《建德县志》·卷十二·人物志二
  • 道光《建德县志》·卷十五·人物志五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九、卷一百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