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稠,是台湾桃园市大园区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位于该区东南部。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与大海里相近。

本地区西北半部现为桃园国际机场的一部分。

历史 编辑

台湾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大牛稠地区为一街庄,称为“大牛稠庄”,隶属于竹北二堡。该庄北与沙仑庄为邻,东与竹围庄为邻,东南边及南边为大竹围庄,西南边及西边隔埔心溪埔心庄圳股头庄为界[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废县厅改设二十厅,该庄隶属于桃仔园厅。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改名桃园厅。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该庄隶属不变。1920年(大正九年),废十二厅改设五州二厅,该庄改制为“大牛稠”大字,隶属于新竹州桃园郡大园庄,大字下有“大牛稠”、“倒厝子”小字名[2]

战后大园庄改制为大园乡,隶属于新竹县,大字亦改制为村。1950年桃、竹、苗分治,大园乡改隶属于桃园县。2014年12月,桃园县升格为直辖桃园市,大园乡改制为大园区,村亦改制为里。

旅游 编辑

文化资产 编辑

聚落 编辑

本地区发展较早的聚落有大埔、倒厝仔、古老仔林、盐草匏、埔尾仔、桧溪仔、大牛稠、上水仔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图上已有记载[1]。由于兴建机场,本地区目前仅剩区道桃5线两侧仍有聚落存在,包括原有的埔尾仔、桧溪仔,以及迁建的新大牛稠聚落[3]

交通 编辑

国道2号桃园国际机场国道3号莺歌系统交流道的高速公路,西段又称“机场支线”,其西北侧端点位于大牛稠地区西北部边界地带的机场航站南路、北路交会处。由此向西南出境后转南南东再转东南可前往国道1号机场系统交流道、桃园、八德等地并止于国道3号莺歌系统交流道。

市道113号是大园至龙潭十一份的道路,大致以北北东—南南西走向转东北—西南走向经过本地区西北端边界地带。由该道路向北北东可前往沙仑南部并止于埔顶附近的省道台15线路口,向西南穿越大园市区后转东南再转南,可前往中坜、龙潭并止于十一份的省道台3甲线路口。

区道桃5线是头前至埔心的道路,也是本地区中部的横贯道路,大致以东北—西南走向经过本地区。由该道路向东北可前往菓林、头前并于市道108号路口,向西南可前往埔心并止于市道110号路口。

学校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台湾堡图》,台湾总督府,1904年
  2. ^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台湾总督府
  3. ^ 《桃园县大园乡行政区域图》,内政部,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