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 (顺承郡王)

宗室春山(1800年6月2日—1854年5月8日,嘉庆五年闰四月初十日丑时—咸丰四年四月十二日戌时)[1]正红旗满洲人,远支宗室正红旗第一族字辈,顺承郡王伦柱第四子,庆恩之父,清朝大臣、将领。封爵第十三任世袭罔替顺承郡王,官至宗人府右宗正、八旗都统内大臣,薨

宗室春山

爵位 多罗顺承郡王
旗籍 正红旗满洲远支宗室正红旗第一族
世系 顺承郡王
谥号
出生 嘉庆五年闰四月初十日
(1800-06-02)1800年6月2日
北京
逝世 咸丰四年四月十二日
1854年5月8日(1854岁—05—08)(53岁)
北京
墓葬 北京房山王爷坟
配偶 嫡福晋:钮祜禄氏三等轻车都尉丰绅宜绵之女,四川总督和琳孙女

侧福晋:刘佳氏一等护卫庆安之女
侧福晋:他塔喇氏,一等护卫丰盛额之女
庶福晋:布佳氏,锡朗阿之女

亲属 父:顺承简郡王伦柱

嫡母:张佳氏郎中玉岱之女
生母:李佳氏一等侍卫永泰之女
兄弟

  • 春朗(1790年-1801年)
  • 春凯(1798年-1799年)
  • 春杰(1799年-1805年)
  • 春佑(1801年-1876年)
  • 春裕(1801年-1805年)
  • 春庆(1807年-1808年)
  • 春寿(1807年-1808年)
  • 春禄(1807年-1868年)
  • 春英(1808年-1863年)
  • 春定(1810年-1867年)
  • 春静(1810年-1845年)
  • 春安(1811年-1862年)
  • 春祺(1813年-1816年)
  • 春福(1813年-1818年)
  • 春贵(1816年-1829年)
  • 春益(1817年-1870年)
  • 春岱(1818年-1883年)
  • 春瑞(1821年-1861年)

子嗣:

  • 长子:谦吉(1815年-1817年)
  • 次子:谦兴(1826年-1846年)
  • 三子:谦文(1832年-1832年)
  • 四子:谦忠(1844年-1841年)
  • 五子:庆恩(1839年-1841年)
  • 六子:庆霖(1849年-1850年)
出身

应封宗室

经历

生平

编辑

道光元年十二月(1821年),考封三等镇国将军,授侍卫处二等侍卫[1]

三年(1823年)七月初五日,袭封顺承郡王[1][2]

五年(1825年)八月十二日,奉派祭祀月坛[3]

六年(1826年)三月,先农坛耕耤礼,春山与睿亲王端恩、庆郡王绵慜各五推。[4]

八年(1828年)三月,先农坛耕耤礼,春山与肃亲王敬敏、定亲王奕绍各五推。[5]八月,奉派祭祀月坛。[6]同月派充管理镶白旗觉罗学事务。[1]

九年(1829年)九月,道光帝东巡盛京谒陵,追念开国诸王功绩,赏顺承郡王戴三眼花翎[1][7]

十年(1830年)八月,奉派祭祀月坛。[8]

十三年(1833年)三月,奉派赴城隍庙祭谢降雨。[9]七月,获道光帝赏借支俸银五万两修理祖坟。[10]同月,充册谥孝慎成皇后副使。[11]

十五年(1835年)七月初三日,授正蓝旗汉军都统[1][12]

十七年(1837年)三月,先农坛耕耤礼,春山与礼亲王全龄、庄亲王奕𧷨各五推。[13]

十八年(1838年)三月,先农坛耕耤礼,春山与礼亲王全龄、怡亲王载垣各五推。[14]闰四月二十四日,因之前擅自致函姊妹之夫喀喇沁塔布囊德里克桑布换戴三品顶戴,且回奏时拒不承认,遭交宗人府严加议处,二十六日,宗人府议定应革去王爵,道光帝谕从宽革去都统并罚郡王俸五年。[1][15]

二十年(1840年)正月初八日,授镶黄旗汉军都统。[1][16]二月,奉派祭祀日坛[17]

二十一年(1841年)三月,先农坛耕耤礼,春山与礼亲王全龄、成郡王载锐各五推。[18]

二十四年(1844年)二月,兼署正红旗汉军都统。[19]

二十五年(1845年)二月二十二日,兼授宗人府左宗人[1][20]

