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站公共运输交汇处

香港巴士总站

南昌站公共运输交汇处(英语:Nam Cheong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或者南昌铁路站巴士总站(英语:Nam Cheong Railway Station Bus Terminus),是位于香港九龙深水埗区巴士总站

南昌站公共运输交汇处

Nam Cheong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
upright={{{image_upright}}}
其他名称南昌铁路站巴士总站
位置深水埗区深旺道
途经线路
作为终站:
作为中途站:
换乘方式港铁西铁线东涌线
南昌站D2出口、
九龙专线小巴75线
历史
启用日期2003年11月16日 现在已关闭
相关信息
途经道路钦州街东京街西
附近建筑南昌站富昌邨南昌邨
备注
本站已于2012年9月29日起永久关闭,使用此站的巴士路线已迁往深旺道(富昌邨)(中途站)和长沙湾(深旺道)巴士总站/ 海丽邨总站。

南昌站公共运输交汇处原址发展成汇玺及基座商场V Walk。根据深水埗区西北九龙填海区第6号综合发展区地盘(即目前深水埗(东京街)巴士总站所处的地块)的发展计划,此站与深水埗(东京街)巴士总站合并,并以扩建后者取代此站。当局亦兴建行人天桥连接南昌站、新巴士总站及第6号综合发展区的海达邨[1]南昌站公共运输交汇处拟于2012年6月关闭,结果推迟至同年9月29日才永久封闭。现时使用此站的巴士路线将迁往深旺道(富昌邨)(中途站)和深水埗(东京街)巴士总站(但因应东京街巴士总站停用以便兴建海达邨,原于东京街巴士总站的路线再搬迁至长沙湾(深旺道)巴士总站)。[2]现时巴士总站已改建为V Walk商场及上下客区。

封闭前总站路线资料 编辑

九龙巴士12A线 编辑

于1956年7月4日起投入服务,初时来往深水埗码头九龙城码头,途经钦州街、长沙湾道及界限街。1987年11月23日起为配合红磡黄埔花园首期入伙,总站延长至黄埔花园。因1999年3月7日起深水埗码头巴士总站关闭,总站迁往南昌铁路站,为一条拥有高流水乘客量的巴士路线。

九龙巴士18线 编辑

于1975年8月1日起投入服务,初时来往大角咀码头及爱民(何文田),并以循环线形式运作,是九巴首条以循环线形式运作的巴士路线。初时受到红绿小巴以车海战术的打击,加上班次疏落,导致客量偏低。及后九巴为了改善情况,改派单层三菱空调巴士行走及加密班次,成功小巴手中抢回不少乘客,及后因客量不断上升便派出双层空调巴士行走本线。2003年11月16日起,为配合南昌铁路站巴士总站启用而迁往。

新巴796C线 编辑

于2001年9月10日起投入服务,初时为来往苏屋宝盈花园,2008年1月14日总站正式迁往南昌站,并提供南昌站至太子道东的八达通双向分段收费,方便西九龙新区居民往来九龙城、新蒲岗及将军澳南,同时令将军澳南有另一条往来长沙湾工业区的巴士路线选择,也成为唯一一条设有八达通双层分段收费的日间新界往来九龙市区巴士路线。

途经路线资料 编辑

九龙巴士12线 编辑

于1930年代初起服务,由中巴经营,当时来往尖沙咀及深水埗。于1933年6月11日,地区专营权生效,九巴取得本线的专营权,但一直以来却受到港铁巴士K16线及多条小巴路线打击,加上班次疏落,导致客量偏低,大部分时候都吉车游街。2009年8月16日,为配合港铁九龙南线通车及西铁线延长至红磡铁路站,总站由深水埗(东京街)巴士总站改为海丽邨巴士总站并绕经尖东铁路站(新世界中心)及加密班次,为九巴首条服务新巴取得专营权的西九龙新区的非过海巴士路线,客量亦因此得以改善。

九龙巴士36A线 编辑

于1971年8月20日起投入服务,提供梨木树及葵涌道一带往来长沙湾及深水埗的巴士服务。

过海隧道巴士118线 编辑

于1995年6月26日起投入服务,初时由城巴经营,并来往柴湾(东)及深水埗(钦州街),后来总站搬迁至小西湾(蓝湾半岛)及深水埗(东京街),1995年11月26日九巴加入经营本路线。由于本线行经东区走廊且就直达九龙市区,方便往来柴湾工业区及深水埗区、旺角区及油麻地上班的西九龙居民及柴湾居民,且是柴湾一带的主要过海隧道路线,因此客量十分高,不论在任何时候经常全车坐满。

过海隧道巴士118P线 编辑

于1997年1月13日投入服务,为118线的特快线,全程取道东区走廊并服务杏花邨一带,只于平日繁忙时间服务,于1998年1月26日起正式命名为118P线,同时并延长至小西湾。2001年7月22日起为配合蓝湾半岛巴士总站启用随即迁往该处,2004年7月4日起九龙区总站迁往深水埗(东京街)。

