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顿·柯克帕特里克

克莱顿·柯克帕特里克(英语:Clayton Kirkpatrick,1915年1月8日—2004年6月19日)于1969年至1979年担任《芝加哥论坛报》编辑。他将《论坛报》现代化,使其新闻报道和社论版摒弃反射性的党派立场,并在1974年发表了一篇著名的社论,呼吁理查德·尼克森总统辞职。

早年生活和教育

编辑

柯克帕特里克出生于1915年1月8日,在伊利诺伊州沃特曼长大[1][2]。他的父亲是一家机械厂和车库的经营者。柯克帕特里克于1937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1][3]

职业生涯

编辑

在全国各地巡回工作后,柯克帕特里克于1938年1月底加入芝加哥市新闻局英语City News Bureau of Chicago[1][3]。柯克帕特里克曾希望在《芝加哥每日新闻英语Chicago Daily News》工作,但他于1938年加入《芝加哥论坛报》,在那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普通记者,然后是报道联邦法院[1][3]

1942年,柯克帕特里克应征入伍,在美国陆军情报部门工作,大部分时间驻扎在英国[1][3]。柯克帕特里克晋升为军士长,并被授予铜星勋章。他于1945年11月退伍[1][3]

柯克帕特里克在《论坛报》当了15年记者,1954年成为文字编辑。之后,他担任化妆编辑、社区新闻版块负责人和任务编辑。随后,柯克帕特里克获得更多晋升,1961年被任命为城市编辑,1963年被任命为助理总编辑,1965年被任命为总编辑,1967年被任命为执行总编辑[1][3]。1969年1月1日,柯克帕特里克被任命为《论坛报》编辑[1]。他立即以平衡、客观的报道取代《论坛报》的党派写作和报道[1]

柯克帕特里克也改变《论坛报》的设计和版面,增加读者感兴趣的新专栏。这些改变最终影响了整个报界[1][3]。1974年2月,《时代》杂志将《论坛报》评为全美十大报纸之一[1][3]

水门事件

编辑

1974年,柯克帕特里克争取让《论坛报》成为第一家全文刊登水门事件纪录稿的报纸[1][3]。柯克帕特里克和《论坛报》的华盛顿记者与尼克森的新闻秘书罗纳德·泽格勒谈判,提前拿到了记录稿,然后用公司的飞机将记录稿空运到芝加哥,在那里,一个工作小组迅速将记录稿准备出版。这些记录在一个44页的专栏中发表[1][3]

一周后,先前一直是尼克森支持者的柯克帕特里克在阅读记录稿后得出结论,《论坛报》应该要求尼克森辞职。他于1974年5月9日写了一篇社论,一反常态地用直率的语言指出,现在是尼克森辞职的时候了。“我们看到他第一次执政时的公众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在大约30万字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他的私生活,我们感到震惊”,社论写道。“这里的关键字是不道德。正是由于缺乏对道德的关注,缺乏对崇高原则的关注,缺乏对公职崇高理想的承诺,才使得这些文字记录令人作呕地暴露了他和他的顾问们……。他毫无幽默感,甚至毫无人性。他阴险狡诈。他摇摆不定。他亵渎神明。他甘愿被人牵着鼻子走。他表现出令人沮丧的知识空白。他怀疑他的员工。他的忠诚度极低。”[1][3]社论最后说“总统敦促尽快结束水门事件是正确的。他的国家需要迅速而仁慈地结束这场痛苦。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辞职。另一条是弹劾。这两条路都是合法的,都能满足遵守正当程序的需要。”[4]

《论坛报》长期以来一直是共和党政治的代名词,因此这篇社论在美国和海外都特别有影响力[1][3]

晚年生活

编辑

1979年,柯克帕特里克升任论坛报公司英语Tribune Med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于1981年6月1日退休[1][3]

退休后,酷爱高尔夫球的柯克帕特里克在坎蒂尼信托基金董事会任职,并敦促董事会成员批准在《论坛报》前出版人罗伯特·R·麦科密克英语Robert R. McCormick的庄园内建造一座27洞高尔夫球场的计划,球场名为坎蒂尼高尔夫俱乐部英语Cantigny Golf Club[1][3]

个人生活

编辑

柯克帕特里克与塞尔玛(Thelma)结婚55年,直到塞尔玛于1998年去世[1][3]。他有四个子女,住在伊利诺伊州格伦埃林[1][3]

2004年6月19日,柯克帕特里克因充血性心脏衰竭在家中去世,享年89岁[1][3]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Reardon, Patrick T. Clayton Kirkpatrick. Chicago Tribune. June 22, 2004. ([ht早期tp://articles.chicagotribune.com/2004-06-22/news/0406220265_1_clayton-kirkpatrick-tribune-editor-chicago-tribune/2 原始内容] 请检查|url=值 (帮助)存档于December 26, 2019). 
  2. ^ Lueck, Thomas J. Clayton Kirkpatrick, 89, Editor Who Changed Chicago Tribune. The New York Times. 23 June 2004 [16 June 2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9).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Reardon, Patrick. Clayton Kirkpatrick; 1915–2004; Considered the Chicago Tribune's first modern editor, 'Kirk' transformed the newspaper—but not without a considerable fight; The gentleman revolutionary. Chicago Tribune. June 22, 2004: 1. 
  4. ^ Listen, Mr. Nixon.... Chicago Tribune. May 9, 1974: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