二十六年(1846年)三月二十二日,署理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21]九月二十一日,署理正黄旗汉军都统。同月,春山奏请将八旗汉军军炮局存放的二十四位九节十成炮轮流演放,获准。[22]

二十七年(1847年)二月,因一名宗人府监禁之宗室人犯自缢身亡,道光帝认为堂官失察,春山与载铨、仁寿、绵偲、春山、绵岫皆遭交部议处。[23]八月十九日,兼署镶蓝旗汉军都统。[24]十一月,兼充管理值年火药局大臣[1]

二十八年(1848年)五月初六日,署理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25] 十一月十三日,升补宗人府右宗正[1][26]

二十九年(1849年)正月二十三日,兼署镶白旗满洲都统。[27]

三十年(1850年)五月二十七日,授内大臣[1][28]九月十八日,咸丰帝亲送宣宗梓宫奉移慕陵,命春山与肃亲王敬敏、大学士卓秉恬、尚书赛尚阿阿勒清阿留京办事。[29]十月二十日,兼署镶黄旗满洲都统。[30]十一月,因郑亲王端华丁忧,奉派代替赴慕陵住班守护。[31]

咸丰元年(1851年)正月初三日,署理正白旗满洲都统。[32]六月,偕同吏部尚书柏葰兼充阅兵大臣[1][33]九月初六日,署管理钦天监事务大臣,并暂署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34]

二年(1852年)二月初五日,咸丰帝因祭祀社稷坛前斋戒三日,奉派与大学士卓秉恬、尚书禧恩吉伦泰、都统禄普留京办事。[35]三月,奉派前往孝德皇后殡宫行二十七月祭礼。[36]

三年(1853年)二月,奏报查明八旗汉军炮营有废铜炮十六位并开列清单,咸丰帝谕各旗都统分别统计每年演习与久未演放铜炮、铁炮数量。[37]三月,覆奏演习施放大炮情形,咸丰帝谕除了有损伤不能施放者外,管理火器营事务大臣应将因炮身过重或有锈蚀而未演放的炮位修整更新、将西洋大炮一门施放方法及炮车维护研议具奏。[38]九月,兼充查城大臣[1]八月二十八日,署理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39]

四年(1854年)四月十二日,薨,年五十五岁。咸丰帝命庄亲王奕仁带领侍卫十员奠茶酒,赐祭葬,赐谥[1][40]

家庭及关联

编辑

父母

编辑

兄弟

编辑

春山排行第四,有三兄、十五弟。

另有至少十六姊妹。

妻室

编辑

子女

编辑

春山育有六子。

  • 长子:谦吉(1815年—1817年),嫡钮祜禄氏所生,早卒,无嗣。
  • 次子:谦兴(1826年—1846年),庶布佳氏所生,娶博尔济吉特氏礼部郎中福瑞之女。无嗣。
  • 三子:谦文(1832年—1832年),侧刘佳氏所生,早卒,无嗣。
  • 四子:谦忠(1844年—1841年),侧他塔喇氏所生,早卒,无嗣。
  • 五子:庆恩(1839年—1841年),侧他塔喇氏所生。袭封顺承郡王,娶博尔济吉特氏,礼部郎中福瑞之女;继娶伊尔根觉罗氏,工部左侍郎镶白旗满洲副都统恒祺之女。
  • 六子:庆霖(1849年—1850年),侧他塔喇氏所生,早卒,无嗣。

