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 (大字)

台灣嘉義市的傳統地名

嘉义,是台湾嘉义市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也是全市行政中心所在地,位于该市市中心,跨越东区西区。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包括东区的朝阳里不含东端、华南里西半部、民族里、东兴里西半部、中山里西半部、太平里西南端、林森里南半部、北门里南半部、中央里、过沟里,以及西区的文化里、国华里不含西北端、番社里、西荣里、书院里、新富里、永和里不含西南部、后驿里东北端及东南端。[1][2]

历史 编辑

台湾日治初期,嘉义地区为一街庄,称为“嘉义街”,隶属于嘉义西堡。该街北与埤仔头庄台斗坑庄为邻,东与山仔顶庄为邻,南边为下路头庄车店庄,西边为竹围仔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设置二十厅,该街隶属于嘉义厅。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该街仍隶属于嘉义厅。1920年(大正九年),废十二厅改设五州二厅,该街改制为“嘉义”大字,隶属于台南州嘉义郡嘉义街[3]1930年,嘉义街升格为州辖嘉义市,本地区仍隶属之。

1932年嘉义市市区实施町名改正,本地区划分成新高町山下町宫前町东门町朝日町桧町北门町元町南门町荣町西门町新富町末广町黑金町堀川町玉川町白川町等17个町。

战后嘉义市改制为省辖市,町及大字亦改制为里。1946年7月嘉义市改划为四个区,再将台南县水上乡太保乡划入并改为区,合计为六个区,本地区分别隶属于新东区新西区新南区新北区。1950年8月,嘉义市废除省辖市资格,并切割为新东、新西、新南、新北、水上与太保等四镇二乡,本地区分别隶属于新东镇新西镇新南镇新北镇。1951年11月撤销新东、新南、新西、新北等四镇,合并为县辖嘉义市。1982年7月1日,嘉义市再次升格为省辖市。1990年10月6日,嘉义市划分为东、西二区,本地区分别隶属于东区西区

聚落 编辑

本地区发展较早的聚落为嘉义、云霄厝、菜园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图上已有记载[1]。其后因人口增加,各聚落已连成一片。

学校 编辑

庙宇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台湾堡图》,台湾总督府,1904年
  2. ^ 《嘉义市行政区域图》,内政部,2006年4月
  3. ^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台湾总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