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盒

東亞傳統容器

撞盒,又称垒子[1]套盒[2],日本称为重箱,朝鲜称为重盒(중합)、层盒(층합)、段盒(단합),常与其他盛载食物、食具的盒子皆统称为馔盒(찬합),为东亚传统容器的一种,是由多个盒子叠起组成[2] ,多为二至五层。有提梁的又称春撞[3][4],是春盛的一种[3]

元末明初八边形漆器撞盒
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两层漆器圆形撞盒
现代日本四角漆器重箱

撞盒每层上部为带有子口的内盘,周壁深于内盘,组合配套时,上一层深于盒底的周壁可以兼作母口,扣于下一层器的子口之上,最上一层的子口则扣合套盒盒[2]

名称

编辑

中文

编辑

明代起称为撞盒,“撞”是指“层”,来自吴语,后来普及至全中国,明清时期不少书籍皆以撞盒称呼此种器物。

唐代宋代称为垒子,是由于此器乃演变自魏晋南北朝欙子[1]

亦有人认为唐代时此器称之为波罗子,持此说者认为这是因为当时此器用于供,“波罗”可能即“般若”,赞其构造巧妙,既可单独使用,又能套叠一起,其造型外圆满、内中空,),充满禅意。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扬之水认为此说是受到过去《法门寺考古报告》中对于该器物错误识别为“破罗子”的影响[5],是当代崇尚佛教的人所取,在网络上及导游讲解中继续沿用而普及[1]

还有套盒一名,指此器是由多个多件单层器物组合配套而成[1][2]

近年又有人称之为重盒,可能是受到其日语名称重箱的影响。

有提梁的撞盒又称春撞,“春”字代表这是春天出游用的器具[4] 。有时又与其他有提梁的盒子、篮子同被称为春盛提篮[4]提盒[4]。用作装载食物的又称食格英语Tiffin carrier[6]

日语

编辑

日本称为重箱,“重箱”一词始见于室町时代的《馒头屋本节用集日语節用集[7] ,其中“重”字为音读,“箱”字为训读,日语中把这种读法称为“重箱读法”。实际称呼时依照层数称为“×段重”或“×之重[8][9][10],如两层称为二段重[9][10]二之重[8],三层称为三段重[9][10]三之重[8],五层称为五段重[9]五之重[8]。唯独四层重箱由于“四”的汉字音读“し”与“死”同音的禁忌,而不用“四”字称呼,改用“四”的固有词“よ”并写成“与”(与、日语:),称为与之重(与の重(よのじゅう)),尤其是在重视彩头御节料理[8][9][10]

由于重箱便于提携外出,和汉三才图会把重箱称为“提盒”,但提盒也可以指单层的食盒[11]

作为怀石料理食器和茶道中盛载茶食的五层重箱又称缘高(縁高),是“缘高折敷”的简称。“折敷”即有边缘围绕的餐盘,“缘高折敷”即“边缘高耸的餐盘”[12]

岛根县,用作盛载割子荞麦面日语割子そば的重箱称为割子。“割子”又称破子[13]破笼[14][14],是一种分格的单层食盒,源自折敷;部分地区的方言指重箱[14]

韩语

编辑

韩语有套盒重盒(중합)、层盒(층합)[15]段盒(단합)等名称,但这些名称甚少单独使用,是按照该器的层数加上数字称呼,如三层可称为三重盒三层盒三段盒等。而盛载食物、食具者,常与其他用作盛载食物、食具的盒子皆统称为馔盒(찬합),称呼时按层数称为×重馔盒×层馔盒×段馔盒等。

形制

编辑

撞盒除了圆形、方形、多边形等几何图形造型外,还有花形、方胜形等不同形状。有些顶盖凸起,也有平顶盖。有些有底座、罩架。也有腹壁斜直,多件套合后呈下大上小的宝塔形状的[2]

因应不同用途,也有形状、大小不同的撞盒。

材质有金属陶瓷等。

历史

编辑
 
五代越窑青瓷撞盒

中国

编辑

撞盒在唐代已出现[16][1],当时称为垒子,有银制、瓷制等材质,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两套银制鎏金壶门座垒子,五件一组,圈足有镂空的六个壶门,推断为盛载供佛果品的容器[1]

五代十国时期出现青瓷制作的撞盒,当时称为套盒,这些套盒的造型工艺与装饰细节皆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银垒子相似,皆于足外壁镂刻壸门装饰,是宫廷宴会上用于盛放果品的器皿。黄堡耀州窑址出土的青瓷套盒分圆形、五曲形、八曲形与十曲形等形制,是五代北方青瓷套盒的代表。南方越窑则以浙江省临安市后晋天福四年(940年)吴越国康陵恭穆王后马氏墓)出土的完整套盒为代表,为倭角四方形[5]

青瓷套盒在宋代也很常见,南北方瓷窑都有烧制,又以越窑定窑耀州窑最精致[1]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元德皇后李氏陵中出土的镂空青釉套盒就类似吴越康陵出土的套盒。爪哇井里汶十世纪下半叶的沉船上也出土了类似的镂空刻花青釉套盒[17]。这类套盒在南宋官窑也有烧制[1],十分精致,可能作为富贵女子的嫁妆[16]。当时又有景德镇出产的青白瓷套盒,其中有一组青白瓷两层套盒设计巧妙,除盖之外第一层为印盒,第二层为,砚底(盒底)四角雕饰方足[18]

