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恭喜您!您最近创建或大幅改进的条目选择题经推荐后,获选于首页作新条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荐其他您关注的条目,欢迎前往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提名。在您创建或大幅改进的所有条目中,总计有2篇条目获推荐作首页新条目展示。

2

欢迎您加入维基百科大家庭!在动手之前,请先抽出时间了解我们的版权信息(还有一篇Wikipedia:简明版权信息帮助您理解),并阅读Wikipedia:如何编辑页面守则与指导中性的观点Wikipedia:帮助。维基百科是自由百科全书,请不要加入受版权保护的内容。您可以到Wikipedia:沙盒中实验一下,有什么问题请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提出,或者直接与我联系。您也可以在右上方的参数设置“您的昵称(签名时用):”旁边放下你喜欢的署名,在讨论后便请签名。希望您会喜欢这里。

--Wing 07:15 2004年8月26日 (UTC)

不必要建立日本历史纪年表吧?有一个日本历史年表记录一些发生的大事就行了--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9:20 2004年8月26日 (UTC)

请注意版权 编辑

你上载的图片Image:WS004016.JPG侵犯了版权,将要被删除,请你仔细阅读Wikipedia:版权信息。谢谢。--Mountain(Talk) 02:22 2004年8月27日 (UTC)

版权 编辑

您加入的关于聂荣臻的新内容侵犯版权,被我消除了。请参考Wikipedia:版权问题,谢谢。--Wing 09:57 2004年8月29日 (UTC)

请您注意不要侵犯文章版权,清仔细阅读wikipedia:版权信息--百无一用是书生 () 13:49 2004年11月14日 (UTC)

词典 编辑

请您注意百科全书和词典的区别,可以参考社群首页的相关内容,如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词典,谢谢。---肚脐(Talk) 14:11 2004年8月30日 (UTC)

感觉很无奈 编辑

以后我会注意的。 重要的是自己的东西,不是照本宣科,适当的时候可以借鉴。谢谢管理员们的提醒。

注意中立性 编辑

很多侵略等词语,爱国志士使用时都要注意,还有网络上的文章要用自己的语言改写之后在写入条目--维游 (对话) 12:31 2005年1月21日 (UTC)

小图像 编辑

看见你作了一些星座的小图像,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我们直接就可以Image的语法自动生成小图像,具体请参见Help:图像。--Mountain(Talk) 10:18 2005年1月24日 (UTC)

谢谢啰--枫难寻 10:45 2005年1月24日 (UTC)

请在对应的外语页面上加入中文的链接 编辑

请在对应的外语页面上加入中文的链接,参见WikiProject跨语言链接,多谢--LiDaobing 04:02 2005年2月8日 (UTC)

马来西亚的官方称呼 编辑

看了你修改马来西亚的一些名称,发现不对:

1.马来西亚对最高领导人的汉语官方称呼是首相,这是由于马来西亚是个君主立宪国家。

2.马来西亚货币的官方汉语名称是令吉而非林吉特。

3.马来西亚有华语规范理事会,所以对于一切有关本地的汉语词汇都有本身的官方称呼。 --阿仁 01:53 2005年2月12日 (UTC)

谢谢你的回复.谢谢你所提供的参考资料.

1.首先,你说因为我来自马来西亚,所以以我的观点为准,我觉得这样的思想在学术讨论上是不好的,学术讨论不应当有国籍,种族和宗教之分,每个人都平等.只要你能够提出好的证明便可.来自那里,并不一定对该地方懂得多.有时他国人反而懂得更多.所以我个人以为,一切讨论应当以学术资料的准确性为准,而不是看人那里来的.

2.我已经编写好令吉的条目了,你可以去看看.

3.虽然新华社是一个权威性的资料来源,但是,这次他们真的翻译错了.由于马来西亚的华人人口众多,华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不是官方语言,但是却受到官方非常大的关注.马来西亚的很多重要领导人,华人不必说,自然有中文名字,其他种族如马来人和印度人,都有他们本身的汉字译名,有些是本人自己取名的,有些是本地报社帮他们取的,然后再求的他们的同意,所以基本上,那些重要领导人都有自己的汉字译名,然而,新华社,甚至很多大陆人似乎不懂得这事情,也没有做足够研究,就帮人家取名字,这是一种非常要不得的行为.就好像,你的名字是枫难寻,如果美国最权威的机构帮你取个新名字,相信你也不会高兴.

4.因为你所使用的搜索器是大陆的,所以当然找到的都是大陆的新闻啦...大陆的新闻又多数以新华社为准,所有新闻自然有源自一脉的现象.而且那些新闻大多是大陆人写的,自然会犯下同样的错误.如果是马来西亚人或新加坡人写的新闻,绝对没有可能用上那些词.

5.马来西亚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中文报是<<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这两个报纸属于当前执政党马华公会所有,所以基本上是个官报来的,里面的汉字译名用词才是最标准的.人名和地名的译名上,建议你参考这两个报纸.

6.马拉西亚的最高领导人是首相,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大陆人称呼总理,这是非常不对的.马来西亚是个君主立宪国,就像日本和英国那样,称为首相.

7.马来西亚前首相,也就是第4任首相的名字是马哈迪,不是马哈迪尔,这是前首相首相本人自己使用的中文译名,所以新华社不管怎么翻译都不对,新华社应该问本人...我个人认为新华社应当尊重本人,你说对不对?

