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神话(英语:Mythology of Indonesia)为数甚多,原因是印尼原住民英语Native Indonesians族群有数百种,而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神话和传说,用来解释族群的起源、描述祖先以及信仰体系中的邪灵或是祈的故事。也发生透过把较旧的传统与较新的外来思想交织,而发生融合的情况。例如,较古老祖传神话与外来的神话(如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圣经所带来者)的融合。

依据印度教古籍《摩诃婆罗多》而撰写的印尼神话 -《爪哇四行诗印度之战英语Kakawin Bhāratayuddha》,其中情节以哇扬皮影偶戏形式呈现的玻璃画。

外来影响 编辑

有些直至最近几世纪才与外部世界接触的印尼原住民,本来就拥有自己古老的神话和神祇,这些本土神话相对较少受到外来的影响,例如托拉查人尼亚斯人英语Nias people巴塔克人达雅族巴布亚人。相对的,早在公元1世纪,爪哇族巴厘岛人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巽他族就已受到印度教神话的影响。印度教神祇英语Hindu deities、传说和史诗(如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就受到大量采用,并由于历经多年,已变成独特的印尼当地形式。

许多印度教-佛教中的神话人物都出现在爪哇岛和巴厘岛神话中,例如印度教中的德瓦塔英语devata(较小或特定的神祇)、阿修罗飞天女神(在爪哇语中称为hapsari或是bidadari)和紧那罗等。而本土代表大自然之神,如 塞马尔英语Semar(爪哇守护神)、戴维·丝莉英语Dewi Sri(稻米女神)和南海女神英语Nyai Roro Kidul,或被认定为印度教的对应神祇(例如戴维·丝莉被认为是毘湿奴的妻子吉祥天女),那些未在印度教存在者,也被纳入爪哇-巴厘岛印度教万神殿中(塞马尔和他三名收养儿Punakawan英语Punakawan被纳入叙述摩诃婆罗多史诗故事的哇扬皮影偶戏中,是群保护爪哇岛的小丑仆人)。印尼语文中有几个名称指的就是神的意思,例如dewa (提婆)、dewi (提毗)、dewata (德瓦塔),在当地传统中,男神通常称为Batara,女神通常称为Batari。这些名字与菲律宾原住民神话中的巴塔拉(Bathala)和迪瓦塔(Diwata)有类似的含义。

伊斯兰教传入印尼群岛之后,伊斯兰神话英语Islamic mythology,尤其是与魔鬼、邪灵、镇尼天使等与精灵有关的神话开始融入印尼神话之中。在苏门答腊岛马来族亚齐米南加保人的神话几乎完全被伊斯兰神话所取代。然而当地对森林守护者、水鬼或闹鬼之处等的信仰依然存在,通常会将其与镇尼或是逝者受难的灵魂做关联。

创世神话 编辑

创世神话是大部分宗教传统中,对人类起源生命起源宇宙和世界,加上土地诞生的观念,用以解释其祖先从何而来。大多数印尼原住民族群,尤其是那些未受其他传统影响到的,都有创世神话以解释宇宙、神和神灵,以及他们祖先的起源。

古代爪哇族和巴厘岛人都相信一种看不见,称为( Hyang)的精神实体。这种精神代表神圣,或是代表祖先。在古巽他族信仰(Sunda Wiwitan)、喀嘉文(Kejawen)和巴厘岛印度教中均有对这种精神实体表达崇敬的做法。

根据苏拉威西岛上一些族群神话,地球由巨大的鹿豚背着。当鹿豚身上发痒,而把背部摩擦一棵巨大的棕榈树干时,就发生地震。这个神话在印度教神话中有对应的说法,毘湿奴的第三个化身 - 筏罗诃是头巨大的野猪,把整个世界背在身上。

