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园(英语:Chun Sam Yuen)是香港新界荃湾一条原居民,隶属于荃湾乡事委员会海坝村南台,以“海坝春三园”作正式名称。春三园位于芙蓉山南麓,马闪排路以北,是一条重置的村落,建有8间丁屋,与同为重置的白田坝村马闪排村相邻。[1]

历史 编辑

 
芙蓉山

春三园原本是一座坐落于原上海坝的大宅,位于荃湾青山公路众安街交界(现今荃丰中心一带)的小丘上。春三园由叶氏家族建于1914年,因纪念业主叶锦全父亲而得名。大宅占地约五万呎,有一个大花园及三幢共三千呎的相连大屋。大宅外的牌楼前面刻上“春三园”,背面刻上“南阳堂”。

叶锦全是海坝村原居民,荃湾著名乡绅,有九个子女。叶氏在荃湾是一个具有名气的家族,于芙蓉山拥有十多万呎土地,种满菠萝。[2][3][4]由于叶锦全是荃湾全完堂的值理,春三园在战前是教会聚会的地方。海坝村属杂姓客家村落,海坝叶氏于清朝中叶迁到荃湾,始迁祖是叶昌荣。[5][6]

 
春三园地段在1987年发展成荃丰中心

1941年香港保卫战,叶氏一家在日军挥军南下时与很多其他荃湾乡民一样,租用街渡到青衣岛避难,仅留下叶锦全留守大宅。在香港日治时期,日军占用春三园作为荃湾区宪兵部,并曾作为严刑逼供的场地,起初叶锦全遭羞辱地驱逐,一家暂居于芙蓉山的铁皮屋。于是叶家在战时暗中提供情报予东江游击队,不少家庭成员亦为游击队成员。1944年,叶锦全为了掩护游击队,在实施灯火管制管间开灯,遭日军押回宪兵部,幸得宪兵部里的游击队内应担保始能获释。[7]

战后,香港政府征用春三园作荃湾警署。1951年,警署迁到城门道(1959年再迁至现今新界南总区总部及行动基地),叶氏才取回大宅。1951年起,春三园其中一幢大屋被改用作幼稚园,锦全幼稚园由叶锦全长子叶雅量创办,纪念在1945年去世的叶锦全,是荃湾首间幼稚园,有课室和操场。[8][9][10][11]1956年,锦全幼稚园增建新校舍,有新课室四所。[12][13]1952年,叶锦全侄儿叶德范在春三园另一幢大屋创办德范幼稚园,设有动物园。[14][15]1953-59年,叶德范借出春三园旁边的停车场(现今荃湾多层停车场)建立荃湾商会坊众诊疗所。[16][17]1962年,叶德范于春三园寓所内去世。[18]

1976年,政府收回春三园的地段以兴建地铁荃湾线。1980年代末,叶氏于芙蓉山现址重置春三园,政府亦为春三园建立一个新的牌楼。重置后的春三园是海坝村南台一部分,除叶氏外亦有陈氏居住。

叶氏家族 编辑

叶锦全(1872-1945):荃湾著名乡绅,全完堂领袖之一,协助全完学校及荃湾公立学校创立,日治时期曾是荃湾区区会六名成员之一。

  • 叶雅量(长子,?-2001)[19]:全完堂执事,全完第三小学创校校长,锦全幼稚园创校校监,日治时期曾担任区役所卫生部长。
  • 杨宝余(叶雅量太太,已殁)[20][21]:全完堂执事,锦全幼稚园创校校长、现任校监。
  • 叶恩禄(二子,已殁):战时中共广东省区委,经广东河源准备参加会议时,于日军扫荡时去世。
  • 叶文秋(三子,1918-2010)[7]:又名叶恩和,东江游击队情报员,战后居于广州。
  • 叶蔚清(长女,1921-~2019)[22][23]:东江游击队元朗中队成员,战后在九华径养正学校担任教师,1957年后居于广州。
  • 叶恩光(四子,~1927-1949)[24]:东江游击队成员,战后因车祸去世。
  • 叶恩强(五子,~1931-)东江游击队成员
  • 叶恩基(二女,~1932-):丈夫是东江游击队成员,战后曾任广东台山县经委主任。
  • 叶恩础(六子,~1935-):全完堂现任执事
  • 叶恩畅(七子,~1937-):海坝村南台现任村代表,1960年为叶家带10万港元捐款过关,以支持中国,但被海关押到广州审问。
  • 叶德范(叶锦全侄儿、何传耀大伯,1914-1962)[25][26]荃湾商会创会理事长,德范幼稚园创办人,新界总商会发起创办人,荃湾乡事委员会主席,仁济医院筹建委员会召集人。
  • 叶恩希(叶锦全侄女、何传耀太太)[27]

