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荣顺王朱勋淯(16世纪—1597年),明朝吴江昭和王朱诠铿的嫡五子,明朝第二代吴江王。[1]其母是朱诠铿的继妃。

生平

编辑

正德七年(1512年)十二月,生父朱诠铿去世。[1][2]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明世宗遣新宁伯谭纶等为正使、编修张星等为副使,持节册封朱勋淯袭封吴江王。[3]

朱勋淯的大伯父沈恭王朱诠钲病重,孙子朱胤桤年幼,朱诠钲担心郡王们为患,预先奏请以朱胤桤主府事,令朱胤桤的母妃郗氏保护、长史承奉等辅导,等其长成。朱诠钲死后,其四弟宿迁王朱诠鏅赶紧请求命朱诠钲的二弟也是自己的胞兄灵川荣懿王朱诠鉌的孙子灵川王朱胤栘摄国政。郗氏奏请按朱诠钲遗愿行事。嘉靖六年(1527年)六月,礼部商议认为应该由朱胤桤承重主丧礼、统府事,母妃在宫保护,府事皆听长史等官检点约束,郡王、将军及宗人不得奏扰,获准。[4]

嘉靖九年(1530年),朱胤桤未及袭封也去世,沈恭王绝嗣,朱勋淯上奏以父亲朱诠铿与沈恭王同母为由自称嫡脉,以寻求袭封沈王。十月,礼部查出朱勋淯的祖母高氏本是夫人,作为沈恭王之母被追封为沈庄王朱幼㙾的次妃,并非正室,朱勋淯却诈称祖母为正室、父亲朱诠铿是嫡出,才导致朱勋淯的三伯父宜山王朱诠鏋也以兄终弟及为由寻求袭封。明世宗切责朱勋淯、朱诠鏋捏词奏扰、交构不和,称本当查究,此次姑且饶恕;最终由朱胤栘袭封沈王。[5][6]

秦藩永寿恭和王朱秉𣗋身后也发生王位继承之争:其第六子镇国将军朱惟燱因为母亲邵氏由内助进封王继妃,自认为嫡子,引用朱勋淯作为继妃子以嫡子身份越过庶兄袭爵的例子,想取代朱秉𣗋的庶长孙朱怀墡袭封永寿王。朱怀墡也举鲁藩邹平恭懿王朱阳鎕奏请以内助丁氏为继妃、其子朱当凉为嫡长子,但其死后朱当凉未被视为嫡子,仍由庶长子朱当潩袭封的例子相争。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二月,最终定下由朱怀墡袭封。[7]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朱勋淯去世。[1]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三月,明神宗遣行人柯维蓁、李璠分别掌行朱勋淯和吉阳王朱俊槿的丧礼。[8]

朱勋淯的嫡长子朱胤栿已经先去世。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朱胤栿的庶长子朱恬𦎴作为吴江长孙袭封。[1]

朱勋淯另有一子封镇国将军,奉祀朱勋淯的七叔云和王朱诠𨭖[9]

注释及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明史》卷一百二·表第三·诸王世表三
  2.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九十五》
  3. ^ 《明史》作嘉靖五年(1526年)事。此从《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
  4.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七》
  5. ^ 《明史》卷一百一十八·列传第六·诸王三·太祖诸子三·沈王模传
  6. ^ 《南宫奏稿》卷1
  7.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五》
  8.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作“吉阳王朱充煟”,与《明史》卷一百一·表第二·诸王世表二矛盾。
  9. ^ 《弇山堂别集》卷035
前任:
父昭和王朱诠铿
明吴江国国王
1527年—1597年
继任:
朱恬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