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焜

臺灣水墨畫家、書法家及書畫教育者

张志焜(1923年—2017年8月8日[1]),字若谷,别号涵虚主人。台湾水墨画家、书法家及书画教育者,长居台东,为台湾东部代表性的水墨画家,擅长台湾东部风景的山水画以及花鸟画。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张志焜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1943年就读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就学期间李可染林风眠潘天寿等老师熏陶。就学期间因中国抗日战争国军豫湘桂会战失利,于1944年参加青年军,直至抗战结束后1946年返校修业,1947年毕业。[1]

张志焜毕业后因国共内战再度参军,1949年随军来台,就读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军官训练班,随部队驻防金门、澎湖,但1958年受孙立人兵变案牵连,被迫提前退伍,退伍后移居台东。[2]

中年 编辑

张志焜在台东,初期曾从事经营农场、广告业、报社编辑等工作。1959年首次于省立台东社会教育馆举办个展,受当地美术教育界注意。1964年起任教于台东鹿野国中新生国中等学校,担任美术老师。[2]

张志焜于1983年创立涵虚小筑个人画室,开始专注水墨画作及书画教育。1984年他到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进修,受书法家汪中指导精进书法技艺。[1]晚年亦应邀至中国南京、苏州及香港等海外画展参展。

晚年 编辑

张志焜1988年自台东新生国中退休,之后专注于美术社会教育及美术创作,含括在学学生、青年乃至于退休人员,也到东成技能训练所的受刑人进行推广教育。[3]他培养许多书画学生,因此也被视为台东的美术教育最重要推手。[4]2002年获台东县政府颁发第一届台东资深艺术家。[2]

张志焜晚年身体健壮,且每天以书画创作调养身心,2012年举办《张志焜九十岁墨痕》引起画坛及地方各界回响。[5]

2018年8月8日去世,享年95岁。[6]

创作风格 编辑

张志焜是少数受过中华民国大陆时期艺专教育,并在战后来台的现代专业画家,他的创作风格深受现代西画影响。[7]他的水墨创作主题以山水画及花鸟画为主,另有书法创作。[1]

他的山水画多以台东的山岳景色为主题,如都兰山白玉瀑布等,结合故乡四川云雾缭绕的意境,形成个人思乡情怀的景致。花鸟画则以荷花、鸡、金鱼为主,呈现个人的心境与生活观察。[2]

他的山水画主要有早期和晚期风格:早期运用西方水彩技法在水墨中,运用各种色彩及渲染技法创造色彩丰富的绘画风格。晚期脱离单纯的渲染技法,运用“勾、皴、擦、染、点”等山水画笔法,以墨色深浅创造出似与不似实景的构图,以产生意境上的突破。[2]

花鸟画早期多为写实风格,详实描绘动物与花的风格,中年以后多以简洁的画笔呈现动物形体美感,以展现个人的心境。[2]

评价 编辑

  • 台湾山水画家张光宾评价其风格为“笔简意远”。[8]
  • 台东大学美术产业系教授兼人文学院院长林永发评其绘画创作风格“讲究朴素”、“崇尚自然”、“发挥个性”。[8]

代表作 编辑

  • 2009年水墨画《台东都兰圣山》
  • 2009年《台东小山》
  • 2016年水墨画《台湾东海岸后山一脉》

展览 编辑

个展 编辑

  • 1958年 个展,台湾省立台东社会教育馆,台东[9]
  • 1984年 个展,国军文艺活动中心,台北[9]
  • 1987年 个展,高雄文化中心,高雄[9]
  • 1991年 个展,高雄市立社会教育馆,高雄[9]
  • 1993年 个展,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台中[9]
  • 1994年 个展,台湾省立彰化社会教育馆,彰化[9]
  • 1994年 个展,华视视听中心,台北[9]
  • 1994年 个展,金品艺廊,台北[9]
  • 1995年 个展,桃园县立文化中心,桃园[9]
  • 1996年 个展,台湾省立新竹社会教育馆,新竹[9]
  • 1999年 个展,台湾省立台东社会教育馆,台东[9]
  • 2002年 个展,中国四川岳池[9]
  • 2003年 “八十回顾展”,台湾省立台东社会教育馆,台东、台湾省立彰化社会教育馆,彰化[10]
  • 2004年 “八十回顾展”,台湾省立新竹社会教育馆,新竹[9]
  • 2006年 个展,中国北京、深圳[9]
  • 2007年 书画个展,台湾省立台东社会教育馆,台东[9]
  • 2012年 “九十岁墨痕展”,国立台东生活美学馆,台东[9]

联展 编辑

  • 1960年 李淑英联展,台湾省立台东社会教育馆,台东[9]
  • 1986年 涵虚同门画展,台湾省立台东社会教育馆,台东[9]
  • 1986年 涵虚同门画展,花莲县立文化中心,花莲[9]
  • 1992年 涵虚同门画展,台湾省立台东社会教育馆,台东[9]
  • 2000年 联展,中国江苏南京、苏州、怀安[9]
  • 2002年 香港师生联展,香港[9]

家庭 编辑

张志焜育有3子。次子张中白为知名台湾地质学家。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张筱白 (编). 張志焜藝術生活探源. 台中: 中华书画艺术研究会. 2000年12月. 
  2. ^ 2.0 2.1 2.2 2.3 2.4 2.5 张筱白. 張志焜藝術創作生命史之研究 硕士论文. 台东: 国立台东大学教育学系. 2008年5月. 
  3. ^ 台东师范学院实习辅导处. 台東縣資深藝術家鄉土教材專輯. 台东市: 国立台东师范学院实习辅导处. 
  4. ^ 唐汉福 (编). 臺東縣美術發展史. 台东: 台东县政府. 1990年. 
  5. ^ 张武吉. 後山台東有一老 張志焜90歲墨痕. 人间通讯社. [202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4). 
  6. ^ 向藝術大師致敬:張志焜書畫紀念展. 曙光季刊. 2017年11月, (114期). 
  7. ^ 林永发; 林胜贤. 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台東地區. 台北: 日创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3年10月. 
  8. ^ 8.0 8.1 张筱白. 張志焜九十歲墨痕. 台东: 国立台东生活美学馆. 2012年. ISBN 9789860336801. 
  9.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9.20 9.21 张志焜. 美哉臺東:張志焜書畫紀念展. 台东市: 国立台东生活美学馆. 2017年10月. ISBN 978-986-05-3535-8. 
  10. ^ 张志焜. 張志焜八十書畫回顧展專集. 台东: 国立台东社会教育馆.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