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瓦战役(Battle of Rawa),又称拉瓦鲁斯卡战役(Battle of Rawa Ruska)[1],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东方战线于1914年9月3日至11日之间爆发的战斗,为加利西亚战役的最后一个阶段;其战场位于奥匈帝国加利西亚地区,战斗的结果是奥匈帝国被迫撤离加利西亚东部,退到普热梅希尔的要塞群坚守。

拉瓦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东方战线的一部分

1914年的东方战线
日期1914年9月2日−11日
地点
结果 俄军胜利
参战方
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奥匈帝国 康拉德·冯·赫岑多夫
奥匈帝国 莫里茨·冯·奥芬贝格英语Moritz von Auffenberg
奥匈帝国 鲁道夫·冯·布鲁德曼英语Rudolf von Brudermann
俄罗斯帝国 尼可莱·伊凡诺夫英语Nikolai Iudovich Ivanov
俄罗斯帝国 帕维尔·冯·普列维英语Paul von Plehwe
俄罗斯帝国 尼可莱·鲁茨基英语Nikolai Ruzsky
参战单位
奥匈帝国 第3军团英语3rd Army (Austria-Hungary)
奥匈帝国 第4军团英语4th Army (Austria-Hungary)
俄罗斯帝国 第3军团英语3rd Army (Russian Empire)
俄罗斯帝国 第5军团英语5th Army (Russian Empire)
伤亡与损失
50,000伤亡
70,000被俘
60,000伤亡

战前态势 编辑

由于奥匈军与俄军都误判了对方的进攻意图,使得双方在加利西亚战役中互有胜负,向北推进的奥匈第1第4英语4th Army (Austria-Hungary)两个军团一度逼近卢布林,但因迂回来袭的俄军在格尼拉利帕河突破了奥匈第3军团英语3rd Army (Austria-Hungary)的防御,迫使参谋总长康拉德·冯·赫岑多夫下令北上的两个军团后撤,并催促第3军团重整态势,与居中的第4军团会合,试图守住加利西亚的首府伦贝格,或是反包围来犯的俄军。

俄军在格尼拉利帕取胜后,担任主攻的第3军团英语3rd Army (Russian Empire)朝伦贝格继续推进,而在先前科马罗夫一战差点灭顶的第5军团英语5th Army (Russian Empire)重整后负责掩护其右翼。

战斗历程 编辑

在康拉德的设想下,莫里茨·冯·奥芬贝格英语Moritz von Auffenberg步兵上将指挥的第4军团在科马罗夫取胜后,将掉头向东南方回旋,打击在俄军第3军团英语3rd Army (Russian Empire)暴露的侧翼,与鲁道夫·冯·布鲁德曼英语Rudolf von Brudermann骑兵上将的奥匈第3军团英语3rd Army (Austria-Hungary)形成夹击之势。奥芬贝格的攻击确实奏效,尼可莱·鲁茨基英语Nikolai Ruzsky步兵上将指挥的俄军第3军团英语3rd Army (Russian Empire)一度出现混乱,但奥芬贝格的位置却过于突出,与在他左翼掩护的第1军团之间出现了空隙。俄军第5军团英语5th Army (Russian Empire)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帕维尔·冯·普列维英语Paul von Plehwe骑兵上将的指挥下,于拉瓦鲁斯卡追上了奥芬贝格,使奥匈第4军团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康拉德反攻伦贝格的企图胎死腹中,奥匈军更是全线溃退,到11日时,俄军已经控制了桑河以东的领土,奥匈军只得坚守普热梅希尔克拉科夫等有设防的城市,防止俄军继续越过喀尔巴阡山

战后发展 编辑

尽管奥芬贝格与布鲁德曼都是听从康拉德的指示行动,进而招致惨败,但后者并未因此遭到惩处,反而是两位军团指挥官遭到撤换,由步兵上将斯维托札·博罗耶维奇约瑟夫·斐迪南大公接任。进攻的俄军虽然乘势发动普热梅希尔围城战但却被奥匈军挡了下来,加上德军在北方的反击,俄军只得停止深入。拉瓦鲁斯卡则迟至1915年6月才被奥匈帝国收复。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尚有Rava、Rawa-Ruska、Rava-Ruska、Rava-Russka等拼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