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坑,原写为兔仔坑,是台湾桃园市龟山区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位于该区南部。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包括兔坑里、福源里、新岭里南部。

灵云寺哲学庙

历史 编辑

台湾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兔子坑地区为一街庄,称为“兔仔坑庄”,隶属于桃涧堡。该庄西北边及北边西段与新路坑庄为邻,北边东段与塔藔坑庄为邻,东边及东南边为山仔脚庄,南边为石灰坑庄大湖庄,西南边一小段与山顶庄为界[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废县厅改设二十厅,该庄隶属于桃仔园厅。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改名桃园厅。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该庄隶属不变。1920年(大正九年),该庄改制并雅化为“兔子坑”大字,隶属于新竹州桃园郡龟山庄,大字下有“社后坑大湖顶”、“社后坑大丘田下”小字名[2]

战后龟山庄改制为龟山乡,隶属于新竹县,大字亦改制为村。1950年桃、竹、苗分治,龟山乡改隶属于桃园县。2014年12月桃园县升格为直辖桃园市,龟山乡改制为龟山区。

聚落 编辑

依耆老口传:本地区早期汉人逐次迁入屯垦时,已有下社、社后坑、大湖顶、大竹围、大坵田、大湖坑、詹公厝、张厝、灰窑、兔子坑、萧厝坑等聚落;而清治时期早有汉人在此屯垦辟荒,并划入淡水厅管辖。诸如刘铭传辟基隆至新竹的铁路,途经于塔寮坑、岭顶等处设站,与本里旧时辖区均仅一线之隔。而龟仑庄地方信仰中心"岭顶庙"的壁刻上都清楚记载五大坑信徒的种种事迹(岭顶庙创建元年1742...迄1895日本占据台湾前后差距超过150年以上),此等均可为佐证汉人在兔子坑的屯垦发迹,早从清治时期便有。而非有人以讹传讹误以为日本开发地方矿产之后才有兔子坑的谬误! 而日治初期的官方地图上更有明确的社后坑、大湖顶、大丘田等处的记载[1]。在昔日多文盲,且少有文献记载的情况下,后人宜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推论。切勿仅以东洋蛮夷的略记,妄加谬论。 再如:本地詹姓宗祠"詹公厝",依詹家子弟历年春秋二祭祭典,在110年的祭典中即有设置詹家"公厅"200周年的仪式纪念!(2021年-200年=1822年)由此推论,地方聚落的存在,早在公元1822年年或更早以前便可得证。

事件 编辑

1995年1月30日,复兴航空编号B-22717的ATR72型客机执行GE510A航班,由台北至马公之单趟加班,晚间7时13分由马公空机返回台北,飞机组员在晚上7时43分最后在无线电通讯中告知收到使用跑道及高度表拨定值之资讯,正继续进场中,为该班机最后的通话。同日晚间21时8分,警察单位报告飞机坠机于龟山兔子坑,此次空难造成4名机组人员死亡[3][4]

交通 编辑

#县道桃8线(大同路):早期这便是龟山市区至兔子坑的主要道路,其东侧端点位于本地区东部山区。由此向西偏南蜿蜒而行,出境后经两次弯道转向西北可前往龟山市区并止于省道台1甲线路口。 #区道(茶专路):随着社会兴荣与地方产业发展,民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在原有唯一的大同路之外,于国小中华窑业附近增辟一条衔接半岭纵贯道的兔坑路-茶专路分干线,其后乃成为此间乡亲往返林口、长、新庄、树林等地的主要干道。 #区道(湖山街):再则,国道三号辟建通车之后,本地寿山工业区、松柏工业区等卫星工厂有如雨后春笋日益兴荣,因此衔接两工业区-中湖-莺歌-八德或三峡的民众日益繁多,湖山街在本里联外道路的排序上,乃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

学校 编辑

  • 本里现有唯一学府,福源国小。该校于民43年由时任地方自治第二任村长詹玉碧先生及地方仕绅等,积极响应政府推行国民义务教育的政策,乃争取时龟山国校在此创设"兔坑分班"肇始;其后,复于民45年升格为兔坑分校,并于民48年正式独立为兔坑国民学校。时至民64年间,不知何故?(至少迄今翻遍所有文献)原兔坑国小无端地申请改名为"福源国小",并奉核准自民65年元旦起正式改制。

庙宇 编辑

产业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台湾堡图》,台湾总督府,1904年
  2. ^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台湾总督府
  3. ^ 《復興ATR72型客機 20年來8事故 55人罹難 》中國時報,2015-02-04. [2018-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4. ^ 陈苇洲. 《航務飛安風險管理》 (PDF). 立荣航空公司. [2018-02-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