8.看得出你有大量参考资料,也看得出你是有做功课的,所以其实也不是你的错,而是网上的资料,尤其大陆网站的和大陆出版的读物,在这方面根本就有很大的问题,常常出现译名上的错误.建议你以后,在写他国文章时,参考该国的资料,和其他地方的资料作对比.另外,RINGGIT的简称是RM,不是M$.但是马拉西亚以前也使用过M$的称法,所以这个称法是可以被接受的.


最后,以后还请你多多指教.

--阿仁 04:27 2005年2月12日 (UTC)

不客气喔...维基百科里需要多多这样的交流,这样才能够从各角度看事情,很高兴能和你交流.下次在版上留言,记得打4个(~)哦,不然,就不知道谁留言了.^_^ --阿仁 17:50 2005年2月12日 (UTC)

中国有没有经历过‘奴隶制’? 编辑

  考察二十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郭沫若是一个典型。郭老去世时,宣传中曾给 予他与鲁迅并肩的美誉。现在看,这样的评价已经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郭沫若 与鲁迅为人为文差别甚大。我无意全面评价郭老,只想通过他治学的某些失误谈一 点感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天下没有完人,鲁迅也有失误。但有人的失误在治学的 范围,有人的失误在做人的范围。有的是因做人的失误而引起治学的失误。在这方 面,郭沫若与鲁迅显然是不一样的。

  本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是在一场接一场的运动中度过的,除“文革” 那一场运动对郭老有所伤害以外,郭沫若一直充当革命动力。一方面,他率先对诸 如胡适派、胡风集团、右派分子等革命对象声讨、批判;一方面,.他又写了一些 令人莫名其妙的文章。那些白纸黑字,已经很难经受历史的检验。有些明显的过头 话,甚至成为笑柄,比如王元化就谈到郭沫若有一篇《红旗跃过河江》的文章:“ 主席并无心成为诗家或词家,但他的诗词却成了诗词的顶峰。主席更无心成为书家, 但他的墨迹却成了书法的顶峰。例如这首《清平乐》的墨迹而论,‘黄粱’写作‘ 黄梁’,无心中把粱字简化了。龙岩多写一个龙字。‘分田分地真忙’下没有句点。 这就是随意挥洒的证据。然而这幅字写得多么生动,多么潇洒,多么磊落。每一个 字和整个篇幅都充满了豪放不羁的革命气韵。在这里给我们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的人, 乃至从事任何工作的人,一个深刻的启示:那就是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 思想工作第一,抓活的思想第一,‘四个第一’的原则,极其灵活地、极其具体地 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王元化评论道:“这话又说得何其肉麻!”的确如此。

  我无意嘲笑郭老。明眼人一看即知,郭老晚年表面上地位显赫,实际上并无尊 严。否则,年轻时曾经呼唤凤凰在烈火中再生,到暮年何必如此阿谀?

  再说郭老晚年治学的两次失 一是专著《李白与社甫》。且不说用当时流行的 阶级斗争理论研究李杜是否牵强,就说此书对两位诗人态度的反差,一个是不遗馀 力地褒,一个是挖空心思地贬,凡有几分修养的读者看了都不舒服。原因也很容易 推测,毛泽东偏爱唐代叁李的诗,于是郭老自然要褒李。褒李倒也罢了,李白毕竟 是中华文学的巨匠。问题在于,褒李何必非得贬杜?郭老以学术投权力之所好,做 得也太过了!今天看来,学术无论如何是不应如此仰人鼻息的。

  二是考古学论文《‘曼坎尔诗笺’试探》。郭老对于中国文学的流变不可谓不 内行,但在这份伪造的唐诗上,竟有当代的简体字。这种破绽本来是很容易识别的。 无奈诗笺如能考订为唐代少数民族诗人所作,实在太能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了。 郭老当时到底是无力辨别真伪,还是无意辨别真伪呢?

  “文化大革命”中,许多学者都被搞得晕头转向。郭老未能免俗,倒也不足为 怪,况且几次险些大火烧身,不可过分苛责。

  近读余英时所着《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12月初版),才知 道郭老治学上的实用态度还可上溯到四十年代,余书中收人一篇五十年代所写的《 (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文章逐段比较了钱穆三十年代所着《先秦诸 子系年》和郭沫若四十年代所着《十批判书》之有关部分,说明《十批判书》中至 少有五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名辩思潮的批判,前期法 家的批判,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是基本上根据《系年》的论旨和资料而立论的, 其他各篇虽然没有这样严重,但抄袭的痕迹也处处可见。上举抄袭,不仅是资料的, 而且还是见解的;不仅是部分的、偶然的;而且还是全面的、根本的。”余英时认 为,“本来《十批判书》和《系年》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着作。《批判》的用意在解 释思想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企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说明先秦诸子反映了怎样的社 会变动。

   《系年》则以建立年代学为主,对先秦诸子进行了全面的考订。因此《十批判 书》作者本可以坦坦荡荡地明引《系年》,承认自己的解释是部分地根据钱先生的 考证。这样做完全无损于《批判》的价值--果真有价值的话。但他不此之图,竟出 之以攘窃,这样干来,我们便不能不对他的一切学术论着都保持怀疑的态度了。郭 沫若与钱穆历史观不同,郭对钱的研究成果,或肯定,或否定,或反其意而用之, 均无不可。问题在于,一边袭用对方的成果而不宣,一边又蔑称对方“实在是薄弱 得可笑”,这就有于起码的学术道德了。近年中国学界强调重建学术规范,要点之 一就是先说明所论专题前人有什么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再谈自己的独到发现。这 些规则于郭老来说,本属ABC,小儿科,是无须讨论的常识。但不知是政治需要先 于学术规范,还是浪漫性格使然,郭老连这点规矩都不讲究了。此种失误,在鲁迅 先生身上是绝找不到的。

