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道卫理教会村

循道卫理教会村是由香港循道公会和香港卫理公会于1950-60年代在香港兴建的四个平房区,安置寮屋居民、渔民及难民,并提供医疗、教育和社区服务。四条教会村已于1970-80年代陆续清拆。

卫斯理村(大坑) 编辑

 
亚斯理堂2006

亚斯理村(大窝口) 编辑

英文名称Ausbury Village,又称Tai Wo Hau Cottage Area。由卫理公会于1959年兴建,座落于荃湾的大窝口,共有115间三合土平房,安置荃湾海边的木屋居民。平房区被大窝口道分割成两部分。大部分平房(89间)位于今日大窝口道以南、亚斯理堂东南面山坡上,分成六个台阶,2至6间平房一排。小部分平房位于大窝口道以西,今日全完第二小学西面山坡,俯覧重建前的大窝口邨第10及11座,4至9间平房一排。[1]

1960年亚斯理堂社区中心成立,兴办各种社会福利服务、医疗、教育及宗教工作,回应村民各方面的需要。包括夜间自修班、打字班、儿童节晚会、儿童健康比赛、新春荃湾社区摊位游艺比赛、京剧晚会、少年夏令会、钢琴班、英语学会、电影放送、图书室、羽毛球比赛和摄影班等,成为当时大窝口区内设备最完善的社区活动场所。 [2]

1979年,因危险斜坡关系,有部分位于亚斯理堂东南面山坡上、较高地段平房(26-27, 65-84号)被清拆[3]。1989 年9月亚斯理村剩下的平房清拆,亚斯理堂社区中心则保留。

爱华村(柴湾) 编辑

爱华村(Epworth Village)的命名是为记念循道会创立人卫斯理约翰在英国童年的居所(林肯郡爱华村的牧师楼Epworth)。爱华村位于今日兴民邨位置,依山而建,坐西向东,背靠大潭道,面向柴湾道。1960年陆续建成,共有372间平房石屋,分成多幢4-12间一排的排屋[4]。平房中100间由新西兰海外救济理事会捐赠港币16万建成。1961年初开始有居民陆续迁入[5]。平房分四个阶段落成。平房按面积分为半单位、一单位和个半单位三类。入伙时租金分别为五元、十元和十五元。

爱华村设有一所服务中心,包括礼堂、幼稚园课室、教会及社会工作人员办公室等。爱华村合共安置了2500多人,规模远比卫斯理村及亚斯理村为大[6]。1977年爱华村清拆,建成现在的兴民邨,但1960年代兴建的服务中心建筑物仍然保留到现在[7]

爱德村(大埔) 编辑

1969年,卫理公会在美国浦氏救济基金委员会(Plummer Relief Fund)的支持下,在大埔兴建了第四条平房新村,以安置元洲仔渔民。4月28日落成入伙,命名为“爱德村”(St Andrew’s by the Sea Village,当时亦称圣安得路村),因为使徒安德烈亦是渔民出身。

该村位于大埔下坑,今日船湾堆填区以北山坡,紧贴汀角路[8]。共154个单位,两层式平房石屋,每单位200平方呎,设有厨房、露台及水电设备。以当时创新的预制件装嵌方式建成,耗资逾一百万港元[9]

村内设有幼稚园和诊所,服务村民,由教友担任医生及教师。与其他三条新村不同之处是教会不再直接管理村务,而是藉着“改善生活合作社”的成立,帮助村民自治,类似“信义新村”及“美经援村”的制度。浦氏基金委员会于1972年正式解散,但翌年得到政府的批准,卫理公会将爱德村的房屋移交合作社,实践自治。随着大埔区的发展,爱德村于1990年清拆[10]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2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2. ^ 存档副本. [202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30). 
  3. ^ 大公报, 1979-03-05 1:1 000 7-SW-16D (Ed 1980-05)
  4. ^ 地政署地图 1:600 215-NW-9 (1962, 67)
  5. ^ 香港工商日报, 1960-11-29
  6. ^ 香港工商日报, 1968-12-05
  7. ^ 地政署地图 1:1 000 11-SE-19A (1977, 1978)
  8. ^ 华侨日报, 1969-01-15 华侨日报, 1969-04-28
  9. ^ 工商晚报, 1969-04-07
  10. ^ 邢福增,《愿祢的国降临》,香港:建道神学院,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