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后水母学名Cassiopea andromeda),中文别名倒立水母朝天水母[注 1],英文俗名为 Upside-down jellyfish[1],分布于全球热带海域,主要栖息于阳光充足且无海流的浅海[2],如潮间带至水深10米的沙质环境,有时也可见于浅水泥质底、海草床上或泻湖地形。[1][3]台湾地区曾在屏东绿岛澎湖群岛东沙岛高雄林园湿地公园、台南青鲲鯓扇形盐田,潟湖等地发现过本物种[1]

仙后水母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刺胞动物门 Cnidaria
纲: 钵水母纲 Scyphozoa
目: 根口水母目 Rhizostomae
科: 倒立水母科 Cassioidae
属: 倒立水母属 Cassiopea
种:
仙后水母 C. andromeda
二名法
Cassiopea andromeda
Forskål, 1775

形态与行为 编辑

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展示的仙后水母

仙后水母拥有八个分枝状口腕,个体大小约20至30公分,体色为褐色、浅褐、灰色或浅绿,表面有时布有斑点或浅色条纹。它们时常以触手朝上、伞顶朝下的姿态漂浮于海底,为其别名“倒立水母”等的由来。仙后水母藉“倒立”使共生于其触手及身体的虫黄藻光合作用,供应自身能量。不过它们仍会捕食小型浮游生物,为肉食性动物。仙后水母不常游泳或移动,其触手具有微弱毒性,不可触摸。[1][2]

经济 编辑

仙后水母主要用于商业观赏,饲养时可喂食丰年虾活体或水母液体饲料[1]。其对水质要求不高,为水母中较易养殖的品种。[4]其萃取液经研究发现,能帮助人类皮肤上皮细胞、人类纤维母细胞增生,可开发为美容产品。[5]

注释 编辑

  1. ^ 仙后水母的其他中文别名:倒吊水母、车轮水母、反口水母[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仙后水母. 自然与人文数位博物馆.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2017-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0) (中文(台湾)). 
  2. ^ 2.0 2.1 東沙島周邊指標生物族群調查與復育評估 —標本製作與管理規劃 (PDF), 行政院环境保护署, 2013-12 [2017-08-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8-21) (中文(台湾)) 
  3. ^ 莫闻. 東沙環礁上的有趣生物:倒立水母. 环境资讯中心. 台北: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 2010-03-05 [2017-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0) (中文(台湾)). 
  4. ^ 水族實驗中心. 海洋教育中心. 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 [2017-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0) (中文(台湾)). 
  5. ^ 邱芷柔. 〈南部〉美和科大研發 獨創水母面膜. 自由时报. 内埔: 自由时报. 2016-11-26 [2017-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0) (中文(台湾)). 

延伸阅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