  就学术本身而论,郭沫若几十年尝试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建立中国史学框架,现在已经证明有许多根本点站不住脚。顾准七十年代就点出:中国的历史学家闭着眼晴跟斯大林走,现在读郭沫若的《奴隶时代》、李亚农的《史论》,觉得他们实在可怜。郭沫若等史学家依据马克思对欧洲社会发展史的理论框架提出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为此论证、争鸣了几十年,形成了六派以上学说,郭的观点占得上风,进人了中小学教科书。但今天学术界已经弄清,马克思本人压根儿就没有把东方国家放在这个框架之中,而专有“亚细亚的”范畴,是斯大林取消了“亚细亚的”范畴,把人类历史简单化了。因而所谓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间题本来是个假问题。顾准说郭沫若“可怜”,但与前述三例相比,这一问题上的失误就不算最丢人的了。

  郭老生前一直是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身居科学、艺术两界首席, 他的治学方式,创作方式和做人方式对中国知识界都起着表率作用。在此期间,中 国知识界的整体状况令人汗颜之处颇多。其主要责任自然不在郭老。但从郭老身上, 后来的知识分子就不应总结出一些教训么?

  需要说明的是,以郭沫若的学间和聪明,他对自己的尴尬处境不是没有自省。 九年前有过一篇题为《无花果》的报告文学,里面记述了郭沫若生前与陈明远的一 番对话。郭沫若对陈明远说:“做人有两种,一种叫逢场作戏,那样,很快就能成 功,另一种,叫自然流露。也很容易倒霉,甚至毁掉。我的诗,最早之所以写得好, 是因为自然流露。譬如我写《女神》,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要靠写诗混稿费,更没有 想到,要靠写诗去争地位。那时候,我在日本留学,时常穷得连吃饭的钱都没有。 好在有几个好朋友,田汉、郁达夫,常在一起海阔天空地聊天。我写的《女神》里 面,有不少是和田汉交往过程中写出来的,陆续寄给了在上海的宗白华。宗白华是 个好编辑,是他把《女神》发表了出来。由此,我就成了名。北伐开始之后,我的 地位渐渐高了,就免不了学会逢场作戏了。现在,我们两个人在一起谈话,是有什 么谈什么,我不会作戏。可是一转眼,我跟别的人,往往就不得不逢场作戏了。这 是很悲哀的。凡是逢场作戏的人,写出来的东西,都会遭到后人的嘲笑。”他一九 六三年五月五日给陈明远的信中也说:“至于我自己,有时我内心是很悲哀的。我 常感到自己生活中缺乏诗意,因此也就不能写出好诗来。我的那些分行的散文,都 是应制应景之作,根本就不配称为是什么‘诗’。别人出于客套应酬,从来不向我 指出这个问题,但我是有自知之明的。你跟那些人不一样,你从小敢对我说真话, 所以我深深地喜欢你,爱你。我要对你说一句发自内心的真话:希望你将来校正《 沫若文集》的时候,把我那些应景应制的分行散文,统统删掉,免得后人耻笑!当 然,后人真要耻笑的话,也没有办法。那时我早已不可能听见了。”这是他的自知 之明,郭老毕竟是史学家,明之视今,如同今之视昔。所以,他连后人对他的耻笑 都预料到了。郭沫若这段话,实在是研究他心态底蕴的重要线索。

  他在与陈明远通信中,还吐露过不少真言。比如写于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十六日 的信中说:“来信提出的问题很重要。我跟你有同感。大跃进运动中处处‘放卫星’、 ‘发喜报’、搞‘献礼’,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浮夸虚假的歪风邪气,泛滥成 灾…… ‘上有好之,下必甚焉’。不仅可笑,而且可厌!假话、套话、空话,是 新文艺的大敌,也是新社会的大敌。你的文章,是否先放在我处近年来总是觉得疲 倦…我说过早己厌于应酬、只求清静的话,指的是不乐意与那帮无聊之辈交往。至 于你,什么时候来我都欢迎。我的房门永远对你是敞开着的。”这封信写于“文革” 前夕,郭老还未受冲击,心境却己十分悲凉。

  耐人寻味的是,为什么郭沫若只对陈明远一个人口吐其言?我想,原因应当从 两方面找。在郭老方面,高处不胜寒,周围有公务关系的,很难成为交心者。他要 是真在周围营造一个说真话的气氛,早就殃及自身了。郭老自己也知道他穿的是“ 皇帝的新衣”,而别人不管是出于需要,还是碍于无知,都争着夸他的衣服漂亮。 只有陈明远,从孩提时代就与他相识,进入青年,有了批判能力,仍然童言无息, 敢于揭出真相、郭沫若也是人,虚伪的氛围他也感到窒息。于是,陈明远这个忘年 之交,成了他呼吸新鲜空气的唯一窗口。

  自古以来,文人由士而仕,都难免以出让自我为代价。明代海瑞就说:“一仕 于人,则制于人,制于人则不得以自由。制于人而望于人者,惟禄焉,”郭老的悲 剧在于:他不是没有自省能力,而是有心自省,无力自拔。“文革”中,其子被抓, 危在旦夕。于立群让他在当晚的宴会上向周恩来求救,他竟末能发一言。不几日儿 子使命归黄泉。他内心世界其实极为痛苦,性格中软弱的一面,又加剧着这种痛苦。 给陈明远的那些信,不过是内心世界的巨大冰山砧出了一个尖顶。但其馀部分,也 许永远无法浮出海面。

  知道自己逢场作戏,又不得不逢场作戏;知道逢场作戏会遭到后人嘲笑,又无 法不让自己被后人嘲笑。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放弃自我,迎合时尚。郭老内心的 这种苦味,极为耐人深思。巴金晚年有《随想录》问世,真话公开说出,灵魂可以 稍安。郭老临终也没有公开道出真话,不知灵魂可得安宁否?

