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革囊星虫

弓形革囊星虫(学名:Phascolosoma arcuatum),俗称海丁泥蒜土笋[4],是星虫的一种,属于星虫动物门革囊星虫纲革囊星虫属[4][5]。本物种常用于制作土笋冻[6]

弓形革囊星虫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星虫动物门 Sipuncula
纲: 革囊星虫纲 Phascolosomatidea
目: 革囊星虫目 Phascolosomatiformes
科: 革囊星虫科 Phascolosomatidae
属: 革囊星虫属 Phascolosoma
种:
弓形革囊星虫 P. arcuatum
二名法
Phascolosoma arcuatum
Gray, 1828
异名
  • 可口革囊星虫 Phascolosoma esculenta Chen & Yeh, 1958 (J.E. Gray, 1828)[1][2][3]
厦门食堂的土笋冻
一份土笋冻,常蘸着芥末酱或辣酱或醋等。

本物种的线粒体基因已被测序,并因此而确认星虫动物门与环节动物门关系密切,只是其分节已退化消失[7]。本虫在1958年也被命名可口革囊星虫(学名:Phascolosoma esculenta),但现一般认为是主观的异名[3]

分布 编辑

“可口革囊星虫”是中国的特有品种,分布于华东及华南各省区,北起山东[5]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4]的泥质或沙泥质的中、高潮区滩涂[5]。由于其栖息地被污染及渔民大量滥捕,其数量近年锐减[4]。目前已成功人工繁殖[8]

WoRMSURMO纪录认为可口革囊星虫跟其他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中西部的弓形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arcuatum)是同一物种[3]。《台湾物种名录[9]、《中国动物志》收录状况相同[10]

生长周期 编辑

可口革囊星虫在交配产卵后,长成海球幼体;海球幼体经过12~14天的培育,开始营底栖生活[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陈义,叶正昌.我国沿海桥虫类调查志略.动物学报,1958,10(3):265~278.
  2. ^ 周迎松; 丁理发; 徐继林; 李广宇; 严小军. 可口革囊星蟲主要營養要素的分析. 营养学报 (天津: 中国营养学会/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7年, 2007年 (第4期) (中文(简体)). 
  3. ^ 3.0 3.1 3.2 van der Land, Jacob; Saiz-Salinas, José. Phascolosoma (Phascolosoma) arcuatum (Gray, 1828). WoRMS. 2009-08-07 [2017-06-14]. 
  4. ^ 4.0 4.1 4.2 4.3 4.4 曾梦清; 蒋艳; 蔡德建; 文雪; 游出超. 可口革囊星虫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水产科技情报. 2014年, 41 (第2期) [2017-06-13]. doi:10.3969/j.issn.1001-1994.2014.02.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简体)). 
  5. ^ 5.0 5.1 5.2 吴洪喜; 应雪萍; 陈琛; 周志明; 曾国权. 可口革囊星虫胚胎与幼体的发育. 动物学报 (期刊). 2006年, 2006年 (第4期) (中文(简体)). 
  6. ^ 夏芳. 闽南美食土笋冻:是“虫”不是笋. 大闽网. 2014-04-08 [2016-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1) (中文(简体)). 
  7. ^ Shen, X.; Ma, X.; Ren, J.; Zhao, F. A clos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ipuncula and Annelida evidenced from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sequence of Phascolosoma esculenta. BMC Genomics. 2009, 10: 136. PMC 2667193 . PMID 19327168. doi:10.1186/1471-2164-10-136 (英语). 
  8. ^ 吴洪喜; 陈琛. 可口革囊星虫人工繁殖試驗. 海洋科学 (期刊) (青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0年, 34 (第3期): pp21–25 (中文(简体)). 
  9. ^ Phascolosoma arcuatum (Gray), 1828 弓形革囊星蟲. TaiBNET. [2021-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1). 
  10. ^ 周红, 李凤鲁,王玮 (编). 中国动物志.无脊椎动物.第46卷.星虫动物门、螠虫动物门 (PDF).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2021-12-31]. ISBN 978-7-03-018693-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2-31). (目录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