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政治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政治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政治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中国中心主义

编辑
移動自Wikipedia:互助客棧/聊天

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但是我不确定这个名字是否合适。 Google "中国" Sinocentrism的不完全结果中找到的其他的名字有

  • 华夏中心主义
  • 华夏中心思想
  • 中华思想
  • 中国中心论
  • 华夷思想
  • 大中国主义
  • 中华主义
  • 中华中心主义
  • 汉族中心主义
  • 大汉中心主义

--Skyfiler 02:09 2005年12月16日 (UTC)

大汉中心主义、中国中心论。可以考虑用这两个词代替。阿儒 14:35 2005年12月16日 (UTC)

Google shows the most result is "大中国主义" --Skyfiler 00:56 2005年12月17日 (UTC)
从符合英文原意的角度,我觉得“中国中心主义”更好,“大汉中心主义”也可以。另外,google搜索(或其他搜索)只是工具,但不必作为标准。--roc (talk) 03:47 2005年12月17日 (UTC)

汉族中心不太好,因为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以后,作的也是天朝的皇帝,不服天朝圣威的照样称作“蛮夷”(如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夷”等)。-- ran留言) 02:31 2005年12月18日 (UTC)

所言极是,我还是太粗心了。--roc (talk) 04:18 2005年12月18日 (UTC)
英文的大幅重写了……怎么没把中文一起改了……--Skyfiler 19:05 2005年12月19日 (UTC)

中国中心主义听起来让人感觉是在说现在,不够确切。另外,历史上的中华思想,现在的中国中心主义(如果有的话)有所不同。中华思想,华夷思想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明朝以前,整个中国所触及的世界,文明的中心是中国,文明由中国输往周边,没有输入中国文明的,像台湾的原住民,在明朝的时候都还非常原始野蛮。中国在很早就形成了天下大一统的思想,这种文化背景和西方完全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的全球一体化,联合国的建立,欧盟...的建立,多少也有点天下大一统的意味,只不过这种大一统不是建立在君权、文化同一的基础上,而是建立保持各自文化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因为文明的创造者不再有单一的中心,大家也认识到保持文化的多样性的意义。 十字军大屠杀 09:31 2006年11月18日 (UTC)

中华思想、华夷之辨和中国中心主义是相等的吗?中国中心主义是谁编造出来的概念,确切指什么? --中华国 2007年8月22日 (三) 15:37 (UTC)回复

西方带来的国家关系远不如中华世界原有的朝贡国家关系文明

编辑

另外,“中国占据统治地位的东亚外交系统在清朝末期逐渐衰落,而西方的国家平等概念逐渐占据统治地位。”的说法完全有误,实为盲目诋毁中华文明而诌媚西方文明。欧美帝国入侵中华世界,是掠夺,当时的国家关系,是弱肉强食,强国对弱国实行殖民掠夺的关系,完全不如原来的中华世界朝贡关系的国家关系文明。日本正是抛弃了中华世界的国家关系而学习西方的国家关系才走上了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所谓平等的国际关系,是在二战时欧美帝国之间的互相打击以及殖民地国家人民反抗欧美帝国的殖民统治后才慢慢实现的,联合国的成立是一个标志,但实际上就是在联合国成立以后西方国家仍然没有完全放弃原来弱肉强食的国家关系的旧思维,很多殖民地国家的独立是那以后慢慢实现的。所以,现在平等的国家关系,决非产生自西方,而是全世界各国共同创造的。 --中华国 2007年8月22日 (三) 19:11 (UTC)回复

同意上面的看法。 中国虽然一直以来自视为中心,但是从来没有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去进行大规模的武力海外殖民。二战之后,西方由于在战时鼓吹民族自决,民族平等,才激发起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运动。西方国家有一段时候还不能完全接受这种平等国家观念,尝试透过武力维持殖民统治,例如印尼、越南就是好例子。219.78.216.129 (留言) 2008年11月22日 (六) 08:02 (UTC)回复

就算是弱肉强食总比你们中国独步东亚好吧,那些中小国家早就厌倦对“中国帝国主义”纳贡称臣了,只有中国人才会无聊的去做那种缅怀过去“天朝大国”的美梦。 还有拍什么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粒屎幽酒?)”“博大精深(勃大茎深?)”的大烂片。

中国没有向“海外”武力移民,并不是中国爱好和平,而是中国根本没有海权观念,至于中国利用自身优势大规模向“陆外”殖民的危害程度,远超过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证据就是西戎和东夷、北狄、南蛮的位置本来应该在四夷表示图上外臣的那一圈,现在却已经扩展到日本俄罗斯越南印度去,由此可知中国人的侵略民族性有多大,什么山越百越等数不清的民族都被中国人以武力非法侵略消灭,本来中国古代称印度为天竺上国,非常仰慕其文化先进,还称其为西方极乐世界,派人去取经,现在竟然歧视人家是西戎。

maya 书没读过几本都可以来维基的历史政治条目上高谈阔论辣 请网络暴徒停止对杨宜勇院士进行政治迫害。留言2020年3月29日 (日) 04:35 (UTC)回复

中国要是没有殖民侵略,那中国这么大的国土是从哪来的?

