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道行军为中国古代唐朝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东扩的西征军事计划。

背景 编辑

开元元年(公元713)中国唐朝唐玄宗欲恢复中国在中亚上的统治地位。他即位时当时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吐蕃后东突厥对唐朝的威胁都已相对减轻,而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威胁则有增无减。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东扩形势迫使唐朝重新强化西北边防体系,组织对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反攻。开元元年(公元713),唐朝设立碛西节度使,任用阿史那弥射之孙阿史那献为节度使,首次组织对阿拉伯扩张的反攻行动——“定远道行军”,阿史那献为定远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献留北庭都护郭虔环守庭州,亲自统兵西征。

过程 编辑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阿史那献平定了西突厥首领都坦叛乱,收复碎叶(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市西南8公里处)。到了开元三年(公元715年)阿拉伯和吐蕃共立阿了达为拔汗那(费尔干纳谷地)王,调集军队进攻拔汗那。原来的拔汗那王兵败之后,奔往唐朝安西都护府求救。而唐朝监察御史郭孝嵩对当时的安西都护吕休璟说:“不救则无以号令西域。”,于是统一调动安西、北庭两道四镇三军以及西域诸蕃国兵力,进军中亚的河中地区,发生了拔汗那之战

拔汗那之战过后阿史那献因作战失利被免去碛西节度使职务,但保留定远道行军大总管称号。后来唐朝开始起用北庭都护郭虔环来主持“定远道行军”的西征军事行动。郭虔环就职前,向唐廷“奏请募关中兵一万人往安西讨击,皆给公乘(爵位名,分20等级),兼供熟食”唐玄宗皆予许诺。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所募官兵到达安西(库车),由庆王李琮受任遥领安西大都护,郭虔环为安西副大都护、四镇经略大使,全权主持西征军事行动。

结局 编辑

然而此时中亚的形势已大变。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新任哈里发苏莱曼-伊本一世起用洞悉河中形势的耶济德为呼罗珊总督,唐朝的西征讨击“竟无克获之功”,定远道行军计划形同废除。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