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弼德(1903年4月8日—1972年6月29日),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德贝格(英文:Peter Alekseevich Budberg,俄文: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дберг),也名彼得·冯·布德贝格男爵(Baron Peter von Budberg)、彼得·亚历克西斯·布德伯格(Peter Alexis Boodberg),为著名俄裔美籍汉学家,曾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卜弼德学风博学深邃,被认为是20世纪功勋显著的汉语汉字中国历史的推广者和教育家。他与学生的研究自成一派,称作“卜派汉学”(Boodbergian)。

卜弼德
Peter A. Boodberg
原文名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дберг
出生(1903-04-08)1903年4月8日
俄罗斯帝国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逝世1972年6月29日(1972岁—06—29)(69岁)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
母校柏克莱加州大学(B.A., Ph.D.)
儿女Xenia Boodberg Lee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汉语, 中国历史; 阿尔泰语系
机构柏克莱加州大学
博士导师卫理日语エドワード・トマス・ウィリアムズ (外交官)(Edward Thomas Williams)
其他指导者Yoshi S. Kuno, William Popper
著名学生鲍则岳英语William Boltz, 马瑞志英语Richard B. Mather, 薛爱华

生平 编辑

卜弼德1903年4月8日生于俄国海参崴,他的父亲是俄罗斯驻海参崴军队指挥官,他的祖先则是来自美因茨、于13世纪定居于爱沙尼亚的一支波罗的海德国人一战爆发后,卜弼德在圣彼得堡军事学校受训,于1915年前往中国东北哈尔滨,开始研究语言学,后返回海参崴东方研究所研习汉语言。

1920年,卜弼德一家因俄国革命而逃往美国,定居于旧金山。他进入加州大学进修,于1924年取得东亚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于1930年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932年开始受雇于加州大学伯利克分校任教。1937年成为副教授,1940年任系主任,1948年升为全职教授,1964年任美国东方学会主席。他还于1938年、1956年及1963年三度获得古根海姆基金

1972年6月29日,卜弼德因心脏病发作而与世长辞。

学派 编辑

1930年起,卜弼德在柏克莱讲授汉学,于时间上属于高本汉那一辈的人物,所以他的及门和私塾弟子特别多,在美国汉学界,所谓“卜派汉学”(Boodbergian)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学术风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卜派汉学家讲究对于中国古典(尤其是唐朝以前的文史哲典籍)的绝对把握,于字汇和辞句的质理做彻底的了解,不苟且,不放松,追索文字的源头,分析文字的发展,凡事以历代字书的证据为依归,辅之以西方文字训诂学的知识,不惜与现实中国社会的传承相违背。卜派汉学的优点在承认隋唐以前已经成立的书籍的权威,把“汉学”当做是一种直指古典的探索,因此破除许多初学者投机取巧避免古典的机会,强迫他们钻研那些连中国人都觉得疲倦的故纸。[1]

著作 编辑

主要研究论著包括:

  • "Some Proleptical Remarks on the Evolution of Archaic Chines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2 (1937), 329-372.
  • "'Ideography' or Iconolatry?", Toung Pao, 35 (1940), 266-288.
  • "The Chinese Script: An Essay on Nomenclature (the First Hecaton)".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39 (1957), 113-120
  • "The Language of the T'o-Pa Wei"
  • "Two Not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Frontier"
  • "Marginalia to The Historie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 "Chinese Zoographic Names as Chronograms"
  • "Three Notes on the T'u-chüeh Turk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Semitic Philolog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v.11, (1951)
  • "An Early Mongolian Topony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9 (Dec. 1956), 407-408
  • "Philological Notes on Chapter One of The Lao Tzu"
  • Alvin P. Cohen (ed.), Selected Works of Peter A. Boodber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Review)

参考 编辑

  1. ^ 杨牧. 卜弼德先生. 柏克萊精神. 洪范. 1977-02-01. ISBN 9789579525510. 
  • John DeFrancis: The Chinese language, fact and fantasy. Univ.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1989, 2005. ISBN 0-8248-1068-6
  • E. Schafer, A. Cohen, "Peter A. Boodberg, 1903-1972,"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94(1974),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