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点石斑鱼

鮨科石斑鱼属鱼类

镶点石斑鱼,俗名为黑点格子,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的其中一个

镶点石斑鱼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鲈形目 Perciformes
科: 鮨科 Serranidae
属: 石斑鱼属 Epinephelus
种:
镶点石斑鱼 E. amblycephalus
二名法
Epinephelus amblycephalus
Bleeker, 1857
异名
  • Serranus amblycephalus
    Bleeker, 1857

分布

编辑

本鱼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包括安达曼海台湾海峡日本阿拉弗拉海印尼菲律宾斐济澳洲西北部、南海等海域皆有其踪迹。

深度

编辑

水深1至40米。

特征

编辑

本鱼体长椭圆形,头较大,大于体高,鳃盖上各棘之距离相等,眶间区窄,中央微凹。眼较小,短于吻长。口大;上颌骨后端延伸至眼后缘下方;上颌前端有一能倒伏之牙齿;两侧齿细圆锥状,排列不规则;下颌前端有较大圆锥状齿;腭骨和锄骨均具齿。身为淡褐色,体侧有7条暗色阔横带,带缘镶有黑点。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47至52枚;纵列鳞数90至121枚。背鳍具硬棘5枚,软条15至16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枚;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体长可达40公分。

生态

编辑

幼鱼在较浅的水域,躲藏在礁穴中,潮池中亦常看到。渔民常捕获幼鱼后在沿海进行箱网养殖或鱼池蓄养。成鱼游泳力强,以单独活动居多。

经济利用

编辑

高价值经济的食用鱼,适合各种烹调方法。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