愕街自动扶梯系统

澳門雀仔園的扶手電梯

愕街自动扶梯系统(葡萄牙语:Sistema de Escadas Rolantes da Rua da Surpresa)是位于澳门澳门半岛雀仔园愕街的自动扶梯系统,是澳门首条户外自动扶梯系统。系统由三段单行设计的自动扶梯组成,连接公局市场巷至东望洋新街,中间贯穿高冠街及白灰街两条横路。愕街自动扶梯系统兴建工程于2014年9月19日展开,造价共1,895万元,2016年7月20日竣工,同年8月1日正式启用[1][2]

位于公局市场巷的系统入口

系统组成 编辑

整个自动扶梯系统总长度约76米,采三段式设计,每段设有一部单向上行扶手电梯(有需要也可更改为下行),并附设有圆拱形透明的雨篷[3]。系统连接雀仔园街市和东望洋新街一带,中间贯穿高冠街和白灰街两条横路,方便民众经此扶梯沿坡直上,利用愕斜巷升降机前往仁伯爵综合医院(俗称“山顶医院”)就诊,免去以往爬坡的不便和安全问题[4]。并且因应系统较为贴近两旁的大厦,因此雨蓬会采用轻质材物料建造并且也可在有需要时拆卸,以达致防火及防盗的目的。为方便长者使用,扶手电梯的踏板高度较一般的低,速度也较慢。系统两旁行人道亦设有扶手和防滑坡。另外,工程也会调整了两旁大厦出入口地台。整组系统采取24小时运作。

历史 编辑

愕斜巷升降机 编辑

2006年9月7日,土地工务运输局计划于东望洋新街安装两部升降机往返仁伯爵综合医院,爬升高度约为十五米。升降机与若宪马路之间设有一道行人通道,市民在步出升降机后横过斑马线往返急诊部,同时于楼梯中央开辟一条连接升降机出入口的通道,系统将会采取24小时运作,当时工程预计2007年第一季动工,设计连建造工程的费用估计约为370万澳门币,同时计划于愕斜巷台阶增设残疾斜道、修缮及美化愕斜巷楼梯(包括墙壁、梯阶和梯台饰面、扶手及照明),以及对愕斜巷进行路面装饰、绿化和安装指示牌等[5]

2008年6月18日,土地工务运输局正式对愕斜巷及若宪马路进行整治工程计划,争取于同年第四季动工,相关建造工程工期约250日,方便行动不便人士往返山顶医院,同时将现有楼梯作全面翻新[6]

2008年7月24日,愕斜巷及若宪马路整治计划建造工程开标,共收到7份标书,建议工程造价由498.9万澳门元至1,180澳门元不等。至于建议的工期,最短的为220天,最长的则为250天,项目争取在同年第四季动工[7]

2008年10月25日,改善工程计划于同年11月动工,计划将在愕斜巷建造两部升降机,以及用一条金属天桥连接升降机与若宪马路,预计工期约为8个月,为了保障居民安全,施工期间行人将暂停使用楼梯,当局协调两间巴士公司加强H1山顶医院专线服务[8]

2008年11月28日,愕斜巷及若宪马路整治计划建造工程正式动工,H1山顶医院专线加强服务并调整行车路线,方便东望洋新街一带居民往返山顶医院[9]

2009年11月,建造工程完工,并提前于同年11月19日上午7时起开放予公众试用,首阶段开放地面层至二层,第三层行人天桥建造工程仍然进行中并未开放使用[10]

2009年12月17日,愕斜巷升降机和相连行人天桥全面开放使用[11]

正式规划 编辑

因应澳门地理条件和市民的出行方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提出在东望洋山区建设多个步行系统,并因应经雀仔园使用愕斜巷升降机前往仁伯爵综合医院的人流增多,于是提出为陡斜难行的愕街设置自动扶梯系统,方便市民通行。

2012年11月12日,澳门特区政府运输工务范畴一众官员向雀仔园一带商户介绍拟在愕街及罗宪新街兴建自动步行系统的初步构思,并收集意见。并指出有关步行系统不但有利长者及行动不便人士通行,再配合各区无障碍步行系统及交通转乘工具,对行人起到分流与转折作用,同时亦可整治及美化周边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素。当时构思拟于罗宪新街的中央设置单向上行扶手电梯,而愕街中央则设置单向下行扶手电梯,采用三段式设计,不影响横向行人道及行车道的使用,且扶手电梯两边各预留1.8米以上的步行空间[12]