  其实,事情并不那么简单。人殉是在葬礼上被杀掉的,去陪伴死去的人。人 殉往往是死者生前的熟人,比如死者的朋友、媳妇、亲戚、武士、臣僚,他们在 地底下依旧各斯其职,有的还在墓里持着戈,作出巡逻保卫的样子。当然也有个 别奴隶。既然还要在地下各司其职,所以一般是囫囵杀死,留个全尸。这种人殉 和后来历朝历代的殉葬一样(譬如寡妇之殉老公)没有太大区别,奴隶只占死者中 的一小部分,也不是商朝独有的现象,明朝和清朝的皇上和贵族们依然有用人殉。


  人殉以外,商朝另一些被杀掉者,是祭祀上帝以及商人祖先的“人牲”。人 牲则完全不是奴隶。统计发现,商朝总计1.3万的人殉与人牲当中,75%发生在商 朝盛世“武丁时代”。这是因为武丁时代战功最煊赫的原因,所以推论可知战俘 是人牲的主体构成。武丁所捉来的战俘绝大多数都杀了作为人牲,极少量养起来 转化为奴隶(用于从事养马、打猎之事,用于农业生产的则绝少)。这一点被卜辞 的研究所证实,以典型的羌方战俘为例,转化为奴隶去养马的只有一例,其它全 是杀了祭祀上帝,每次三人、五十人、三四百人不等,被杀掉的人身上还带着战 场上的箭伤,从头骨分析都是什么“类高加索人种、海洋尼格罗人种、爱斯基摩 人种”,来自遥远的五湖四海,更说明是战俘。他们的脑壳上刻着武丁的战争伟 绩,让上帝吃的时候先看看见。

  商朝最主体的人口,也不是奴隶,而是守着几千年时代相传的土地,土地上 的宗族农户。他们平时聚族而居,战时按族出征,这是社会的主体。他们在族长 布署下合族协作,“庶民经于千亩”,上千人在田上进行集体劳动,场面十分壮 观。他们把收成的一部分上交国君,其它则留在农民宗族内分配。他们有自己的 工具、农舍、自由、人格和自行支配的粮食财产,这不是带着锁链、一无所有、 被买被卖的奴隶所能等同的。倘若一个社会最主体的人口——土地上的稼穑者不 是奴隶,那这个社会还能被视为奴隶社会吗?当然不能。

  而西方晚些时候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则不然,恩格斯说,雅典公民九万人,而 奴隶高达三十六万人。奴隶的定义,是“会说话的工具”,不算是人,跟设备机 械差不多,可以买卖,不占有生产工具,他的主人处理他,就像处理一件物品。 奴隶构成了古希腊、古罗马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在迦太基的一处矿井,就有四 万奴隶在工作,克拉苏一个人拥有两万奴隶,安东尼时代一个有钱寡妇的遗产中 包括了6000名奴隶。奴隶们在市场上公开买卖,还可以像牛马一样租给别人收取 租金,成为社会的一大主体阶级。没有奴隶,“世界”就一天也运转不下去。当 时在亚历山大城奴隶的价格是如此的低廉,造成很多富人宁愿购买奴隶而不愿意 雇佣自由人。有人估计罗马在奥古斯都时代有大约5000万到8000万左右的奴隶。 事实上,基于奴隶的经济和使用奴隶的经济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奴隶社会,因为 它的存在靠着奴隶来维持。但后者,譬如美国从前存在黑奴,不能以为黑奴存在 美国就是奴隶社会。同样,也不能因为商朝存在少量奴隶,就说这是奴隶社会。 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看的话,中国汉代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都有大量奴隶,政府中 称褚衣,私奴男称家臣,女称室妾,也够算奴隶社会了。

  说商朝是奴隶社会的人,是受“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经阶段”这一说 法的束缚。事实上,奴隶这种身份的人曾经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上长期存在过, 甚至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曾存在奴隶,美国建国时有70万奴隶,占全人口六分之一 。但我们不能因为找到了几个奴隶,就说“看,我发现了奴隶社会”。历史上, 奴隶群体仅仅在极个别地区(地中海的希腊、罗马)获得过充分的发展,上升为占 主导地位,使得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发展建立在奴隶者的劳动上,从而使这一地区 的社会纳为奴隶社会。我们甚至不认为埃及、古巴比伦是奴隶社会,虽然他们的 奴隶数目远远比我们的商朝多,但仍构不成社会生产者的主体。

  关于商朝土地上的稼穑,我们还有必要多谈两句。他们在史料中被称作“民 ”,在甲骨文中被称作“众”。郭沫若老先生解释说:“众”就是奴隶,从甲骨 文上看,“众”是日下三人形,说明他们是在炽热炎炎似火烧的山野里,赤身露 体耕作着的奴隶。