达雅族 编辑

达雅族原住民的卡哈林干信仰英语Kaharingan泛灵论中的一种。达雅族于世界初始的宇宙战争后的中土世界中,由一对雄性和雌性蛇形龙鸟所生出。这对原始夫妇是达雅族艺术中最普遍表达的主题中的一种。神话中所描述的冲突以相互的、衍生后代的谋杀告终。死者身体的各个部分,一步一步形成现在的宇宙。原始宇宙的牺牲性创造,最终重新和谐,体现在一年的季节交替、河流(上游和下游)和土地的相互依存、耕种土地和降下雨水、男性和女性结合、社会阶层的区别和合作、战争和与外国人的贸易,发生在人们生活的各方面,甚至也包括纹身,住宅处的布局和年度更新仪式以及丧葬礼仪等。[1]这种信仰方式因族内不同群体也有差异,但巫师的作用最为重要,这类人是达雅族信仰的核心,他们可透过进入恍惚的状态而转移到不同的境界,把天堂(上层世界)和地球,甚至是冥界等领域结合在一起,例如通过召唤正前往天堂死者之地途中的灵魂来治愈病人,陪伴和保护前往上界途中的死者灵魂,主持一年一度的农业祭典等。[2]当尊贵人士(kamang)过世时,丧葬仪式最为繁复。[3]在特定的宗教活动时,族人相信祖先的灵魂会降临参加,进行这种活动是为尊崇以及荣耀先人,以及祝祷族人有​​繁荣的未来。

巴塔克人 编辑

巴塔克人有许多创世神话的版本。欧洲学者从19世纪中叶开始,用他们本国语言(主要是荷兰语)记录下大量的巴塔克人故事。[4]

当世界的时间刚开始时,只有天空,下面是片大海。天上住着众神,海里的冥界住有一条名为Naga Padoha的巨龙 。当时地球还没出现,人类也不存在。创世之初存有一位名为Mula Jadi Na Bolon的天神,但并未有这位天神由何而来的说法。天神之名可粗略翻译为“原始乍现”。万物起源均可追溯到这位天神。天神穆拉·贾迪(Mula Jadi )住在上层世界,上层世界又分为七层。他的三个儿子,长子巴塔拉上师英语Batara Guru、三子Mangala Bulan印度尼西亚语Mangala Bulan和二子Soripada印度尼西亚语Soripada是由穆拉·贾迪与母鸡交媾所产下的蛋中孵出。在创世时,有两只燕子充当穆拉·贾迪的信使和助手。在不同的神话版本中,燕子的功能并不相同。穆拉·贾迪生了三个女儿,然后将她们许配给三个儿子作为妻子。人类是这三对夫妻的后人。除穆拉·贾迪的三个儿子之外,另有一位名为阿希亚希(Asiasi)的神祇,只是其地位与功能不明。有某些证据显示阿希亚希或许是为达成三位神祇一体而创造出。[4]

冥界(即原始大海)的统治者,是名为那伽·帕多哈(Naga Padoha)的蛇龙,在原始乍现之前即已存在,它似乎是穆拉·贾迪的对手。那伽·帕多哈既是冥界的统治者,在地球的创造中也有重要的功能。[4]

前述六位神祈(天神穆拉·贾迪及其三子,再加上阿希亚希和那伽·帕多哈)在巴塔克人的祭祀仪式里面都居次要角色,信徒不会奉献祭品,也没为它们建立祭祀场所。他们只在祈祷时受到召唤,前来协助。[5]

地球和人类的起源主要与巴塔拉上师的女儿希莉克·帕鲁珈(Sideak Parujar)相关,她是地球的真正创造者。她原来被安排与形如蜥蜴的Mangala Bulan(天神穆拉·贾迪的第三儿子)之子联姻, 但逃离,并利用一条纺线从天空降到中间世界,当时此处仍是一片荒芜的水世界。希莉克·帕鲁珈拒绝回到天界,但在水世界中感觉苦闷。穆拉·贾迪疼惜孙女,因此送给她一把泥土,让她有地方居住。莉克·帕鲁珈受命拓展这片土地,大地此后变得又宽又大。但这位女神却无法休养生息太久。大地扩展太快,终于压迫到藏于水中巨龙的头上。它受到重压而呻吟,尝试通过滚动来摆脱。大地受到大水淹没,几乎遭到毁灭。精明的希莉克·帕鲁珈得到穆拉·贾迪之助,终于战胜巨龙。她将一柄利剑刺入那伽·帕多哈的身体,只留剑柄在其体外,然后将巨龙囚禁在铁块中。每当它在束缚中扭动时,就会发生地震。