九龙巴士212线 编辑

于1991年2月10日起投入服务,初时来往深水埗码头及黄埔花园,1999年3月7日起因码头巴士总站关闭,总站迁往东京街。由于客量不断上升,最初行走的单层巴士均被调走,现时大部分车队更派出富豪Wright前卫双层低地台巴士行走。但随着观塘线延线通车,本线亦随即取消。

九龙巴士296C线 编辑

于1999年3月26日起投入服务,九巴当时并没有规划开办本路线。但随296A线的客量出现饱和,并发现当中四成乘客的最终目的地是西九龙而出现。本线虽有796C线的沿途竞争,但其行车时间较短,加上车费较低,因此本线的客量无太大损失。

新巴701线 编辑

于2003年12月16日起投入服务,以配合九广西铁于2003年12月20日通车,初时往来南昌站至旺角火车站(现称港铁旺角东站),以循环线形式运作。2005年6月13日,在区议员及居民大力争取下,本线由南昌站延长至海丽邨巴士总站。由于能够方便西九龙新区一带的居民往来旺角市中心购物及工作,且有部分前往较接近旺角中心的南昌站转乘港铁西铁线的乘客也会乘坐本线,加上本线较九巴18线频密,因此客量非常不俗。

新巴701S线 编辑

于2007年6月17日凌晨起投入服务,是新巴于西九龙新区开办的首条非过海通宵路线,是首条途经西九龙走廊的常规通宵专利巴士路线。

新巴702线 编辑

于2003年3月17日起投入服务,当时往来苏屋至长沙湾(深盛路)。2005年5月9日,随海丽邨落成入伙,总站迁往海丽邨,本线亦是深水埗区唯一全日服务的区内巴士路线。

新巴702A线 编辑

新巴702S线 编辑

过海隧道巴士914线 编辑

于1992年5月30日投入服务,当时路线编号为114线,来往深水埗码头及中环港澳码头,由九巴及中巴联合营办。1997年5月1日为配合西区海底隧道通车,本线总站廷长至铜锣湾(天后)及改经西隧,并改称为914。及后由新巴接办,亦不再途经弥敦道,在2006年1月8日九龙区总站亦由本站延长至海丽邨,为西九龙新区居民提供过海隧道巴士服务。本线的班次比905线疏落,与905线亦有重叠部分,脱班情况亦十分严重,纵然如此,繁忙时间该线也一样会出现顶闸情况。

过海隧道巴士971线 编辑

于2003年12月16日投入服务,为新巴配合九广西铁(现称港铁西铁线)即将通车而开办,当时来往南昌站至石排湾,后来为配合海丽邨入伙而把总站迁往该处。由于本线不是行经市区心脏地带,除繁忙时间外客量只属一般,而本线亦是域多利道沿线唯一的过海隧道巴士线,比隧巴104更能直接到达坚尼地城,但在清明时节本线的客量便会激增数倍,新巴便会自行加密班次及派出12米低地台双层空调巴士行走本路线。

城巴A21线 编辑

于1998年7月6日起配合新机场启用而投入服务,于1999年12月12日起,往机场方向不再途经亚皆老街、樱桃街、深旺道及荔宝路以避免塞车,并改经海辉道(维港湾)及连翔道,往红磡站方向改经西九龙走廊。2007年7月16日起往机场方向改经深旺道及荔宝路,以方便西九龙新区居民前往机场。由于本路线途经九龙市区及多间酒店,因此会有很多游客乘搭往来机场及酒店区。

在九巴12线还未延长至海丽邨之前,由于选择不多,该带居民会利用此线作来往油尖旺区,因此城巴在该带设置往红磡站的单向分段收费。

过海隧道巴士N118线 编辑

于1997年4月13日投入服务,为118线的通宵线,起初路线与118线相同,后于2000年8月12日起往深水埗方向加停铜锣湾鹏利中心(景隆街),方便铜锣湾乘客前往九龙市区。

曾以该站作为总站并被取消的路线 编辑

港铁巴士K16线 编辑

于1991年1月14日投入服务,初时只是一条九广东铁(现称港铁东铁线)接驳巴士路线,由红磡车站开往尖沙咀中间道。由于当时九广西铁(现称港铁西铁线)不能直达尖沙咀,因此于2003年12月13日本线延长至南昌站,增设西铁八达通转车优惠,让西铁乘客可免费接驳至尖沙咀,并同时提升至每日全日服务,以方便西铁乘客,亦借此取代K15线,更成为唯一一条能同时接驳西铁和东铁的九铁巴士路线,因此拥有极高客量,由早到晚都客似云来。但港铁西铁线九龙南线在2009年8月16日通车后,乘客可以经西铁线直接往来尖沙咀,所有转乘优惠亦于该日取消,班次亦被减至15至20分钟一班,加上九巴12线更改行车路线及加密班次,本线便显得无用武之地,客量急剧下降,因此港铁决定于2009年9月19日取消本线。

参考资料 编辑

书籍
  • 巴士路线参考书籍《二十世纪九龙区巴士路线发展史》,作者:容伟钊,出版日期:2001年11月。

外部链接 编辑