  其实,农田劳动自然是在日头底下,除非哪一天实现了农业室内化才会改变 ,但凭什么说日头底下劳动的人就是奴隶呢?上及神农氏,下及今天的农村,干 活的人都在日头底下,难道都是奴隶?再说,“赤身裸体”这也是郭老放任自己 的想象,“众”中的“人”是人体的侧视形,在哪个字中出现都是这个写法,并 无穿衣或裸体之别,不知道为什么到了“众”字中就看出他是不穿衣服的了。

  郭老在几乎没有证据的基础上,仅从字样上就断言“众”是奴隶,实在让人 不能服气。对于史料上的“民”字,郭老也释为奴隶。他把一段关于商周的古文 翻译得有声有色。原文是:“殷周之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春,令民毕出 于野,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邻,毕出然后归。妇人同巷相从夜织,女 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必相从者,所以省费燎火,同巧拙而合习俗也。”

  这本是一个祥和的农村生活,简直和现今没有什么两样,但郭老为了证明他 的奴隶制,作出翻译是:“这里的邑,很象是奴隶劳动的集中营。里胥、邻长就 跟哼哈二将一样,坐在居邑门口,监视‘民’之出入。连妇人的工作时间一天都 是十八小时,男人的工作时间也就可以想见。”

  里胥、邻长扮演着“监督者”的角色,不假。但只要人类还存在,任何时代 的劳动恐怕都需要有人在一旁组织监督,即便今天也不例外。郭老有什么理由一 见有人监督,就把它同奴隶集中营联系起来呢?事实上,如果是一群带锁链被强 迫劳动得奴隶,光靠这两个老头子还根本监督不了他们呢!这两个人只是宗族长 者罢了,指挥一帮宗族农夫在田野上劳动。而“妇人同巷相从夜织,女工一月得 四十五日”明明是说她们勤快,聚在一起集体纺织节省蜡烛,相当于节省了工作 日。郭老竟也能从中计算出奴隶制的“十八小时”工作日来。如此丰富的想象能 力,除了诗人郭老以外,恐们很难找出第二人。

  到底这些“民”或“众”是什么身份呢?原古文中说得已经很明白,这些民 二十岁时国家发给他们田地,六十岁时候收回——这怎么会是奴隶呢?奴隶怎么 会授田呢。

  倘若商朝不是奴隶社全,它到底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呢?我认为,它是初级的 分封社会。说到这,不免有人惊诧,甚至愤慨。是啊,这不太适合我们已经养成 的思维习惯。但是,我们只能这样来理解那些在农田里合族劳动的农夫大家族们 。孟子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就是说,夏朝每人发五十亩地,商朝七十亩,周朝一百亩。这就是所谓“井田 制”,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是一种原始公有制。国家组织土地上地农户合族劳动 ,类似后代的国营农场。“农场”十分之一的面积作为公田,农户们要照顾耕作 公田,把公田的收成上交国家,私田的收成留给自己族内分配。国家还要派田官 到这“国营农场”来监督工作,就是郭沫若所说的“里胥”。

  这种原始公有制的土地分配方式,直到东周春秋时期,才开始瓦解,原因是 国营农场大家干活不卖力,于是慢慢出现私营,也就是土地私有,私人拥有土地 的地主也出现了。

上海维基人聚会 编辑

请到Wikipedia talk:聚会/2005上海春聚报告讨论。--Mountain(Talk) 12:47 2005年4月25日 (UTC)

维基读本 编辑

不知道是什么格式?PDF和sxw格式都可以上传--百無一用是書生 () 12:51 2005年5月16日 (UTC)

pdf格式可以上传--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14 2005年5月16日 (UTC)

您好 编辑

您刚建立的条目,石桥湛三,我在建立跨语言链接时发现出生逝世年似乎和日语版的不同,因为我手上没资料可以确认那个比较正确,所以麻烦您查证一下。--Ffaarr 10:44 2005年6月11日 (UTC)

关于人物条目的分类 编辑

看到您这两天写了不少人物的条目,可否在写条目的时候顺手加个分类。谢谢!--Ffaarr 02:47 2005年7月28日 (UTC)

中文维基年会地点选择通知 编辑

您好,中文维基正在筹办首届年会,诚挚地邀请您一同参与年会的筹备工作。

目前已投票决定年会日期为2006年8月26日-8月27日举行( http://0rz.net/1110P ),2月19日起开始进行年会地点的选择投票( http://0rz.net/4114e )。

地点的选择规则(采用vipuser案):

  1. 先进行为期2星期的第一轮投票,所有在投票前注册的维基人都可以参与投票(每人投任意票)和讨论,选出支持率最高的前3名的城市。
  2. 一星期讨论并确定各个城市的举办条件,并进行SWOT分析(优点、弱点、机会、威胁),讨论并进行审核确定符合条件的城市。
  3. 如果有2个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条件,进行为期一星期的维基见习编辑参与的第二轮投票(建议结合,个人可能出席的城市)。

--Jasonzhuocn...._交流 05:44 2006年2月22日 (UTC)

中文的Infobox Country是不是该修正了? 编辑

目前英文版和日文版的Infobox_Country都变得相似了,我们得是不是也应该修正一下呢?