在那位形如蜥蜴的Mangala Bulan之子(众神为她安排的丈夫)取了另一名字和换为另一形状后,希莉克·帕鲁珈终于和他完婚,而生下一男一女的双胞胎。当小孩长大后,希莉克·帕鲁珈和其丈夫回到上层世界,把小孩留在地球上。人类是他们两人结合后的子孙。

这对夫妇在多巴湖西岸一座名为Pusuk Buhit的火山定居,并建立Si Anjur Mulamula村。 巴塔克人神话中的祖先,Si Raja Batak是这对夫妇的孙子。[6]

托拉查人 编辑

拖拉查人的原住民信仰属于多神泛灵论,称为aluk(“道路”之义,有时则译为“法律”)。在这个族群神话中,他们的祖先透过阶梯从天而降,之后的族人仍透过这条阶梯作为与称为Puang Matua创造神交流的媒介。[7]根据aluk信仰,宇宙分为上界(天堂)、人界(土地)和冥界。[8]起初是天和地结合,然后有了黑暗,透过分离,最后出现光明。动物生活在一个由柱子围成的矩形空间(冥界)内,大地归于人类,透过马鞍形的屋顶覆盖,天界在上。托拉查人的神祇有Pong Banggai di Rante(地球之神)、Indo' Ongon-Ongon(会引发地震的女神)、Pong Lalondong(死亡之神)和Indo' Belo Tumbang(医药女神)以及其他的神祇。[9]

阿斯马特族 编辑

在印尼南巴布亚省阿斯马特县Fumeripit印度尼西亚语Fumeripit, Pulau Tiga, Asmat区的神话中包含有居住在海岸地区阿斯马特族的起源。神话中说Fumeripit是阿斯马特土地上的第一个人。 他的独木舟沉入海中,遗体搁浅在当地海岸,而被一只神奇之鸟救活。由于Fumeripit感到孤独,开始雕刻许多木人,他再创造蒂法鼓英语Tifa (drum)用来演奏,而让这些木人神奇地变为活人,成为阿斯马特人的祖先。

巽他族 编辑

根据巽他族的原住民信仰(Sunda Wiwitan),一位名叫Sang Hyang Kersa(香 (Hyang))的至高无上之神创造出宇宙,以及其他神祇,如地母神(巽他族)英语Sunan Ambu 和巴塔拉上师(Batara Guru,在皈依印度教后被认为就是湿婆)。巽他族中许多神祇都由印度教承袭而来,例如因陀罗和毘湿奴。 Batara Guru作为众神之最而统治kahyangan(参见古巽他族信仰中Alam kahyangan,或称svarga英语svarga的境界),而崇高的香仍然无法被人看见。根据巽他族的传说,当hyangs(众神)快乐和微笑时,就神奇的创造出普良安英语Parahyangan高地。为填满这片土地,香也创造出动物和恶魔,而苏兰贾纳的故事英语Wawacan Sulanjana中关于稻米女神戴维·丝莉的神话,则解释地球上稻米和植物的起源。[10]香还在Sasaka Pusaka Buana(地球上的圣地)创造7位batara(小神)。这些batara中最古老的一位称为Batara Cikal,被认为是巴堆族英语Baduy people(巽他族中的一支)的祖先。其他6位batara统治著巽他族地区不同的地点。[11]

巽他族民俗传说也解释某些事物和地方的起源。巽他族传说Sangkuriang英语Sangkuriang包含有对史前万隆古湖英语Lake Bandung的叙述,以及说明覆舟火山的起源。 而史诗故事Ciung Wanara英语Ciung Wanara则把巽他族和爪哇族之间的关系解释为两个兄弟间竞争的故事。

