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反新界东北拨款示威

最新留言:5年前由InternetArchiveBot在话题外部链接已修改内发布

建议更名为“反新界东北拨款示威”或“反新界东北拨款冲突” 编辑

条目命名为“2014年香港占领立法会事件”是绝对错误,因为在6月13日的冲突期间,立法会综合大楼内部根本没有被示威者占据,而6月6日大楼内的集会亦不是长时间占领,翌日凌晨已经散去,不能称为“占领立法会”。考虑到事件性质上牵涉到冲击等暴力行为,同时条目内容只包括6月6日至27日在立法会综合大楼一带的示威行动,事后于城规会的抗议,以及其他如司法复核等的程序不会在本条目详述,本人建议条目更名为“反新界东北拨款示威”或“反新界东北拨款冲突”。

同时此条目必须大幅修改,“事件背景”和“事件经过”写得很马虎,“回应”章节更只有一句“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表示重视居民意见”,这根本不符合维基百科条目的要求,扩充势在必行。除此之外,本人亦建议把“示威经过”再按日期分开小章节(以第3级副标题显示),方便读者了解事件;并把原为“事件结果”的内容调入“示威经过”,“事件结果”改为“后续发展”,略述示威者申请司法复核及于城规会抗议。本人初步建议更改结构如下:

  1. 事件背景
  2. 示威经过
    1. 6月6日:示威者进入立法会大堂静坐,后发生冲突
    2. 6月13日:激进示威者冲击立法会,防暴警察进驻包围
    3. 6月20日:再度包围立法会,大会表明和平示威
    4. 6月27日:泛民议会内多次抗议,吴亮星强行表决通过
  3. 各方回应
    1. 政府、警方及建制派议员
    2. 示威者及泛民主派议员
  4. 后续发展
    1. 申请司法复核
    2. 于城规会抗议

维基百科用户
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谨启
香港时间2015年4月10日晚上11时15分

同意,始终事情其实是反东北发展示威的一部分,事实上亦未有“占领”过立法会。你会动手扩充吗? -Hasee25留言2015年5月1日 (五) 09:25 (UTC)回复
本人有空时可以协助,不过由于本人没有亲身参与这次示威,有很多细节本人不清楚。如有亲自参加示威的编者协助,则会较佳。——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2015年5月1日 (五) 12:09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反新界东北拨款示威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8月4日 (六) 19:49 (UTC)回复

返回到“反新界東北撥款示威”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