--Siriudie 11:19 2006年3月28日 (UTC)

Template:History Korea的历史模板做的很好,但之前不知道是谁做了横向的历史模板Template:朝鲜半岛朝代 (真是特立独行...,跟维基其他所有的历史模版都不同),Template:越南朝代也有相同的问题。希望可以都换成像你做的一样纵向的,很久以前就发现了,但不知道要向谁讨论,希望这次能把问题解决。 --Kerry 11:43 2006年6月17日 (UTC)

p.s. History Korea 似乎念起来怪怪的,应该用 History of Korea 或是 Korean history 吧 ?? --Kerry 11:46 2006年6月17日 (UTC)

2006上海夏聚 编辑

欢迎大家参与2006上海夏聚。--Mountain 11:48 2006年7月16日 (UTC)

2006上海夏聚 编辑

欢迎大家参与2006上海夏聚。--Mountain 11:48 2006年7月16日 (UTC)

很高兴看到有人对它感兴趣。我觉得每周翻译用对照的话,可能会有问题。因为文章一直在不断修订,很难真正对照的起来。或许可以增加一些其他计划的相关内容。--百無一用是書生 () 07:39 2006年7月31日 (UTC)

谢谢。我已经下载了读本,我们会讨论你制作的维基读本的。--Mountain 11:29 2006年8月3日 (UTC)

非常抱歉,聚会忙乱之中,我把讨论维基读本的事情给忘掉了。实在不好意思,有负你的苦心和嘱托。实在抱歉。--Mountain 11:23 2006年8月5日 (UTC)

能否改成季刊呢?这样就能赶得上夏季的年会啦。维基上的事情全都是靠大家努力来完成的,谢谢你的勤奋。--Mountain 12:44 2006年8月5日 (UTC)

二次动员令 编辑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8月15日到10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编辑至少5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是小条目小小条目,如果可以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创建新条目,创建后请在“二次动员令”内设链接,谢谢!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未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不想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首次动员令”效果不大,就是因为没有在传播。

现在中文维基百科有9万注册用户,只要有4000人参加动员令,10月1日就会增加2万条目,意味着中文维基将迅速超越俄文维基,进而突破10万条目大关,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万大关,因为增加的是有质量的条目,非滥竽充数者,请大家尽力帮忙完成这壮举,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尽量创建新条目,若有问题就改正,参加这次动员令活动,也可让新人们更快学会如何创建条目。--真实事求是 12:36 2006年8月16日 (UTC)

动员令活动通知 编辑

动员令活动现时为最后阶段,离活动完结日不足十天,如果你有任何条目仍然未加入动员令页内的话,现在增加也不迟,特此通知。--Flame 02:52 2006年9月22日 (UTC)

文件删除请求:通知 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Gerb.jp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15:09 2006年12月23日 (UTC)

Image:Xizang Dong 1.png的版权状况 编辑

请解释Image:Xizang Dong 1.png的版权状况,以免被删除。自制的图像,仍要解释版权许可。谢谢。--Jusjih 17:05 2006年12月31日 (UTC)(管理员)

请从Wikipedia:图像版权标志选择一种:
  1. {{PD-self}} - 宣告将自己的作品贡献到公有领域
  2. Wikipedia:图像版权标志#GNU协议
  3. Wikipedia:图像版权标志#创作共用协议
您上载到这里的图像仅有中文维基百科能用,所以请考虑将您的图像上载到维基共享资源,以便其他维基网站使用。--Jusjih 14:50 2007年1月1日 (UTC)

第四次动员令 编辑

第四次动员令将在4月1日开始,为期一个月,欢迎各位参加。

此次动员令与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领域条目为目的的小动员令。这次共举办6个主题的小动员令,翻译动员令生物动员令异国(寰宇)动员令体育、奥运动员令音乐动员令暗黑动员令,是些大家感兴趣,或维基条目贫乏,需要人编辑的领域,前5个由各维基人选出,最后1个由主持人决定。

第四次动员令要求参与者贡献5个条目,其中二个必须是推荐新条目,才算完成,详细规则请看这里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暂时不想参加编辑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Dzb0715^_^ 14:21 2007年4月1日 (UTC)

请使用沙盒 编辑

感谢阁下对Template:Infobox Country的修改,但由于此模版已广被使用,修改它会影响众多条目,故建议阁下以Template:沙盒先行测试。为免影响条目,阁下的修改被在下暂时回退。谢谢。-→NthgdTalk 2007年10月4日 (四) 13:35 (UTC)回复

维基研究协助 编辑

枫难寻您好,我是就读于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的学生邱家纬,目前正进行一项对两岸三地维基人的研究,需要许多维基用户的协助。这份研究曾在07年的维基年会发表过,也访问过来自中国大陆、香港与台湾的维基用户。现在更需要大量的问卷资料辅助,希望您能够提供维基的编辑经验。这份问卷只需要花您两分钟时间,但是对维基领域研究有很大贡献,谢谢您的帮忙!

这份问卷的询问范围仅于编辑过程与经验,不涉及私人资料,请您安心。

问卷网址:http://www.my3q.com/home2/184/loat5oo/88988.phtml

看在我挨家挨户去留言的份上,帮帮我吧!—樱花猴 2007年11月4日 (日) 12:32 (UTC)回复

关于Infobox VG模板 编辑

中文维基已有Infobox CVG模板,英文维基的Infobox VG模板也是从Infobox CVG模板移动而来,建议可对中文维基的Infobox CVG模板进行修改更新并移动到Infobox VG模板。请至模板讨论页讨论。谢谢。—一个死宅 (留言) 2009年1月26日 (一) 08:48 (UTC)回复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标志投票 编辑

Wikipedia:投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标志已经开始,请移步投票,谢谢。——苏州宇文宙武之太阳殿 ♨迎仙宫 ★尚书省 2009年4月30日 (四) 06:51 (UTC)回复


Template talk:Station Infobox快速删除通知 编辑

 