爪哇族 编辑

爪哇神话《Tantu Pagelaran英语Tantu Pagelaran》描述爪哇岛的起源。巴塔拉上师(湿婆)命令梵天和毘湿奴让人类到爪哇岛居住。然而当时爪哇岛在海上自由漂移。为让该岛保持静止,众神决定透过搬动南瞻部洲(古印度文献中常用于描述大印度地区的名称)须弥山的一部分,附加在爪哇岛上,将其固定在地球上。[12]毘湿奴化作巨,背负须弥山,梵天神化作那伽印度神话中的蛇神),将身体包覆住山体和巨龟的背,让须弥山得以安全运达。从西向东移动,一路散落在爪哇的山体成为当地的火山和山区。须弥山主体停留在爪哇东部。后来众神砍掉一小尖峰,形成潘拿古南火山(Mount Pawitra),须弥山的主要部分成为塞梅鲁火山 - 湿婆的居所。

阿吉·萨卡英语Aji Saka讲述的是传说中名为阿吉·萨卡的爪哇首位国王把文明带到爪哇的故事,以及爪哇字母的起源。[13]在众神创造并固定爪哇岛后不久,人类即可在当地居住。然而,首先统治该岛的种族是压制所有生物并会食人的denawa(巨型恶魔)。爪哇岛上的首个王国是万丹·库姆兰王国英语Medang Kamulan,国王名为巨人国王德瓦塔·岑卡(Dewata Cengkar),他很残酷,会吃自己人民的肉。

有一天,一位名阿吉·萨卡的年轻智者来与德瓦塔·岑卡战斗。阿吉·萨卡来自Bumi Majeti。有些消息来源认他是来自南瞻部洲的斯基泰人,因此名字中会有萨卡两字。阿吉·萨卡有一天告诉他的两个仆人多拉(Dora)和森博多(Sembodo)说他要去爪哇。他告诉他们,当他不在家的时候,他们俩都要保护他名为Pusoko的传家宝英语heirloom。阿吉·萨卡到达爪哇后,进入内陆,抵达万丹·库姆兰王国。经过一场战斗,阿吉·萨卡将德瓦塔·岑卡推入南海。 阿吉·萨卡并未死亡,而是变成Bajul Putih(巴珠·普提,一条白色鳄鱼)。阿吉·萨卡因此成为万丹·库姆兰王国的新统治者。

与此同时,达达潘(Dadapan)村的一名妇女发现一枚鸡蛋。她把鸡蛋放在她的Lumbung (稻米仓库英语rice barn) 里。过一段时间,鸡蛋消失,而出现一条蛇。村民们想将蛇杀死,但蛇说:“我是阿吉·萨卡之子,请带我去见他”。阿吉·萨卡告诉这条蛇,如果他能将位于南海的巴珠·普提(Bajul Putih)杀死,他就承认蛇为其儿子。经过一场漫长而激烈的战斗,这条蛇终于把巴珠·普提杀死。

阿吉·萨卡依照承诺,承认这条蛇为其子,并为它取名为迦卡·玲珑(Jaka Linglung,笨男孩之义)。但迦卡·玲珑在宫中贪婪的吞下见到的宠物。阿吉·萨卡因此将迦卡·玲珑驱逐到佩桑加(Pesanga)丛林中。它遭到紧紧捆绑,连头都无法移动。只能吃送进嘴里的东西。

有一天,村里有九个村男孩集体进入丛林里玩耍,而突然下起大雨,他们找到一个山洞避雨。除一个患皮肤病的留在洞口外,其余八名男孩走进洞内,顿时山洞崩塌,八名少年失去踪影。只剩留在洞外的那位没事。此洞穴实际上就是是迦卡·玲珑的嘴巴。

阿吉·萨卡统治万丹·库姆兰王国后,派使者通知他的忠仆将pusoko送到爪哇。朵拉找到森博多,通知他有此事。森博多清楚记得阿吉·萨卡的交代,除阿吉·萨卡本人之外,任何人都不能取走pusoko。朵拉和森博多两人互不信任,怀疑对方企图偷走pusoko,而发生战斗至死。阿吉·萨卡好奇为何取个传家之宝需要这么久的时间,自己回家后却发现两个忠仆的尸体,以及造成死亡的巨大误会。 阿吉·萨卡为他们创作一首诗,后来成为印尼hanacaraka文字系统中爪哇字母的起源。爪哇字母所组成的全字母句可构成一首完美的诗,将之逐行翻译如下:[14]

