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康僖王朱诠鏋(1476年—1537年),明朝沈庄王朱幼㙾庶三子,[1]母亲是夫人周氏。[2]沈简王朱模曾孙,明太祖玄孙;明朝第一代宜山王。[3]

生平 编辑

成化十五年(1479年)八月赐名。[4]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八月,明宪宗命恭顺侯吴鉴、保定侯梁任、镇远侯顾溥、永康侯徐锜、阳武侯薛伦、丰城侯李玺、武安侯郑英、应城伯孙继先、怀柔伯施鉴、遂安伯陈韶、修武伯沈祺为正使,尚宝司司丞胡恭、中书舍人陈绮、吏部员外郎毕亨、户部郎中冀绮、员外郎王问、礼部员外郎杨棨、兵部郎中张忱、员外郎彭纲、刑部郎中倪镛、员外郎潘祺、工部员外郎罗麟为副使,持节册封朱诠鏋为宜山王。[3][5]

弘治七年(1494年)十月,明孝宗御奉天殿传诏,遣梁任、徐锜、怀宁侯孙泰、会昌侯孙铭、驸马都尉杨伟、马诚、崇信伯费淮、兴安伯徐盛、成安伯郭宁、彭城伯张信、惠安伯张伟、清平伯吴琮、建平伯高霳、武进伯朱洁、南宁伯毛良、刑部右侍郎戴珊、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杨谧、通政使司左通政毛伦各自持节充正使,翰林院侍读江澜、尚宝司少卿杨泰、户科给事中王玺、礼科右给事中孙孺、兵科给事中东思恭、中书舍人孙琰、户部郎中李文安、员外郎胡倬、礼部员外郎尹万化、兵部郎中费瑄、刑部员外郎尹嘉言、屈直、周东、商良辅、工部员外郎朱恩、周濬、鸿胪寺左少卿杜英、李𬭼充副使,册封北城兵马副指挥杨俊的女儿为宜山王妃。[6]

弘治八年(1495年)十月,因朱诠鏋请求,赐《孝顺事实》《为善阴骘》。[7]

正德元年(1506年)十一月,因朱幼㙾所请,明武宗下诏赐朱诠鏋《四书集注》《洪武正韵》各一部。[8]

正德二年(1507年)五月,朱诠鏋奏请客店额名,明武宗不允,且下诏各王府今后不许自置客店及请求给额名,并通行告知各长史司。[9]

正德四年(1509年)五月,因朱幼㙾所请,给朱诠鏋食盐每年十引。[10]

朱诠鏋的兄长沈恭王朱诠钲病重,孙子朱胤桤年幼,朱诠钲担心郡王们为患,预先奏请以朱胤桤主府事,令朱胤桤的母妃郗氏保护、长史承奉等辅导,等其长成。沈恭王去世后,由朱胤桤管王府事、等待袭封。[11]嘉靖九年(1530年),朱胤桤未及袭封也去世,沈恭王绝嗣,朱诠鏋的次兄灵川荣懿王朱诠鉌的孙子灵川王朱胤栘受命摄王府事。朱诠鏋图谋袭封沈王;朱诠鉌、朱诠鏋与沈恭王皆非同胞,但其五弟吴江昭和王朱诠铿与沈恭王同胞,于是其子吴江王朱勋淯也图谋袭封。朱诠鏋上奏称自己是沈恭王的弟弟,血脉较近,朱胤栘关系疏远,自己或该袭封,不负皇帝重托,如果皇帝定下朱胤栘袭封,也应该早日册封。十月,礼部查出朱勋淯因祖母作为沈恭王之母被追封为次妃而诈称自己一脉是嫡出,才导致朱诠鏋也以兄终弟及为由寻求袭封。明世宗切责朱勋淯、朱诠鏋捏词奏扰、交构不和,称本当查究,此次姑且饶恕,最终由朱胤栘袭封沈王。[12][13]

嘉靖十六年(1537年),朱诠鏋薨。嘉靖十九年(1540年)十二月,其庶长子朱勋渥受册袭封宜山王。[3][14]

评价 编辑

家庭 编辑

  • 王妃杨氏
  • 李氏,生朱勋渥,隆庆五年(1571年)三月因朱勋渥所请,追封夫人[15]

注释及参考文献 编辑

  1. ^ 《弇山堂别集》卷035
  2. ^ 《大明沈庄王圹志文》
  3. ^ 3.0 3.1 3.2 《明史》卷一百二·表第三·诸王世表三
  4. ^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三》
  5. ^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九》
  6.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九十三》
  7.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五》
  8.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十九》
  9.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二十六》
  10.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五十》
  11.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七》
  12. ^ 《明史》卷一百一十八·列传第六·诸王三·太祖诸子三·沈王模传
  13. ^ 《南宫奏稿》卷1
  14.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四》
  15.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五十五》

原因:明政府封之
明宜山国国王
1485年—1537年
继任:
子荣端王朱勋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