您好,你创建的页面被认为符合快速删除的标准,已被提出快速删除。

若您认为这个通知被错误地放到了这里,您可以将{{hangon}}放置到被提删页面的顶部(但放置到快速删除模板的下面),并在讨论页阐明您的观点。但是,一旦条目被加入快速删除模板,只要条目满足快速删除的标准,它便可能立即被删除。请您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删除模板,但也请您大胆改善条目,以使其尽量满足维基百科的方针与指引。在该条目被删除后,您可以联系管理员,询问他们是否可以将被删除前的条目通过邮件发送给您,便于您未来重新编写条目。 --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09年12月15日 (二) 11:49 (UTC)回复

请补充档案File:Xizang Dong 1.png的版权或来源信息 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档案File:Xizang Dong 1.png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资讯,将作快速删除处理。请补充所需的所有资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方块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档案版权标志。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09年12月19日 (六) 01:06 (UTC)回复

请补充档案File:Ellipse normal 1.jpg的版权或来源信息 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档案File:Ellipse normal 1.jpg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资讯,将作快速删除处理。请补充所需的所有资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方块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档案版权标志。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09年12月19日 (六) 03:52 (UTC)回复

请补充档案File:Ellipse normal 2.jpg的版权或来源信息 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档案File:Ellipse normal 2.jpg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资讯,将作快速删除处理。请补充所需的所有资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方块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档案版权标志。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09年12月19日 (六) 03:52 (UTC)回复

Template:Area of Country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Area of Country已被列入页面存废讨论列表中,正在投票表决是否应该删除。有编者认为条目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方针,并已经解释了原因。(参见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们欢迎您参与讨论并留下关于条目是否符合方针、应当如何处理的意见;请在WP:页面存废讨论#Template:Area of Country中留下您的意见。记得使用~~~~签名。您也可以在讨论期间改写您原先的条目,但请不要移除条目顶端的条目删除模板。谢谢合作,祝编辑愉快!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4月29日 (四) 10:47 (UTC)回复

Template:Area of Country/Rank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Area of Country/Rank已被列入页面存废讨论列表中,正在投票表决是否应该删除。有编者认为条目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方针,并已经解释了原因。(参见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们欢迎您参与讨论并留下关于条目是否符合方针、应当如何处理的意见;请在WP:页面存废讨论#Template:Area of Country/Rank中留下您的意见。记得使用~~~~签名。您也可以在讨论期间改写您原先的条目,但请不要移除条目顶端的条目删除模板。谢谢合作,祝编辑愉快!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4月29日 (四) 10:48 (UTC)回复

请补充档案File:McDonalds.png的版权或来源信息 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档案File:McDonalds.png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资讯,将作快速删除处理。请补充所需的所有资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方块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档案版权标志。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6日 (四) 00:37 (UTC)回复

邀请您参加第八次动员令 编辑

   次动员令邀请函
 
查查资料,完善条目!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枫难寻您好:

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及品质,第八次动员令已于2010年7月1日开始,8月28日结束,我们竭诚邀请您积极参与。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中、小动员令,中动员令的四个主题分别是世界各地自然与自然科学最多语言待撰写条目基础条目,小动员令的二个主题分别是战争及军事武器以及侵权待拯救条目

  • 请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将 {{subst:动员令/8}} 此模板指示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也请参考工具),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及品质!感谢您

Template:Infobox District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Infobox District已被列入页面存废讨论列表中,正在投票表决是否应该删除。有编者认为条目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方针,并已经解释了原因。(参见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们欢迎您参与讨论并留下关于条目是否符合方针、应当如何处理的意见;请在WP:页面存废讨论#Template:Infobox District中留下您的意见。记得使用~~~~签名。您也可以在讨论期间改写您原先的条目,但请不要移除条目顶端的条目删除模板。谢谢合作,祝编辑愉快!Dingar (留言) 2010年8月19日 (四) 12:07 (UTC)回复


日本人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日本人已被列入页面存废讨论列表中,正在投票表决是否应该删除。有编者认为条目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方针,并已经解释了原因。(参见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们欢迎您参与讨论并留下关于条目是否符合方针、应当如何处理的意见;请在WP:页面存废讨论#日本人中留下您的意见。记得使用~~~~签名。您也可以在讨论期间改写您原先的条目,但请不要移除条目顶端的条目删除模板。谢谢合作,祝编辑愉快!虞海 (留言) 2010年11月11日 (四) 10:40 (UTC)回复

货币汇率表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货币汇率表”已被列入页面存废讨论列表中,正在讨论条目的存废。这是因为有编者认为这页面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方针,并已经解释了原因。您可以参看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们欢迎您参与讨论并留下关于页面是否符合方针、应当如何处理等意见;请在“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2/06/15#货币汇率表”中留下您的意见,记得使用~~~~签名。您也可以在讨论期间改写您原先的页面,但请不要移除条目页面的条目删除模板。谢谢合作,祝编辑愉快!--2011wp留言2012年6月15日 (五) 16:00 (UTC)回复

请补充档案File:Hara Takashi.jpg的版权或来源信息 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档案File:Hara Takashi.jpg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资讯,将作快速删除处理。请补充所需的所有资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方块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档案版权标志。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7月25日 (三) 00:59 (UTC)回复

File:Konrad Adenauer.jpg的快速删除通知 编辑

 