Hana caraka (有)两个信使
data sawala (他们)间怀有敌意(彼此之间)
padha jayanya(他们)同样强大(在战斗中)
maga bathanga 而造成战斗后的尸体

米南加保人 编辑

米南加保人文化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因而其中充斥伊斯兰神话。然而米南加保人对部落名称由来有自己的传说。 Minangkabau这个名字被认为是minang(当地文字的“胜利”)和kabau(当地文字的“水牛”)的组合字。米南加保王族的血缘可追溯到一位有智慧的女性族长Bundo Kanduang印度尼西亚语Bundo Kanduang身上。

马来族 编辑

马来族也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结果是伊斯兰神话塑造成马来族的神话。《马来纪年》(Sulalatus Salatin)描述一些伊斯兰神话,并经常提到伊斯兰教和中东的参考资料。根据马来民间传说,马来族国王的祖先是桑·萨普尔巴英语Sang Sapurba,他是伊斯干达·祖尔卡南(Iskandar Dzulkarnain)的半神后裔,伊斯干达·祖尔卡南是位中东传奇人物,通常与亚历山大大帝有关联。据说桑·萨普巴由天而降在巨港舍公堂丘英语Bukit Seguntang,成为该地区马来族王族的祖先。

神祇 编辑

印尼牵涉到神、女神、神秘或传奇生物的神话故事

印尼神祇相片集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Borneo - Dayak Region - Animistic Art - 2d. Flickr.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5). This primal sacrificial creation of the universe in all its levels is the paradigm for,..... date =1983 
  2. ^ The most detailed study of the shamanistic ritual at funerals is by Waldemar Stöhr, Der Totenkult der Ngadju Dajak in Süd-Borneo. Mythen zum Totenkult und die Texte zum Tantolak Matei (Den Haag: Martinus Nijhoff, 1966).
  3. ^ Dowling, Nancy. The Javanization of Indian Art. Indonesia. 1992, 54: 117–138. JSTOR 3351167. doi:10.2307/3351167. hdl:1813/53986 . 
  4. ^ 4.0 4.1 4.2 Stohr, W. & Zoeta Jadider, P. (1965) "Die Religionen Indonesiens." Die Religionen der Menschheit, vol. 5:1, Stuttgart.
  5. ^ Leertouwer, L. (1977) Het beeld van de ziel bij drie Sumatraanse volken.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Theology. Groningen, p. 177.
  6. ^ Sibeth,第65页.
  7. ^ This Toraja myth was directly translated from the history of Toraja at the official Tana Toraja website toraja.go.id, retrieved on 2007-05-18.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May 20, 2007,.
  8. ^ cf. Kis-Jovak et al. (1988), Ch. 2, Hetty Nooy-Palm, The World of Toraja, pp. 12–18.
  9. ^ Toraja Religion. Overview of World Religion. St. Martin College, UK. [2006-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06). 
  10. ^ Edi Suhardi Ekajati; Undang A. Darsa; Oman Fathurahman. Jawa Barat, koleksi lima lembaga. Yayasan Obor Indonesia, 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2012-03-29]. 
  11. ^ annisa latifah lubis. History of language. Academia. [2022-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Sang Hyang Kersa,the supreme divine being in ancient Sundanese belief created seven bataras (deities) in SasakaPusaka Buana (The Sacred Place on Earth). The oldest of these bataras is called Batara Cikal andis considered the ancestor of the Kanekes people. Other six bataras ruled various locations inSunda lands in Western Java. 
  12. ^ Soekmono, Dr R. Pengantar Sejarah Kebudayaan Indonesia 2. Yogyakarta, Indonesia: Penerbit Kanisius. 1973: 119. ISBN 979-413-290-X. 
  13. ^ Javanese Characters and Aji Saka. Joglosemar. [2012-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8). 
  14. ^ Soemarmo, Marmo. "Javanese Script." Ohio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14.Winter (1995): 69-10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