编辑

谁说中国没有武力殖民的,看过中国历史地图的人都清楚,中国人原本只是住在中原一小块地方的民族,历朝历代不断对外侵略扩张,才有现在这么大一片国土,如果中国没殖民,现在国土哪来的?总不会是人家周边民族傻傻地送给中国人的吧。

从黄帝战蚩尤开始,中国人就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天下只有一个国家就是中国,妄图令夷蛮戎狄四夷臣服,如若有民族不服,就会被天朝剿灭。秦朝时,中国人侵略百越,几乎将百越人杀光。汉武帝四处侵略,将西域、西南夷、朝鲜、越南强行纳入中国版图,远远超过自卫的程度。三国时,诸葛亮侵占少数民族孟获的土地,强迫孟获向蜀汉称臣。隋朝时隋炀帝四次征伐朝鲜,无功而返却引得民怨沸腾。唐朝时,再次扩张,西北少数民族又被中国政府控制,东北第一次被并入中国版图,各种各样的“都护府”都是铁证。宋明以后,中国人开始殖民台湾和东南亚,与当地原住民族冲突不断,发生各种各样的战争。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史书明载,其目的为了”炫耀中国富强,令四夷臣服“,现在一些人却可笑地说郑和是”和平外交“。至于蒙元和满清,如果认为它们属于中国的话,那中国的侵略、殖民、大屠杀就不计其数了。Dreamer in Utopia (留言) 2010年9月18日 (六) 06:37 (UTC)回复

西方人做了不少恶事,但人家做的好事远多过恶事,人家创造的自由、人权、民主、法治、福利、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等等让人类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人家英国借中国一个小小的渔村,却它搞成了国际大都市,中国人渔翁得利赚翻了。看看那些没有独立的欧洲殖民地,百慕大、马约特、留尼汪、塔希提纷纷过上了自由民主富裕快乐的生活,那些独立的殖民地,十有八九陷入专制独裁,本民族自相残杀比外族更狠。中国是没有历史的,所谓“五千年”(实际上只有3500年)不过是专制的不断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没有从中产生。幸好西方人来了,不然中国人到现在还得裹小脚、搞诛族连坐凌迟,还得跪在地上诚惶诚恐地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Dreamer in Utopia (留言) 2010年9月19日 (日) 07:16 (UTC)回复

照你这么说,中国几千年的缓慢扩张是武力殖民,而用了100多年就形成的日不落帝国是和平获取的?难道没有鸦片战争?难道“英国借中国一个小小的渔村”是满清政府自愿的?又或是香港人民全民公决的?西方人为了输出鸦片发动战争叫“做的好事多过恶事”?这位仁兄的祖上在满清做奴才做惯了,当日本皇民当惯了,已分不清是非了。

这就是那个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狗屁吧?按照这种标准,日本也有“八纮一宇”的概念,所以日本当冲想令中国臣服也是一种正确的做法啰?还是说中国人喜欢搞那种有些丑事中国人对别人做可以,别人对中国人做就不行的双重标准?我看老兄才是中国奴民当久了,精分成自然了吧。36.234.89.239留言2017年11月20日 (一) 07:03 (UTC)回复
英国占领殖民地一事,无法反证中国数千年来对外侵略不是错的,真要说,中国百年前所受到的一些遭遇,不过是恶有恶报而已,反过来说,换成某国要求中国臣服朝贡,中国人会觉得感恩戴德吗?如此荒谬的描述却经常出现在中国的史书观点中,什么对朝贡国帮助很大,什么中国吃亏也要回礼援助某些小国,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就可以很轻易的了解这样的历史纪录完全是骗人的。
至于中国关于元朝的史观则是完全错误,宋只是被大蒙古帝国征服的众多小国之一而已,地位就如同大英帝国之下的印度,印度不可能代表大英帝国的中心,同样的中国也不能代表蒙古帝国的中心,所以元史的正确写法应该是中国人以亡国奴的立场去记述亡国百年的过程才对,而不是把成吉斯汗当成中国开疆拓土的君王之一。统一乃共荣也留言2012年3月2日 (五) 17:20 (UTC)回复
各大论坛很欢迎阁下发表个人高见,但这里是维基百科,阁下的所谓“正确观点”无非是废纸堆中的一张而已。请网络暴徒停止对杨宜勇院士进行政治迫害。留言2020年3月29日 (日) 04:41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中国中心主义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9月8日 (五) 11:38 (UTC)回复

返回到“中国中心主义”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