您好,您创建的页面被提出快速删除,该条目很快会由管理员进行复核并决定是否保留。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删除模板,快速删除旨在加快处理显然不合适的页面。如果您想取回已删除页面的条目内容,您可联络管理员,让他们将内容通过邮件发送给您,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 · 存废复核请求 · IRC聊天频道--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9月24日 (一) 01:07 (UTC)回复

给您一些果仁蜜饼! 编辑

  good--邓小平复制人黄鲁宏(user:cn223)() 2013年2月8日 (五) 00:41 (UTC)回复

给您一只宠物猫! 编辑

 

good

邓小平复制人黄鲁宏(user:cn223)() 2013年2月8日 (五) 00:42 (UTC)回复

邀请您参加第十三次动员令 编辑

  第十三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枫难寻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维基百科的贡献!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第十三次动员令会于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间进行,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来积极参与动员活动。

详细动员事项请参见第十三次动员令,让您从动员令说明书中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并请参考主页的报名指引报名参与本次动员令(报名处现已开放)。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动员令及小动员令,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而小动员令主题有:地球科学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欧洲历史地理以及多于15种外语版本的条目

请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或参考推广工具),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Template:Music Infobox Play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Music Infobox Play”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如果您想取回已删除页面的内容,您可以到存废复核请求处按格式提出请求,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

维基百科奖励纸本授奖机制调查 编辑

Template:Infobox Leader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Infobox Leader”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如果您想取回已删除页面的内容,您可以到存废复核请求处按格式提出请求,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B dash留言2017年9月25日 (一) 06:43 (UTC)回复

维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实践策略调查 编辑

您好。身为一个较新使用者具备更多经验的的维基百科社群成员,您可能已经了解到中文维基百科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参与贡献的状况,而为寻找优化中文维基百科使用者与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们举办了一场调查,希望利用调查取得的结果作为研究及策略规划参考之用。这个调查不会花费您太多宝贵时间,经过测试,完成调查所需的时间约为2到3分钟。这一调查的有效时间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们由衷期待您的参与。

[-现在就参与调查!-]

十分感谢您的参与! ——Aotfs2013 留于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8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执行)回复

Template:朝鲜半岛历史列表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朝鲜半岛历史列表”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如果您想取回已删除页面的内容,您可以前往已删除内容查询。如需对删除结果上诉,请在存废复核请求处按格式提出请求,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镜音未来初音过去 2018年5月18日 (五) 10:18 (UTC)回复

华宁路站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华宁路站”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Nivekin请留言 2018年6月1日 (五) 07:04 (UTC)回复

Template:Station Infobox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Station Infobox”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 VulpesVulpes825 (留言) 2019年2月2日 (六) 17:57 (UTC)回复

Template:Leader Infobox Order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Leader Infobox Order”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如果您想取回已删除页面的内容,您可以前往已删除内容查询。如需对删除结果上诉,请在存废复核请求处按格式提出请求,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Vozhuowhisper 2019年6月15日 (六) 13:57 (UTC)回复

您创建的条目192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可能侵犯版权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192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被认为与他人的文字雷同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版权常见问题解答何为侵犯著作权,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修改疑似侵权页面,或再重复创建相同内容的页面,版权验证皆因维基百科十分重视版权;维基百科只能接受公有领域或兼容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协议的内容。请前往问题页面了解情况。您亦可以与提出检查的维基人进行沟通。

如何解决版权验证?

  • 请您用自己的话重写条目:点此开始重写;若您需要关于重写的建议,可以点击此处寻求帮助;
  • 若您认为这是一场误会,请前往这个页面对应段落进行申诉(立即申诉);
  • 若您是出处文字的原作者或版权持有人,请考虑捐献版权(如何捐献?);
  • 若您不是原作者或版权持有人,您也可以考虑向版权持有人请求版权许可

谢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 · IRC聊天频道 · 版权常见问题解答 · 何为侵犯著作权 --林可晴关注武汉疫情连侬墙 2020年2月14日 (五) 12:42 (UTC)回复

前690年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前690年”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A1Cafel留言2021年11月17日 (三) 02:54 (UTC)回复

前691年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前691年”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A1Cafel留言2021年11月17日 (三) 02:54 (UTC)回复

前692年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前692年”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A1Cafel留言2021年11月17日 (三) 02:54 (UTC)回复

前693年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前693年”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A1Cafel留言2021年11月17日 (三) 02:54 (UTC)回复

前698年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前698年”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A1Cafel留言2021年11月17日 (三) 02:55 (UTC)回复

加拿大选举制度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加拿大选举制度”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A1Cafel留言2022年1月12日 (三) 03:09 (UTC)回复

Template:Infobox country/Area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Infobox country/Area”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A1Cafel留言2023年1月30日 (一) 05:05 (UTC)回复

Template:Japanese year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Japanese year”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A1Cafel留言2023年2月9日 (四) 07:13 (UTC)回复

Template:Ceil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Ceil”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 2023年4月8日 (六) 05:13 (UTC)回复

管理人员选举及问卷进行中 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管理人员选举正在进行,ASidATannedBurgerManchiuUjuiUjuMandan四名用户参选管理员,另有行政员AT参选监督员。投票期为2024年5月29日6月12日,诚邀您踊跃参与投票并表达对候选人的意见。

请注意管理人员选举无当选限额,各候选人分开计票,支持票不限于一票。

投票连结 · 管理人员选举问答


社群亦正就未来仲裁委员会对管理人员除权的权力进行问卷调查,您可在上方投票链接找到表单匿名表达意见,或直接前往讨论页发表意见。


回馈请求服务已上线,诚邀您订阅有兴趣参与有关讨论的话题。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4:1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