计划提出后,土地工务运输局联同交通事务局分别向该区坊会、商户、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介绍及向该区住户收集意见。2013年7月展开系统工程的钻探工作,并开始编制工程图则。同年10月10日,于愕街摆设展板,向市民进一步介绍更多系统内容,为期两周。[13][14]

开标与兴建 编辑

2014年6月12日,工程开标,参与竞投的6份标书全获接纳,竞标最长工期为450天,并预计造价介乎1,300多万至2,300多万澳门元[15]。 2014年9月19日工程正式动工。原计划系统将于2015年年尾展开测试[16],及后又提出2016年2月展开测试[17],政府指因两蓬承重设计不符合要求而要求承建商更换而导致工程延误。工程最终延至同年7月20日完工[18],并于同年8月1日对外开放[19]

社会倡议 编辑

2018年7月4日,中区社区服务咨询委员会召开会议,三位委员提议于罗宪新街兴建下行自动扶手电梯,彻底解决落山难的问题。他们实地考察和访问发现,老弱病残者或孕妇落山要行经一段较长的斜坡路或楼梯,除不便外,安全隐患也较大,尤其是天雨路滑时。而附近居民对此也颇有意见,强烈期望也有扶梯落山[20]

2022年11月上旬,传新澳门协会理事长兼澳门立法会第七届直选议员林宇滔指出,愕街自动扶梯系统为每日大量需要前往山顶医院的居民提供便利,但由于系统只设有上行往东望洋新街的电梯,当长者和行动不便人士需要从东望洋新街往雀仔园街市方向时,就只能由愕街自动扶梯旁的斜路或罗宪新街的石级前往雀仔园水坑尾,对于不少行动不便的长者极为不便,下雨天更经常有行人滑倒。翻查资料在2012年当局已规划兴建两条自动扶梯系统分别设于愕街和罗宪新街,其中罗宪新街的规划一直搁置至今[21]

相关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愕街自动扶梯系统开放使用 土地工务运输局 2016年8月1日
  2. ^ 愕街電扶梯便民出行. 澳门日报. 2016-07-21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3. ^ 愕街自动扶梯完工便民上山顶[永久失效链接] 《市民日报》 2016年7月21日
  4. ^ 步行「捷」點 連通城市. 澳门杂志 (136). [202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5). 
  5. ^ 往來仁伯爵綜合醫院的載人升降機明年初安裝. 土地工务运输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06年9月8日. 
  6. ^ 愕斜巷及若憲馬路整治短期內公開招標. 土地工务运输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08年6月19日. 
  7. ^ 愕斜巷及若憲馬路整治計劃建造工程今開標.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08年7月25日. 
  8. ^ 愕斜巷升降機建造工程十一月動工.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08年10月25日. 
  9. ^ 至山頂醫院之升降機工程周五動工.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08年11月27日. 
  10. ^ 愕斜巷升降機提前於明早七時起開放試用.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09年11月19日. 
  11. ^ 愕斜巷升降機和相連行人天橋明全面開放使用.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09年12月17日. 
  12. ^ 愕街羅憲新街擬建步行系統. 正报. 2012-11-13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13. ^ 愕街自动扶梯系统争取年内招标[永久失效链接] 《新报》 2013年10月10日
  14. ^ 愕斜巷自動扶梯便民通行. 正报. 2013-10-11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15. ^ 六标书竞投愕街自动扶梯建造工程[失效链接] 土地工务运输局 2014年6月12日
  16. ^ 愕街自动扶梯料年底测试[永久失效链接] 《澳门日报》 2015年10月10日
  17. ^ 愕街电扶梯下月测试[永久失效链接] 《澳门日报》 2016年1月30日
  18. ^ 愕街自動扶梯系統工程竣工. 土地工务运输局(DSSOPT).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6年7月20日. 
  19. ^ 愕街自動扶梯系統開放使用. 土地工务运输局(DSSOPT).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16年8月1日. 
  20. ^ 中區諮委倡羅憲新街加裝自動扶梯落山. 正报. 2018-07-05 [202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2). 
  21. ^ 增建電梯扶梯及風雨連廊 方便無障礙實現共融社會? (宇論滔滔 2022年11月4日). 2022年11月4日 [2023年1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