春山育有至少八女。

[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爱新觉罗宗谱》乙册,3409-3414页。
  2.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五十四,道光三年七月辛未。
  3.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八十七,道光五年八月丙寅。
  4.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九十六,道光六年三月丁亥。
  5.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四,道光八年三月辛亥。
  6.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道光八年八月壬午。
  7.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道光九年九月乙卯。
  8.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二,道光十年八月壬辰。
  9.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四,道光十三年三月庚子。
  10.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道光十三年七月辛巳。
  11.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一,道光十三年七月壬辰。
  12.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九,道光十五年七月庚寅。
  13.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五,道光十七年三月丁亥。
  14.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三百七,道光十八年三月丁亥。
  15.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三百九,道光十八年闰四月乙未、丁酉。
  16.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道光二十年正月己亥。
  17.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一,道光二十年二月戊寅。
  18.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九,道光二十一年三月辛亥。
  19.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四百二,道光二十四年二月癸卯。
  20.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四百十四,道光二十五年二月癸丑。
  21.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七,道光二十六年三月丁丑。
  22.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四,道光二十六年九月癸卯、丙午。
  23.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九,道光二十七年二月乙丑。
  24.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六,道光二十七年八月乙丑。
  25.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五,道光二十八年五月戊寅。
  26.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一,道光二十八年十一月癸未。
  27. ^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三,道光二十九年正月壬辰。
  28. ^ 《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十,道光三十年五月戊午。
  29. ^ 《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十六,道光三十年八月乙酉。
  30. ^ 《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二十,道光三十年十月戊寅。
  31. ^ 《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二十一,道光三十年十一月癸卯;卷二十一,道光三十年十一月乙巳。
  32. ^ 《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二十五,咸丰元年正月庚寅。
  33. ^ 《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三十五,咸丰元年六月戊辰。
  34. ^ 《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四十三,咸丰元年九月戊午。
  35. ^ 《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五十三,咸丰二年二月丙戌。
  36. ^ 《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五十五,咸丰二年三月丁巳。
  37. ^ 《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八十六,咸丰三年二月戊戌。
  38. ^ 《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八十八,咸丰三年三月己未。
  39. ^ 《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咸丰三年八月庚子。
  40. ^ 《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七,咸丰四年四月庚辰。
  41.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06-01-002-000086-0029号,嘉庆十七年四月初三日,宗人府右司为顺承郡王伦柱第二女格格许配科尔沁头等台吉齐莫特多普丹格格额驸应得品级奉旨交礼部办理行各该处事;06-02-007-001912-0004号,道光元年五月二十六日,顺承郡王门上为顺承郡王伦柱次女多罗格格科尔沁多罗额驸齐默特多布端之妻因腿疾未痊请宗人府转行理藩院展限事。
  42. ^ 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3年6月),上册,页60。
  43.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06-01-002-000139-0038号,道光四年十二月十九日,礼部为顺承简郡王伦柱侧福晋李佳氏所生第八女县君及县君额驸品级折奉旨事致宗人府。
  44. ^ 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3年6月),上册,页114。
  45. ^ 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3年6月),上册,页114。
  46. ^ 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3年6月),上册,页118。
  47. ^ 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3年6月),上册,页177。
  48. ^ 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3年6月),上册,页60。
  49.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06-02-007-001841-0010号,道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宗人府右司为顺承简郡王伦柱之十六女许配外藩已经奉旨行各该处事。
  50. ^ 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3年6月),上册,页114。
  51.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06-02-006-000099-0009号,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宗人府右司为多罗顺承郡王春山之次女许配塔布囊吉兰太事。
  52. ^ 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3年6月),上册,页115。
  53. ^ 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3年6月),下册,页722。
  54.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06-02-006-000118-0022号,咸丰二年七月十七日,宗人府右司为奏闻多罗顺承郡王春山之女许配敖罕贝子达克沁事;06-02-007-002003-0029号,咸丰二年七月二十七日,宗人府右司为顺承郡王春山之七女许配外藩已经奉旨行各该处事;06-01-002-000287-0067号,咸丰二年十二月十一日,礼部为顺承郡王春山第七女格格出聘授为县君并县君额驸品级折奉旨事致宗人府。
  55. ^ 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3年6月),上册,页76。
  56.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06-02-007-002051-0076号,咸丰五年十一月初七日,宗人府右司为顺承勤郡王春山之八女许配外藩已经奉旨行各该处事。
春山 (顺承郡王)
顺承郡王世系
清太祖-礼亲王世系的分支
出生于:1800年6月2日逝世于:1854年5月8日
王室头衔
前任:
父 顺承简郡王伦柱
顺承郡王
道光三年七月-咸丰四年四月
1823年-1854年
继任:
子 顺承敏郡王庆恩
官衔
前任:
贝勒绵誉
正蓝旗汉军都统
道光十五年七月初三日 - 道光十八年闰四月二十六日,革
1835年8月26日 - 1838年6月18日
继任:
鄂山
前任:
赛尚阿
镶黄旗汉军都统
道光二十年正月初八日 - 咸丰四年四月十二日,薨
1840年2月10日 - 1854年5月8日
继任:
惇郡王奕誴
前任:
贝勒绵偲
宗人府左宗人
道光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二日 - 道光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三日
1845年3月29日 - 1848年12月8日
继任:
贝子绵岫
前任:
贝勒绵偲
宗人府右宗正
道光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三日 - 咸丰四年四月十二日,薨
1848年12月8日 - 1854年5月8日
继任:
恭亲王奕䜣
前任:
六员之一
内大臣
道光三十年五月二十七日 - 咸丰四年四月十二日,薨
1850年7月6日 - 1854年5月8日
继任:
六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