交通 编辑

荃锦公路
芙蓉山路
马闪排路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熱烈祝賀荃灣鄉事委員會主席荃灣區議會副主席鍾偉平先生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 (PDF). 大公报. 2012-07-09. 
  2. ^ 街知巷聞﹕荃灣 三年零八個月. 明报. 2015-09-06 [2022-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8) (中文(繁体)). 
  3. ^ 叶深铭. 聖俗之爭──論二十世紀初新界傳道會全完堂與地方社會的衝突 (PDF). 2015 [2022-06-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0-18). 
  4. ^ 荃灣芙蓉山私家路糾紛 方丈盼日間公開談判 路主否認要求巨額買路錢. 工商晚报. 1977-08-23. 
  5. ^ 荃灣海壩村葉氏譜系. 
  6. ^ 王永伟. 族谱中的移民:浅析清中前期客家人在新界的分布 (PDF). 2018. 
  7. ^ 7.0 7.1 曾发. 深切怀念叶文秋同志. [2022-06-24]. 
  8. ^ 荃灣創幼稚園紀念葉錦全. 华侨日报. 1951-09-10. 
  9. ^ 傅俊濠、汤泳诗、陆芝兰等. 「香港基督徒合一運動」研究集錄 (PDF). [2022-06-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27). 
  10. ^ 福來邨錦全幼稚園. [2022-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7) (中文(香港)). 
  11. ^ 香港教育大学香港教育博物馆. 再做一次幼稚園生:香港幼兒教育今昔. 中华书局(香港). 2018. 
  12. ^ 荃灣錦荃幼稚園新建校舍奠基三月完成增收學生. 华侨日报. 1956-06-18. 
  13. ^ 錦荃幼稚園新校昨天舉行奠基禮. 大公报. 1956-06-18. 
  14. ^ 葉德範興辦荃灣幼稚園. 华侨日报. 1952-11-03. 
  15. ^ 荃灣德範學校創設動物園. 华侨日报. 1954-03-20. 
  16. ^ 荃灣商會興建坊衆免費診療所由葉德範捐地昨已開工. 华侨日报. 1953-05-05. 
  17. ^ 荃灣商會 - 醫療服務. www.twta.com.hk.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8). 
  18. ^ 新界總商會主席 葉德範逝世. 华侨日报. 1962-08-28. 
  19. ^ 葉雅量弄璋昨歡宴親友. 华侨日报. 1959-03-24. 
  20. ^ 【校園開放日巡禮】福來邨錦全幼稚園. 大纪元时报. 2021-10-22 [2022-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7) (中文(香港)). 
  21. ^ 新界市政署全新會合辦女童軍游泳班結業. 华侨日报. 1980-07-26. 
  22. ^ 香港抗戰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論文集. 香港历史博物馆. 2004 [2022-06-25]. 
  23. ^ 【育苗成才 向阳而生】数十载奋斗,只为育才更好明天. 羊城晚报. 2019-05-31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7). 
  24. ^ 荃灣工人的摯友葉恩光無辜死了荃灣教會青年組善後會. 大公报. 1950-01-23. 
  25. ^ 荃灣鄉事會新委員今日就職 葉德範當選鄉委會主席荃灣各界紛搭牌樓祝賀. 华侨日报. 1960-01-22. 
  26. ^ 荃灣商會有限公司成立七十五週年暨甲午年春節會員聯歡大會 (PDF). 2014 [2022-06-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27). 
  27. ^ 新界婦會積極進行在荃灣區先建一校. 华侨日报. 1959-07-31. 

外部链接 编辑

香港日占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