 
南宋葵花形黑漆三层套盒,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内有多个放置化妆品的小盒

南宋时期还有漆器套盒,例如常州武进村前乡南宋五号墓就出土了一组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属于毗陵公薛极的女眷所有;该奁是一个三层套盒,盛载镜子、木、竹、竹剔、粉盒等梳妆用具[3]。还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南宋葵花形黑漆三层套盒,第一层放置了四个小漆盒,用作盛放各种化妆品[19]。宋代还有一些套盒附有提梁,多为竹制,主要是用来盛放酒食,便于出行[6]

 
明代景泰蓝两层撞盒

明代撞盒有竹、木、漆器、陶瓷、景泰蓝等。正德年间有青花瓷圆筒式三层套盒,平顶盖、圈足,是用来盛放果品和食物的用器。附有提梁的撞盒除了沿袭前代用作盛载酒食之外,还有作为文房四宝、玉石印章、小件文玩等,常以名贵木料如花梨木紫檀木红木等制作[6]

清代的撞盒材质、形状多样,有木、竹、漆器、陶瓷外,还有象牙镂雕,亦有镶玉者。形状除了一般的圆形方形外,还有方胜、银锭[20]等形状,此外还有一些特殊造型如葫芦形等。有些则附罩架[21]

日本

编辑

日本于室町时代传入撞盒,称为重箱。日本重箱多为漆器,常用于节日盛载食品之用。也有陶瓷等,现代有塑胶制作者。

朝鲜

编辑

朝鲜半岛从中国传入撞盒不迟于高丽时期,高丽从中国宋朝传入青瓷套盒,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就藏有一件高丽从宋朝引进的越窑青瓷套盒[22],后来又仿照宋式青瓷自行烧制高丽青瓷套盒。

用途

编辑

撞盒用途多样,例如用作盛载食品食具食盒,作为运送礼物的容器,盛载梳妆用具的妆奁,放置文具,放置香具[23]

图片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陈锦航. 法门寺文物中迎真身、随真身恩赐系列与舍利供养系列——从对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壶门座壘子解密入手.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2019-07-04 [2021-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2. ^ 2.0 2.1 2.2 2.3 2.4 许绍银; 许可. 中國陶瓷辭典(首部中國陶瓷百科全書). 中国文史出版社. : 242. ISBN 9787503439551. 
  3. ^ 3.0 3.1 3.2 扬之水. 买椟还珠的理由——漆盒散记. 《博物院》 (科学出版社). 2017,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4. ^ 4.0 4.1 4.2 4.3 王海. “浓妆”春盛飘桂香. 《华夏酒报》. 2021-02-24 [2021-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5. ^ 5.0 5.1 一点资讯. 五代十國的瓷器怎麼看. 字媒体. 2017-07-02 [2021-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6. ^ 6.0 6.1 6.2 王小建. 提樑盒——一部不为人知的中国家具史. 知乎. 2017 [2021-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7. ^ 重箱に. コトバンク. VOYAGE MARKETING. [2021-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8) (日语). 
  8. ^ 8.0 8.1 8.2 8.3 8.4 おせち料理を重箱に詰める意味. おせち料理.com. [2021-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8) (日语). 
  9. ^ 9.0 9.1 9.2 9.3 9.4 おせち料理のお重への詰め方とおしゃれな盛り付け方. Gurunavi, Inc. [2021-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8) (日语). 
  10. ^ 10.0 10.1 10.2 10.3 张维中. 【張維中專欄】日本人吃什麼過新年?再喜歡日本的臺灣人也未必能接受這些年菜. 风传媒. 2015-12-29 [2021-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8). 
  11. ^ 寺岛良安. 三十一·庖廚具. 和漢三才圖會. 1712: 1159 [2021-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4). 提盒〈今云二提重箱一〉近世制甚精美、三四重层层糍饼酒肴以可二提携一者、舟逍遥野游等、行厨提盒必用之器、 
  12. ^ 縁高. 日. [2021-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日语). 
  13. ^ 破子. 日本の食べ物用语辞典. Gurunavi, Inc. [2021-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7) (日语). 
  14. ^ 14.0 14.1 14.2 わりご【破籠】. 情报言语学研究室. 2012-02-18 [2021-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8) (日语). 
  15. ^ 주요 소장품 검색. YEOJU MUSEUM. 2017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韩语). 
  16. ^ 16.0 16.1 同天启. 南宋官窑套盒瓷器如此精致?或是古代女子的陪嫁品. 搜狐网. 2021-01-24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17. ^ 「絲路瓷珍」 ── 宋代中國外銷瓷. 大公网. 2018-04-18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1). 
  18. ^ 同. 南宋文房用品 景德镇青白瓷印章/印砚套盒. 藏点啦古玩网.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19. ^ 漆奁. 中国文物网. 2018-04-13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1). 
  20. ^ 清乾隆 御制剔彩岁朝图锭式套盒. 雅昌拍卖. 2010-12-01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21. ^ 刘岳. 【文竹夔纹海棠式两层套盒】. 故宫博物院.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1). 
  22. ^ 为何宋代人惊呼“高丽青瓷天下第一”!. 南昌县融媒体中心. 2020-09-22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23. ^ 古代精美食盒,真正的奢華!. 壹号文物. 2017-12-05 [2021-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